2024年度乡镇平安建设体制建设报告

文摘   职场   2025-01-08 13:35   北京  

2024年,我镇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平安中国建设的重要指示精神,紧紧围绕“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XX”这一目标,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维护社会稳定、保障人民安宁为己任,扎实推进平安建设各项工作,不断健全完善平安建设体制机制,为全镇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营造了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现将2024年平安建设体制建设情况报告如下:

一、2024年工作回顾

(一)健全组织领导体系,夯实平安建设根基

一是强化党委政府主体责任。始终坚持党对平安建设的绝对领导,将平安建设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定期召开党委会、政府常务会研究部署,主要领导亲自抓、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抓落实,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

二是健全平安建设领导机构。成立了以镇党委书记为组长、镇长为第一副组长、分管政法工作的副书记为常务副组长,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平安建设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具体负责日常工作的组织协调和督促落实。各村(社区)也相应成立了平安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构建了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工作体系。

三是完善工作责任制。制定了《XX乡镇平安建设工作责任制》,明确了各部门、各村(社区)的平安建设工作职责,将平安建设各项任务分解落实到具体责任人,实行目标管理、责任到人,形成了人人有责、人人尽责的工作局面。

(二)完善风险防控机制,筑牢安全稳定防线

一是健全风险研判预警机制。建立了常态化风险研判机制,定期分析研判社会治安、矛盾纠纷、安全生产、自然灾害等各类风险隐患,及时发布预警信息,做到早发现、早预警、早处置。

二是完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健全完善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机制,充分发挥村(社区)调解委员会、人民调解员的作用,积极开展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努力将矛盾化解在基层、消除在萌芽状态。

三是加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整合综治中心、派出所、村(社区)警务室等资源,构建“网格化管理、信息化支撑、精细化服务”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加强重点区域、重点时段的巡逻防控,提高见警率、管事率,有效预防和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

(三)创新基层治理模式,提升平安建设效能

一是深化网格化服务管理。将全镇划分为若干网格,配备专职网格员,负责网格内的信息采集、矛盾调解、安全巡查、便民服务等工作,实现基层治理的精细化、精准化。

二是推进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充分运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建设智能化社会治理平台,提高基层治理的智能化、信息化水平。

三是加强基层自治组织建设。充分发挥村(居)民自治组织的作用,引导群众参与基层社会治理,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

(四)强化保障措施,夯实平安建设基础

一是加大经费投入。将平安建设经费纳入年度财政预算,并根据工作需要逐年增加投入,为各项工作顺利开展提供有力保障。

二是加强队伍建设。加强政法队伍、网格员队伍、调解员队伍等各类平安建设队伍的建设,通过培训、学习、交流等方式,不断提高队伍的素质和能力。

三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强综治中心、派出所、警务室等基础设施建设,配备必要的装备和器材,为平安建设工作提供必要的物质保障。

二、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一)风险预警研判的前瞻性和精准性有待提升。我镇已初步建立风险研判机制,但在实际运行中,对社会稳定领域中一些潜在性、苗头性、关联性风险的识别和预判能力仍显不足。信息收集渠道有待拓宽,多源数据的融合分析应用水平不高,导致风险预警的精准度和时效性受到一定影响,难以有效支撑早期干预和精准施策。

(二)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的效能发挥仍需加强。我镇已构建起多元化解矛盾纠纷的框架,但在运行过程中,各部门、各平台之间的衔接和联动仍然不够紧密,信息共享和协同配合机制有待健全,导致化解合力尚未充分形成。部分调解力量专业性不强,调解方式较为单一,难以有效应对复杂疑难矛盾纠纷,影响了多元化解机制的整体效能。

(三)基层治理的智能化和精细化水平亟待提高。虽然我镇在基层治理中已开始应用一些信息技术手段,但总体而言,信息化应用还处于初级阶段,信息技术与基层治理的深度融合不够。数据资源的整合共享程度不高,智能化分析研判能力不足,难以有效支撑基层治理的精细化、精准化和高效化。基层治理的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和技术人才队伍建设也需要进一步加强。

三、2025年工作计划

(一)健全风险闭环管控机制,提升风险防控能力

一是构建多维度风险信息采集网络。整合各部门、各渠道的信息资源,建立多维度、全方位的风险信息采集网络,及时全面掌握各类风险隐患。

二是建立专业化风险评估研判队伍。组建由政法干警、专家学者、基层干部等组成的专业化风险评估研判队伍,运用科学的方法和工具,对各类风险进行深入分析研判,提高风险预警的精准性和前瞻性。

三是完善风险分级分类管控机制。根据风险的性质、程度和影响范围,实行分级分类管控,采取针对性的防控措施,实现风险的闭环管理,切实将风险控制在萌芽状态。

(二)构建高效便捷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体系

一是健全矛盾纠纷源头预防机制。加强社会矛盾排查预警,及时发现和掌握各类矛盾纠纷苗头,采取有效措施进行预防和化解,努力将矛盾化解在基层、消除在萌芽状态。

二是完善多元化解平台。整合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等资源,建立集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仲裁、信访等多种方式于一体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平台,为群众提供便捷高效的纠纷解决渠道。

三是加强专业调解队伍建设。加强调解员的培训和管理,提高调解员的专业素质和调解能力,充分发挥专业调解在化解矛盾纠纷中的作用。

(三)推进基层治理智能化建设,提高基层治理效能

一是建设智能化社会治理平台。整合现有信息资源,建设集信息采集、风险预警、矛盾调解、指挥调度等功能于一体的智能化社会治理平台,实现基层治理的智能化、信息化。

二是推广应用智能化治理工具。推广应用无人机巡查、智能监控、人脸识别等智能化治理工具,提高基层治理的效率和精准度。

三是加强数据分析和应用。加强对社会治理数据的分析和应用,及时发现和解决社会治理中的问题,提高基层治理的科学化水平。

(四)加强队伍建设和保障力度,夯实平安建设基础

一是加强政法队伍革命化正规化专业化建设。坚持政治建警、全面从严治警,加强政法队伍的思想政治建设、业务能力建设和作风建设,打造一支忠诚干净担当的政法铁军。

二是加强基层治理队伍建设。加强网格员、调解员等基层治理队伍的培训和管理,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和服务能力。

三是完善经费保障机制。建立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平安建设经费保障机制,确保各项工作顺利开展。

(五)深化平安创建活动,营造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

一是深入开展平安村(社区)、平安单位、平安校园等创建活动,充分调动社会各界参与平安建设的积极性,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

二是加强社会宣传,营造浓厚的平安建设氛围。通过多种形式和渠道,广泛宣传平安建设的重要意义和成效,提高群众的知晓率和参与度。

三是健全社会力量参与机制,鼓励和支持社会组织、志愿者等参与平安建设,形成多元参与、协同共治的良好局面。



End

如果文章对你有帮助,欢迎点赞、分享、在看

点击名片关注我, 记得星标哦~

花岛写作星球
读书和写作,总有一个在路上。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