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八节,在农历十二月八日,是腊月最大的节日。腊八节,又称“腊日祭”“腊八祭”“佛成道日”。“腊者,接也”,寓有新旧交替之意,过了腊八,就算进了年节的门槛。因此,过腊八节,人们闻到了过年的年味儿,年关越来越近,春节的序幕已经拉开。在这特殊的日子里,家家户户都会熬制香浓的腊八粥,祈求新的一年平安吉祥。喝腊八粥、泡腊八蒜、腌制腊肉......而在这背后,隐藏着许多有趣的民俗故事和传统习俗。
时至今日,腊八节留下不少传统食俗,其中最重要的莫过于喝腊八粥。从佛门施粥,进而发展到民间赠粥,是以佛教的“乐善好施”精神,为腊八节提供了一种关于“仁爱”和“感恩”的核心文化内涵。一勺腊八粥,盛满的是对亲人的思念与祝福。那一颗颗饱满的米粒,熬煮成了浓厚的情意,每一口都是对过去的回忆,对未来的期盼。
腊八粥的食材寓意美好,桂圆好比“富贵团圆”,百合象征“百事和睦”,核桃代表“和和美美”,红枣花生则是“早生贵子”。关于“好日子”的愿景,就这样通过食材的美妙寓意而与舌尖上的味道联结了起来,它炸开在味蕾之上,也被安放到了心底里。
腊月初八,在北方有用醋泡蒜的习俗,叫“腊八蒜”。在腊月初八这天,先准备好一个密封的罐子或瓶子之类的容器,选用紫皮蒜和米醋,将剥去皮的蒜瓣放入容器中,倒入米醋,封上口放在一个冷的地方。在选料上一定要用米醋,米醋色淡,泡过的蒜色泽如初,橙黄翠绿,口感酸辣适度,香浓而微甜。
用醋泡蒜的食俗,还有一种说法,这要从“蒜”与“算”的谐音说起。旧京时各家商号店铺有在年前腊月结账的习俗,即要清算一年的收支盈亏,核查自家所欠外债及应收货款债款。当时,一般是在腊八日这天起查算,因此,腊八节也称“腊八算”。自腊八这天起,店员或放债人去催索债款,常带一小罐腊八泡的蒜送给欠债人,欠债人一看就明白是催还债款来了。借债的穷苦百姓或小商小贩无力还债时,就在腊八、腊月十八、腊月二十八这几天出去躲债。因此,老百姓为了回避算账索债的人在腊八时“算账”,就做“腊八蒜”,把它们吃掉,以除晦气,这样好欢欢喜喜过个平安年、吉祥年。
宋·陆游的《十二月八日步至西村》:
“腊月风和意已春,时因散策过吾邻。草烟漠漠柴门里,牛迹重重野水滨。多病多须唯药物,差科未动是闲人。今朝佛粥交相馈,更觉江村节物新。”
清· 张问陶在《腊八日丁未,此日自成都到家》写道:
“去岁还家逢腊日,今年腊日远思家。兄酬弟劝情如昨,物换星移事可嗟。旅食一瓯怜佛粥,乡心万里入梅花。长宵归梦分明极,社酒村灯笑语哗。”
冰心的《腊八粥》写于1979年,饱含着对母亲的思念:
“从我能记事的日子起,我就记得每年农历十二月初八,母亲给我们煮腊八粥。这腊八粥是用糯米、红糖和十八种干果掺在一起煮成的。干果里大的有红枣、桂圆、核桃、白果、杏仁、栗子、花生、葡萄干等等,小的有各种豆子和芝麻之类,吃起来十分香甜可口。母亲每年都是煮一大锅,不但合家大小都吃到了,有多的还分送给邻居和亲友。”
“为了纪念我的母亲,我也每年在这一天煮腊八粥。虽然我凑不上十八种干果,但是孩子们也还是爱吃的。抗战后南北迁徙,有时还在国外,尤其是最近的十年,我们几乎连个‘家’都没有,也就把‘腊八’这个日子淡忘了。”
老舍的《北京的春节》中也有写“腊八”的文字:
“在腊八那天,人家里,寺观里,都熬腊八粥。这种特别的粥是祭祖祭神的。可是细一想,它倒是农业社会的一种自傲的表现——这种粥是用所有的各种的米,各种的豆,与各种的干果(杏仁、核桃仁、瓜子、荔枝肉、莲子、花生米、葡萄干、菱角米……)熬成的。这不是粥,而是小型的农业展览会。”
“腊八这天还要泡腊八蒜。把蒜瓣在这天放到高醋里,封起来,为过年吃饺子用的。到年底,蒜泡得色如翡翠,而醋也有了些辣味,色味双美,使人要多吃几个饺子。在北京,过年时,家家吃饺子。”
“从腊八起,铺户中就加紧地上年货,街上加多了货摊子——卖春联的、卖年画的、卖蜜供的、卖水仙花的等等都是只在这一季节才会出现的。这些赶年的摊子都教儿童们的心跳得特别快一些。在胡同里,吆喝的声音也比平时更多更复杂起来,其中也有仅在腊月才出现的,像卖历书的、松枝的、薏仁米的、年糕的等等。”
转载请注明/转载于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主办单位/电子信息工程学院新媒体中心
排版/新媒体中心 陈聚财
策划、审核/陈正起、边青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