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人勤春来早,实干正当时。连日来,滨海新区企业纷纷铆足干劲忙生产、赶订单、抓创新、拓市场,全力冲刺一季度“开门红”。记者了解到,目前滨海新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已全部实现复工复产,复工率达100%。
绍兴格洛博动力总成有限公司开足马力赶制订单产品,抢抓首季“开门红”。
2月7日,农历正月初十。绍兴中新电器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机器声隆隆,各条生产线上,工人们全神贯注、忙而有序地工作。
“6日我们就正式上班了,公司6个制造部门已全部开工。”该公司总经办主任秦欢欢介绍。该公司是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主要生产小家电的核心元件可调温控器,大部分产品供给国内厨房家电企业使用,一部分则销往巴西及中东、北美市场。2024年,公司温控器产能达7000多万只,今年预计会增加1000万只以上。
“企业发展前景好,待遇也不错,蛇年加油干,多挣钱!”今年45岁的文开英是四川人,在“中新电器”已工作3年。和文开英一样,这里的一线员工都有自己的小目标,大家充满干劲地奋斗在工作岗位上。
叉车和桁吊有序作业,车间内多条生产线“火力全开”……2月8日上午,位于斗门街道的浙江精工重钢结构有限公司内一派繁忙,工人们正在进行徐州德基中央广场、桐乡振石广场等多个重点项目钢构件的生产。
相邻的浙江精工国际钢结构工程有限公司同样热火朝天。“一季度,我们既要完成沙特阿拉伯达曼体育场项目最后10%的钢构件订单,还要为另一笔来自肯尼亚的新订单制作2000多吨钢构件,时间紧、难度大,所以正月初八我们就开工了。”国际工厂厂长陈芳亮说,今年公司一季度的经营目标是1.5亿元,目前300余名工人正火力全开赶制订单产品,力争首季“开门红”。
“目前80%的员工已到岗,12条生产线开足马力。”位于沥海街道的绍兴市安吉尔净饮水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刘齐标告诉记者,公司主要生产高端净水器,产品除了出口美国、日本外,国内订单也不少,今年公司销售额预计在13亿元左右。
因为赶制订单产品,滨海新区不少企业春节期间也没停工。在记者来到浙江德创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看到,10条脱硝催化剂生产线全开,工人们在加班加点赶工。该公司办公室主任顾一飞介绍,公司是一家聚焦烟气治理、固废危废处置、新能源等多个业务板块的大型节能环保综合性服务企业,目前已拿到超过6个月的订单,春节期间不休假的工人一直奋战在生产一线,争取早日保质保量完成订单。
为了帮助企业奋力迎战“开门红”,目前,滨海新区出台了《2025年滨海新区“春风送暖抢开局”十项举措》。“每条举措都是干货,旨在鼓励企业‘满产干’、支持企业‘早升规’。”滨海新区经济发展局副局长常佳说,接下来,就要传达好、落实好这些实打实的政策,通过政策的杠杆作用,推动滨海新区掀起拼经济热潮。
编辑:张梦洁
资料:绍兴日报-滨海潮声
记者:侯嫣 见习记者:陈嘉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