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深化党的建设制度改革作出重要部署,强调完善党员教育管理、作用发挥机制。党员教育管理是党的建设的基础性、经常性工作。各级党组织要聚焦党员教育新要求,把握党员教育新规律,用好务实管用的招数办法,推动党员教育工作创新发展,更好地服务改革发展大局。
辩证把握“高站位”与“接地气”的关系,让党员教育“有滋又有味”。党员教育是保持党员队伍先进性和纯洁性的有效手段。开展党员教育站位要高,不仅要紧扣时代主题,把政治理论学习作为党员教育的重中之重,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纳入各级党员教育主体班次,更要接地气,结合时代特色和生活实践,用大众熟悉、更易接受的日常话语,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要聚焦不同类型党员需要,采取“一把钥匙开一把锁”的方式,让教学内容贴近工作生活实际,贴近发展需要,富含“党味”更富含“家常味”,让党员想听、爱听。邀请各行各业德才兼备、经验丰富的党员代表进课堂“现身说法”,把党的政策方针和个人工作经验讲清楚、讲透彻,让党员教育从“入眼入耳”走向“入脑入心”。要发挥好身边榜样典型的作用,深入挖掘典型案例,用身边人、身边事教育感染党员,引导广大党员群众学习榜样、争做榜样,让党员教育从“入脑入心”走向“见行见效”。
辩证把握“严管理”与“厚关爱”的关系,让党员教育“严肃又温暖”。严管就是厚爱。党员教育工作要想达到聚合力、暖人心的目的,不单单要在组织生活上从严要求,更要在日常生活中激励关怀。针对部分党组织重业务轻党建、组织生活不规范等问题,要严格落实好“三会一课”、民主评议党员等制度,严肃严格开展党员教育;针对部分党员长期游离于组织之外,成为“局外人”等问题,要督促党支部履行好管理党员、教育党员、监督党员的职责,做好不合格党员处置工作;针对流动党员日常管理难、教育培训难等症结,要依托共产党员网、灯塔党建在线等平台开展党员教育,确保流动党员流动到哪里,党组织的教育就跟进到哪里,让流动党员流动不流失、流动不流学。要开展好党员激励关怀,落实“六必谈”要求,通过谈心谈话、定期走访等形式,帮助党员解开顾虑,打开心房,对于发现的实际困难,各级党组织要千方百计帮助解决,让党员们在思想上解惑、心理上解压,最大程度释放党员教育暖人心、聚人心的功能。
辩证把握“一阵子”与“一辈子”的关系,让党员教育“有效又长效”。党员教育是党的建设的一项长期任务,是提高党员个人素养的一项长期课题,单靠集中性学习教育不能达到目的,仅靠一个时期、一个阶段学习教育也不能彻底解决问题,贵在持之以恒、久久为功,将党员教育当作生活常态、精神追求,才能发挥党员教育管当下与管长远的效能。要把党员教育融入日常,健全经常性学习机制,充分发挥县委党校、基层党校作用,按照县级抓“示范培训”,基层党委抓“全员覆盖”的工作思路,统筹抓好县镇两级党员教育日常培训,推动党员教育做在经常、融入日常。要建立党员教育长效化机制,把推动党员教育长效化与中心工作结合起来,定期开展“回头看”,对参加教育培训党员适时开展跟踪回访,深入了解参训党员培训前后变化,全面评估综合表现、履职成效和工作能力,形成“上课前带来问题—上课时讨论问题—下课后解决问题”的培训闭环,推动党员教育走深走实管长远。
来源:共产党员
编辑:电教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