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强则国家强,基层安则天下安。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健全基层党组织领导的基层群众自治机制,完善基层民主制度体系和工作体系,拓宽基层各类组织和群众有序参与基层治理渠道。新征程上,实现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仍需坚持党建引领、以民为本、多元共治,用心用力用情弹奏基层治理“最强音”,为唱响中国式现代化华丽乐章积蓄力量。
执党建引领之笔,谱写“示范引领、凝心聚力”前奏曲,弹奏“党旗飘扬风帆劲”的“红色之音”。“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党的领导是加强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根本保证,是推进基层治理精准化、精细化的“定向仪”和“推进器”。以党建引领贯穿基层治理的方方面面,强化党组织的总揽全局、协调各方作用,充分发挥镇(街道)、村(社区)党组织在基层治理中的领导作用,和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主心骨”作用。要深入学习《习近平关于基层治理论述摘编》,针对领导干部、社区工作者等群体开展多层级、多角度学习培训,使之成为工作的“灯塔”、决策的“标尺”、破题的“药方”。要继续深入推进基层减负,依法厘清基层政府与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的权责边界,制定镇(街道)、村(社区)权责清单,加强基层群众自治机制和基层治理队伍建设,形成各司其职又相互配合的有机系统,不断增强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示范力”和“凝聚力”。
执以民为本之笔,谱写“锚定需求、为民解忧”进行曲,弹奏“一枝一叶总关情”的“为民之音”。“从来经国者,宁不念樵渔。”无论时代如何变迁,人民群众始终是我们战胜一切困难的力量源泉,情系人民是我们需要恪守的政治品格。历史反复证明,“以民为本,非空谈也,乃实践之基石,国家之根本”。要以人民群众需求为“着力点”,深入人民群众之中,综合分析,织密覆盖广泛、信息精准的“民情网”,在完善基础设施、改善人居环境、解决矛盾纠纷等方面确保政策精准对接,以“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挺膺姿态同人民群众“面对面”“心贴心”。要充分尊重并发扬人民群众首创精神,精简办事环节,优化服务流程,搭建政府与群众之间的“便民桥梁”,提倡“少跑腿、多办事”,建立城乡“一站式”便民服务体系,不断提高群众办事的便利化水平,确保基层治理为了人民、治理成果由人民共享。
执多元共治之笔,谱写“社会协同、共同参与”交响曲,弹奏“众人拾柴火焰高”的“和谐之音”。“单丝不成线,独木不成林。”基层治理现代化是一项系统工程,不能单靠政府和基层自治组织唱“独角戏”,需要社会各个主体参与基层治理,共同唱响“交响曲”。面对深刻变革的社会结构和多元复杂的社会矛盾,要坚持发挥人民群众参与基层治理“主人翁”作用,统筹群团组织、社会组织、“两企三新”等群体,联动资源、形成合力,共同参与基层治理决策。要坚持发挥道德教化在基层治理中的“引领性”作用,加强社会文明新风尚培育。通过公益讲座、律师下乡等方式链接法治资源,完善法律体系,实现办事用法、遇事用法。同时,充分运用技术赋能基层治理,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建设城市大脑,实现人与事物、组织的良好衔接。实现基层治理模式从“各自为政”到“群策群力”、从“曲高和寡”到“百花齐放”的华丽转变。
来源:共产党员
编辑:电教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