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7)日,泸州市融媒体中心融合发展暨泸州日报、泸州市广播电视台创刊建台40周年座谈会在南苑中心举行。会上,新、老媒体人代表和读者、听众代表分享了自己的故事。
跟随融融的镜头
再回到现场去一起听听
他们都说了些啥
▼
曹燕
见证从“铅与火”到“数与智”
上下滑动查看完整内容↓
老编辑忆往昔 喜看今朝
——原泸州日报社总编室退休编辑 曹燕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事、朋友们:
大家好,我叫曹燕,是泸州市融媒体中心(原泸州日报社)的退休职工,有幸来参加座谈会,回首过往,说说内心感悟,我感到非常荣幸。
我于1984年参加工作并进入泸州日报社。那时,报社刚刚成立,工作条件还比较艰苦,记者们穿梭在大街小巷,奔走在工厂、田间、医院、校园进行采访,结束后赶写稿件;编辑们挤在租用的办公室里认真求证核实、精心遣词润色后将稿件送给领导审签;印刷厂工人照着过审稿件用铅字钉一颗一颗地进行活字排版,用油墨在铅板上打印出大样,三校三改,校对无误后最终印刷成报纸送到读者手中。那时,我担任校对工作,每校对完一遍,手指头、衣袖上都会染上难洗的油墨。
后来,我成为了一名编辑。编辑的工作常常需要“挑灯夜战”,半夜下班是工作常态。记得当年报道“5·12”汶川大地震、北京奥运会开幕式,我下班时已是第二天早晨。由于长期上夜班,我的作息时间颠倒,与亲人朋友的生活步调不那么一致,因此能参与的聚会也很少。有些亲人朋友不太理解我的工作性质,我说这是因为“白天不懂夜的黑”。
从1984年以来,我亲历了《泸州日报》的创建与发展,见证了“铅与火”到“数与智”的更迭;见证了从旬刊、周一刊、周二刊,到周三刊、周四刊,再到周六刊;见证了从四开小报到对开大报,从两报一网到如今拥有PC客户端、微信公众号、视频号等多个媒体矩阵。
我的工作,也得到了领导、同事和读者们的认可,编辑的70多篇稿件、策划的版面获得了省级新闻奖,也获得了“泸州市十佳记者”“泸州市首届名编辑”等荣誉。这是我工作成绩的印证,也是我的精神财富。
如今,我虽然退休了,但是仍然心系单位,关注着报社的发展。现在,泸州市融媒体中心人才辈出,从每天的新闻作品中,看到了青年才俊们的创新与活力,大家正在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地推动媒体融合发展迈向新高度。
我为泸州市融媒体中心的每一位同事喝彩!希望在“一部手机就是一家媒体”的新媒体时代,我们泸州融媒能利用“主流、权威”的优势使人信任,用“好看、有用”的特质让人喜爱、关注,成为媒体标杆,立于资讯潮头。
再次祝愿泸州融媒:创新发展不止步。谢谢大家。
王玉
坚守40年,从“新”再出发
上下滑动查看完整内容↓
40年的坚守 始终如一的电视情怀
——泸州市融媒体中心编辑 王玉
尊敬的领导、同事们:
大家好!
我是泸州市融媒体中心的王玉,我18岁进入泸州电视台工作,整整40年,当年建台之初跟我一起工作的同事们如今都退休了,我是唯一一个还在采编岗位上工作的老记者,能有幸在座谈会上发言,我激动、自豪、感慨万千。
80年代,记者,那是很多人梦寐以求的职业,我也向往。1985年,我考进刚刚成立的泸州电视台。建台之初很艰苦,办公室是租借的,人手少,设备缺,一间20多平米的屋子,就是全台干部职工的办公室;另一间房,把窗户关闭,只要听不见外面马路的杂音,关起来就是播音室;一盏人工手持的新闻灯,就是播音员出镜时仅有的光源;一台分体式M3摄像机,就是最好的设备;记者白天采访、录制节目,晚上加班听同期声、写稿,轮流在仅有的一台编辑机上制作节目;身兼多职是常事,那时的我每天还有一项重要的工作,就是要将制作好的新闻节目录像带,送到离办公地10多公里远的518发射台去播出,现在的年轻人,听起来觉得不可思议,哪像现在制作好的节目,电脑上一键发送即可送到千家万户去。
我的第一个岗位是综艺栏目编辑,兼职美工和字幕员;接着,我又学习新闻写作,成了新闻编辑,多次圆满完成重大题材、重大活动的新闻宣传报道任务;编辑上送的1000多条消息分别被中央台、川台采用,很好地宣传了泸州,说到这里,作为媒体人我要给自己比个“心”!多年来,我的多部作品也获得过省市级奖项。
再后来,我又到泸州台产业发展中心工作,年近50的我迎接新挑战,新业务、新技术,不懂就问,努力做到最好。我策划、创办了全省地方台首档军事类栏目《酒城军情大视野》;作为主创开展的大型全媒体直播节目《直播乡村看脱贫》,创新宣传形式,受到省广电局通报表扬。
40年来,我见证了泸州广电从弱到强、电视节目从每周两天播出到如今的每天“小屏带大屏”、融媒内容产品丰富多样。
40年,媒体事业始终与党和国家的发展同频共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镜头对着人民、与时俱进拥抱新技术始终是我们新闻人恪守在内心深处的坐标,从几间办公室到如今一幢幢办公高楼,从一台编辑机到新闻记者人手一台的云非编,从用摆地摊转播到如今拥有价值上千万的超高清4KIP转播车,市委、市政府多年来对我们新闻事业和泸州新闻人的关怀与支持,我们感到很温暖、有力量!
如今,泸州媒体融合发展大幕已经开启,我坚信在各级领导的关心支持下,泸州融媒将会越来越强大。泸州融媒,未来可期!
谢谢大家。
樊鸣霄
“硬控”“C位”
在融合风口上一路“狂飙”
上下滑动查看完整内容↓
编辑“新势力” 梦在泸州实现
——泸州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樊鸣霄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事:
大家好,我是泸州市融媒体中心记者樊鸣霄,很有幸能代表在一线工作的青年泸州新闻人发言。
2012年我从青海西宁来到泸州,加入到泸州日报社,到现在已经12年了。刚来的时候,我还是个单身汉,现在我已有了一个幸福的小家庭;那时候的我一口流利的青海普通话,现在我讲泸州话都能“以假乱真”了;刚来的时候连路都不认识,现在我对泸州的大街小巷比很多本地人都熟悉。是记者这个职业,让我有了探索这座城市的机会;也因为这座城市,我找到了记者这份职业的意义和价值。我从一个外来者变成了热爱这座城市的新泸州人,泸州的每一寸土地、每一个故事都已经融入了我的生活。
这些年来,我还采访过很多了不起的人,比如奋力拼搏在奥运赛场上为国争光的运动员,奋不顾身跳进洪水里救人的民警,舍小家顾大家抗击新冠疫情的医护人员,还有不计得失,带领群众脱贫的驻村干部。他们的故事让我看到了泸州人的拼搏精神和责任感。
这些年来,我也见证了泸州的成长和变化。比如去年泸州建成了4座长江大桥、今年渝昆高铁川渝段开通等等,采访现场,市民们脸上洋溢的笑容,让我明白城市的构建不只是冰冷的建筑,它还承载着人们的快乐、希望和对生活的热爱。泸州百姓的幸福感受,作为记者的我感同身受。这些也是我采访挖掘用之不尽的源泉。
如何拥抱当今媒体行业面临的新技术和新挑战?习近平总书记给我们新一代的媒体人指明了方向,那就是紧紧把握政治方向、舆论导向、价值取向。在我10多年的从业经历中,做“好看、有用”的媒体,一直是我们的宗旨。我们通过网络问政等渠道积极回应网友关切,为大家解疑释惑、排忧解难,很荣幸我负责运营的“泸州发布”平台,被中央网信办评为了“全国走好网上群众路线百个成绩突出账号”。我们也在不断创新,学习运用AIGC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手段,在智能编审、AI绘图、剪辑等方面,不断探索、运用,力争更好地宣传泸州。作为年轻的媒体人,我想我们要做的就是牢记总书记的嘱托,不负市委、市政府的重视和关怀,为泸州发展贡献媒体人的力量。
今年是泸州市融媒体中心的成立之年,此刻,我要给泸州融媒疯狂“打call”!愿它在未来岁月里,稳坐泸州文化“C 位”。在媒体融合的风口上,一路“狂飙”。用更精彩内容“硬控”读者,用更先进技术,为泸州人带来幸福的“多巴胺”。用文字书写泸州辉煌,用镜头记录泸州发展,为泸州的明天“奥利给”!
刘常伟
阿布爱上泸州,我们走向国际
上下滑动查看完整内容↓
阿布爱上泸州,我们走向国际
——泸州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刘常伟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前辈,下午好,我是泸州市融媒体中心的记者刘常伟。
首先向大家汇报一个好消息,泸州融媒今年制作的长纪录片《阿布的心愿》,本月30号将在央视总台国际频道CGTN播出,并将多次轮播。这将是泸州融媒在国际传播领域迈出的崭新一步。我是这部纪录片的主创人员之一,说起这部片子,说起国际传播,我真的有千言万语。
来自土耳其的洋女婿阿布是泸州的首批城市宣传官,他的妻子是泸州人张洪英。我们拍摄的纪录片就是关注土耳其阿布在中国的奋斗和生活故事。13年前,阿布从土耳其来到中国做外贸,爱上了张洪英。2021年,他跟着妻子回老家定居,也就是回到合江县甘雨镇的一个小山村,成为了一个深爱妻子女儿的“四川pa耳朵”。现在,夫妻俩一边从事外贸,一边通过自媒体账号向网友分享自己在泸州的幸福乡村生活,全网有五百多万粉丝。
土耳其阿布爱上泸州的这四年,是我们持续跟踪拍摄他的四年,也是我们探索国际传播的四年。我们多次去甘雨镇瑞丰村,跟他同吃同住同劳动,成为了无话不谈的好朋友。我们创作出了很多好作品,其中系列短视频《幸福泸州·洋女婿阿布“吆不到台”》,获得了中国外文局主办的“第三只眼看中国”国际短视频大赛优秀作品奖和中外联合创作计划全国十佳提案作品,在海外Facebook平台“CCTV频道”等播出,我们主创团队代表还受中国外文局的邀请,专门去北京作了创作分享。
去年,在全国第十届好记者讲好故事活动中,从来没有演讲过的我,将阿布的故事带到全国总决赛,进入全国三十强,很多人由此对泸州产生了兴趣。回来后,在市委宣传部的指导和关心下,我们团队又连续4个月加班加点,打造了48分钟版的长纪录片《阿布的心愿》,在四川广播电视台播出,还选送了四川省“五个一工程”奖。现在,该片子被央视国际频道看中,我们泸州的幸福生活将被更多国外的朋友看到,这也是我们向正在组建中的泸州市国际传播中心献上的一份礼物。
习近平总书记说:“讲故事,是国际传播的最佳方式。”阿布在泸州的幸福生活火到了海外,我们用心用情做好国际传播,讲好泸州故事、中国故事。我想,从讲阿布的故事开始,我们已经在向世界讲好泸州故事的国际传播之路上迈出了第一步。
阿布是泸州的城市宣传官,通过他的故事传播了泸州的美食、美景等城市品牌,宣传了中国酒城·醉美泸州——一座酿造幸福的城市,从中我深刻感受到一个泸州媒体人的使命感、责任感。今后,我会更加努力,向世界介绍我可爱的家乡泸州,为泸州城市品牌走出国门、走向国际贡献一份自己的力量。
谢谢大家!
苏忠国
《泸州日报》让我成为新闻人
上下滑动查看完整内容↓
《泸州日报》,让我成为新闻人
——读者代表 苏忠国
尊敬的刘书记、徐常委、各位领导:
我叫苏忠国。很荣幸作为《泸州日报》的忠实“粉丝”代表,来参加此次座谈会。我今年42岁,和泸州日报创刊几乎同岁。
上世纪90年代,我爷爷是一名基层干部。他特别喜欢看书、看报,10多岁的我常常跟着爷爷翻看各种书籍、报刊,我认识《泸州日报》就是从那时开始的。
后来,我成为了一名人民教师。学校每周一有政治学习,周四有业务学习。政治学习时间,我特别喜欢通过《泸州日报》了解最新的方针政策,为自己教好书、育好人提供方向指引;业务学习时间,我喜欢通过《泸州日报》的“教育新视野”板块了解全市的教育动向,了解先进教学经验和典型做法,也促使我的教育教学工作不断提高。我也成长为了学校、全县的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
因为爱上了新闻工作,想挑战一下自己,2013年,当了10年教师的我“半路出家”,成了叙永县新闻中心的一名记者。这一时期,《泸州日报》成了我的良师益友:没有新闻线索时,我会翻读《泸州日报》找线索;不知道新闻如何写时,我会阅读、解剖、借鉴《泸州日报》一些好稿,慢慢地,我蜕变成了能策、能采、会拍、会写的多面手。我的新闻稿从最初只能写“豆腐块”的短讯,到后来能独立采写《泸州日报》头版头条的长篇通讯;我的新闻作品也从只能发网稿到后来刊发在《泸州日报》《四川日报》《人民日报》等国家、省市级媒体。我的新闻作品也先后多次获得泸州新闻奖、四川新闻奖,得到同行的认可和赞许。
如今,我每天上班都会翻看《泸州日报》数字报,了解泸州最新资讯,学习《泸州日报》编辑思路、编排板式,丰富自己的编辑技能。
对我来说,40岁已是不惑之年,对《泸州日报》来说那是办报经验的积累,厚积薄发,充满活力。我相信《泸州日报》以及泸州融媒体中心的其他融媒体平台一定会越办越好,也一定会为泸州社会经济发展发出更强的正能量声音,而我也会一如既往地关注它!
谢谢大家!
刘剑
缘起电波
让我成为视频创作达人
上下滑动查看完整内容↓
致敬!泸州媒体人
——观众/听众代表 刘剑
尊敬的各位领导、亲爱的媒体朋友们,大家好,我叫刘剑,德阳人。2003年,我从四川大学毕业后,来到当时的泸州医学院成为了一名教师。
刚到泸州的时候,人生地不熟,单位宿舍床头的一部收音机就是我的伙伴,通过泸州人民广播电台主播们的声音,我了解了很多泸州的故事。这就是我跟泸州广播的结缘。
后来,我又走近了泸州电视。
业余时间,我很喜欢影视创作。记得当年,我创作了一部未成年人主演的微电影《小易和小龙》,这是一部普法题材的影片,是根据纳溪区检察院提供的真实故事改编的,教育孩子们要遵纪守法。这部剧的诞生,无论是剧本创作、摄像技术还是演员表演,当时泸州电视台编导的指导都让我获益匪浅。更让我感动的是,在你们无私的帮助下,微电影还在泸州的一家影城专门举办了首映式,家长、孩子来了很多,效果非常好。
这些年来,我经常关注泸州台的节目,成了泸州台忠实的观众,我也和泸州台的好多记者成为了朋友。我提供新闻线索、担任节目嘉宾和听评员,我与泸州台共成长。
我最值得骄傲的事,就是从听众、观众、读者,变成了泸州广电节目的参与者。我担任过泸州电台《子夜悄悄话》的嘉宾心理咨询师、泸州电视台公益广告比赛的评委、电视栏目《快乐影吧》的电影推荐官等,每一次参与,我都能感受到泸州广电人对事业的热爱、敬业和辛苦。对创意反复推敲、对文字逐句斟酌、对拍摄精益求精,很多次我参与的节目,彩排到饭点了,可这群可爱的广电人依然等着流程顺利通过才结束工作,到吃饭时,已经是下午两三点。为了制作节目,他们半夜三更加班是常态。多年过去,尽管如今的技术、设备、媒体产品生产方式都发生了根本性改变,可是广电人吃苦耐劳的这股劲我觉得一直都没有改变。此时此刻,我要向你们致敬!
如今,我也成了泸州业余影视圈内小有名气的视频创作达人,创作了不少展现泸州故事的视频作品,也获得了一些奖励,这些我觉得都要归功于泸州电视人对我的影响和指导。
今天,是《泸州日报》、泸州市广播电视台创刊、建台40周年,我由衷地祝愿泸州市融媒体中心讲好泸州故事、传播泸州好声音不断出新、出彩,我们共同进步、加油!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