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党的民族政策,教育引导我县青少年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理念,为谱写以生态文明底色描绘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新篇章提供坚强保障,共青团多伦县委员会、锡林郭勒盟生态环境局多伦县分局、多伦县教育局面向全县中小学学生举办“筑牢生态屏障 促进民族团结”征文大赛。
活动自开展以来,受到了全县各中小学的积极响应,收到征文共计55篇,经向学校推荐和专家评审,最终评选出一等奖2名、二等奖4名、三等奖6名和优秀奖10名。现将优秀作品进行展播。
民族团结,让绿水青山永驻心间
多伦二中 代佳睿
植树造林,响应国家号召;绿水青山,共护民族团结。
——题记
走进多伦县的生态圈,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尽收眼底:大宝生态园绿树葱笼,树影婆娑;国华芍药生态基地尽显芬妍,繁花似锦;县域内数条河流蜿蜒,清澈见底;万亩樟子松基地创业创收,富民强县;南部沙梁区均已大面积植被覆盖,再往东端远眺,榆木川华盖参天,几条幽径点缀其间,交织成一幅秀美的画卷。而这些生态美景,都离不开多伦人民数十年如一日为改善生态作出的共同努力。
30多年前,多伦县南端曾是一片沙地,这里遍布沙丘,横亘几公里。在老人们的记忆中,迟来的春天总是伴随着遮天蔽日的沙尘暴,从南至北狂风席卷着漫天的黄沙,如汹涌的潮水般向县城袭来,如同饥饿的雄狮,怒吼着扑向猎物。当时,多伦县流传着一句顺口溜:“猪上房,羊跳墙,小孩坐在房楼上,他不打粮,沙子埋房”。这是沙尘暴肆虐的真实写照——那时,黄沙一起,遮天蔽日,白天都变得昏暗了,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不便。
终于,在2000年5月,国家紧急启动了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多伦县人民的治沙保卫战拉开了序幕。治沙不是易事!有时刚刚种下的树苗,一场狂风过后就吹没了。有时候,因为土质原因,或干旱缺水,树苗存活率低。于是,多伦县人民与风沙斗智斗勇。狂风再大,吹不倒他们挺拔的身躯;治沙再难,压不倒他们顽强的意志。在2000年——2010年间,多伦县政府和生态林业部门对沙化土地的综合治理,让林草植被得到较快恢复,流动沙丘趋于稳定。这场治沙保卫战终于赢得了胜利。
我们很庆幸,万众一心的团结,让我们重获绿水青山、古城新貌。这是一场多伦人民与环境共生共赢的生态保卫战!今天,我们依旧践行着“保护生态文明,促进民族团结”的理念,努力将绿色植根于每一个多伦人的心中!
我的父亲经常参加单位组织的植树活动,有一次,正是节假日,我看到他头戴斗笠,手拿铁锹,刨开一个深坑,将树苗小心翼翼地放在坑中,如同一个慈祥的母亲轻轻地将婴儿放进摇篮。他常常对我说:“一颗树苗虽然微不足道,但成千上万棵树苗聚在一起,就是一股无坚不摧的力量。你也要成为人民中的一棵树苗,铸牢共同体意识,为家乡奉献自己的光热。”如今,我们少年一代接过父辈的铁锹,用行动为筑牢生态屏障,促进民族团结贡献力量。我曾经参过多伦县举办的保护环境的书画比赛,用优美的画作表达自己渴望家乡环境愈来愈好的愿望;在不久以后,我们青少年也将利用网络宣传的力量,让更多的多伦人加入到护卫家乡环境的队列中,共护绿水青山,生态进步。
今天的多伦山清水秀,林地面积达到225万亩,森林覆盖率由2000年的6.8%增加到37.7%,声名远扬的多伦湖景区景观丰富多彩,于2018年被评为国家AAAA级景区。几十年来,从黄沙漫天到绿意满眼,多伦人民在沙地上种出了一片“绿海”,用团结一心营造了具有“天然氧吧”之称的“塞上江南”。
然而更重要的是各民族团结一心、奋勇拼搏的民族精神,彰显在多伦人身上,熠熠生辉。习总书记指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进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任务。”在保护生态文明的同时,我们要培养民族精神,立志报效祖国,今日之世界,生态环境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作为民族的希望,我们肩负着振兴民族、筑牢生态屏障的使命。这不仅是一种责任,更是时代赋予的使命。
“少年强则国强”,我们应当从自身作起,培养环保习惯,弘扬民族精神;生态环保道路道阻且长,我辈当自强不息,共护家乡绿水青山!
本届征文大赛,各位选手用笔端勾勒出美丽的生态图景,深刻表达了多伦县青少年对于生态环境的认知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决心。接下来,团县委将继续以此为契机,带动更多青少年积极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守护自然生态,共同构建天蓝、地绿、水清的美丽多伦。
编辑:田珂萌
初审:马 宁
终审:阿 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