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部提前问责,12省市叫停基建,地方压力山大

学术   2024-10-10 18:02   广东  

9月19日,财政部通报8起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问责典型案例,矛头直指地方化债风险。今年的通报时间,足足比去年(11月6日)早了一个半月,显示了来自中央的高压态势。
对地方新增隐性债务和隐性债务化解不实等违法违规行为,国家将坚持“零容忍”。
财政部在通报中开宗明义,示将进一步严肃财经纪律,发挥警示教育作用,坚决遏制新增隐性债务
地方债务平台尤其是城投公司,压力山大,要对债务风险保持十二分清醒。
01
问责力度在加大
此次通报的8起案例,涉及全国各地,其中新增隐债7例,化债不实1例

案件所涉隐性债务金额,总计为116亿,较去年通报案例减少了343亿。虽然总额有所收敛,但中央态度强硬,问责力度则在加大:
不仅有6年前的违规案例被揪了出来,还有官员被终身追责,即使调任和辞职也难逃其咎。
同时,这一次问责的深度和广度,也有所增加
问责主体更多元,违规行为更多样。具体类型包括:

连6年前开始的违规行为也被揪了出来,违规行为不会因为年代久远就被放过,可见追究到底的决心。

这些事件中,相关责任人都受到了问责,已经调任或辞职的领导也难逃处分,以杜绝侥幸心理。

02
化债箭在弦上
持续严厉的问责,背后是地方债问题不可忽视

这只是显性债务余额,地方政府财务报表之外的隐性债务问题,更是一颗不知何时会爆炸的炸弹

炸弹什么时候最危险?

现在我们对地方隐性债务,正如面对一枚“桌子下的炸弹”。它切实存在于中国经济的运转之中,难以完全被纳入政府债务管理系统,具有很强的隐蔽性和极高的潜在风险。
没有人确切知道隐性债务的规模。据一些机构的测算,大概在50-70万亿左右。也有人推测在70万亿以上。
这是什么概念呢?

背负上如此沉重的债务,连还本付息都是极大的压力,何谈发展?何谈公共服务?
和看电影不同,这一次,我们既是观众,又是镜头中那几个打扑克的人。一段时间以来,公共服务“崩了”的事件,已经屡屡发生:

地方财政一睁眼就得思考三个问题:要还多少钱?去哪搞钱?实在没钱了怎么办?
勒紧裤腰带过日子,已经成为了许多地方财政的常态,其实化解隐形债务,到了箭在弦上的地步,也是国家和地方共同希望解决的难题
怎么办?必须拿出壮士断腕的决心,和配套解决的措施。
03
12省市叫停基建
今年,天津、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广西、重庆、贵州、云南、甘肃、青海、宁夏12个省份被要求严控新建政府投资项目
在国务院的要求下,这12个省份除了供水、供暖、供电等基本民生工程外,省部级或市一级在2024年不得出现新开工项目。
叫停基建,也跟化债的大局有关。
被严控的这12个省份,无一例外都是高债务省份,地方债务形势和财力高度不匹配。青海的债务率(政府债务余额/GDP)甚至高达739%。
这些省份陷入债务困境,一定程度上就是在基建项目上的无序扩张

如今要化解地方债务,这些地区的“无效基建”“过度基建”该休矣!
不过,光叫停这些省份的基建是不够的,庞大的存量债务仅凭它们自己,根本无力消化。
国家不得不亲自下场,推动地方债务的置换和展期,今年发行的超长期万亿国债,也与此有关,通力协作,推进化债。
简单的事情做完了,现在要啃硬骨头了。
免责声明:本文系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所用视频、图片、文字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第一时间告知,我们将根据您提供的证明材料确认版权并立即删除内容!本文内容为原作者观点,并不代表本公众号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丨内容来源:智谷趋势 溪云

丨编辑:广东省产业园区协会宣传服务中心

—— END ——

了解更多园区动态、产业政策,欢迎关注咱们公众号和视频号

【动态】国务院常务会:研究部署一揽子增量政策落实!
【分析】1+1<1?!管委会与平台公司的招商引资“负能”
【名单】187家工厂+39家企业+3个园区!2024年度广东省绿色制造名单正式公布
【热点】央地关系重大调整,影响14亿人的巨大变局来了!
【政策】拟建莞台高新产业园区!《广东省关于支持东莞深化两岸创新发展合作的若干措施》印发

【关注】长三角在“扩张”,大湾区却在“收缩”,为啥?

广东园区之家
政策宣传、政策建议、开展产业调研、技术交流、举办讲座、论坛、交流考察、信息咨询与服务、交流与合作、会员培训、编辑出版内部刊物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