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0日,央视新闻客户端刊发了记者乔亚美一线调研报道《抱团成长 深圳这家烟火小店有了“创业搭子”》,文章通过讲述陶强和蔡永杰在深圳的创业故事,展示这座城市灵活的市场机制和便利的基础设施,如何帮助他们克服困难、实现成长。以下为全文→
抱团成长 深圳这家烟火小店有了“创业搭子”
总台央视记者 乔亚美
深圳被誉为创业之城,活跃着440多万户商事主体,宽松的创业环境、珠三角一体化的快速发展,让越来越多的创业者抱团成长。新的一年,在深圳经营包子铺的陶强和经营冷链公司的蔡永杰因为共同的创业梦想走到了一起,如今他们合作,将包子连锁店的生意越做越大。
深圳:烟火小店的创业之路
凌晨5点多,深圳街头的一间包子铺内,店员们已经开始忙活起来。擀皮、包馅,在一屉屉蒸笼的热气腾腾中,城市慢慢苏醒。
![]()
从凌晨忙到深夜,每天要招呼几百个顾客。这和几年前陶强的生活迥然两样。那时候,他还过着很多人羡慕的白领生活,选择辞职创业做包子,他说,这和深圳这座城市的创业环境不无关系。
![]()
深圳创业者 陶强:深圳的这个创业环境让我们觉得是特别舒服。我们开店需要营业执照和食品经营许可证,这两个证件我们直接在公众号申请,今天申请明天就批了,效率又高。叫没事不扰,有事必到,让我们觉得很安心。![]()
陶强创业的第一站,选在了翻身路,他的目标客户,就是千千万万的深圳创业者。深圳创业者 陶强:这就是我的第一家包子铺,当时拿着码数表来测,每天从店门口大概能经过15000人左右,以这儿为中心,周边大概有60万人居住在这里,所以我说这个地方肯定行。![]()
在深圳这座移民之城,要做出符合大众口味的包子并不是件容易的事儿,陶强的很多心思都花在研究馅料当中。深圳创业者 陶强:刚开店的那段时间,三四点钟就开始起床做。产品做出来以后,在店里边会守着看到客户吃完以后的反馈,我会问人家觉得怎么样。![]()
注重消费者的感受,品种丰富、口味多变,陶强的第一家包子铺很快就实现了盈利,信心满满的他半年内接连开了6家连锁店,还投入了近200万元租厂房、买设备,一门心思扎到了中央厨房的运营中。然而因为没有大规模生产的经验,产品品质一直过不了关,半年后只能忍痛关闭。深圳创业者 陶强:关闭仓库那天的时候我就非常痛苦,我大概是几十万买的设备,最后只卖了几万块钱,几个月时间,我就大概就是全亏没了。然后最后把门关上锁上门把钥匙还给房东的时候,没有地方去转身,我可能蹲在那儿就哭了一下,就是认错,但是我不认输。经历这次失败,陶强认识到,在餐饮业走向标准化品质化的今天,即便是一个小小的包子铺,也需要打开思路,转变经营理念。而深圳的创业生态以及珠三角一体化所带来的合作机会,也让他找到了新的机遇。经历这次失败后,陶强沉下心来,进行大量学习,而对于开连锁包子铺的他来说,首先要解决的就是冷链配送问题。多方打听,他的新合作伙伴,选在了东莞的一家物流仓储中心。深圳创业者 陶强:这个地方离深圳特别近,成本还比较低,可以实现每个门店每天的这种配送,所以珠三角的一体化对于我们连锁店的创业来说是非常好的。![]()
今年30岁的蔡永杰是广东揭阳人,他十几岁就来深圳,从给人打工,到如今经营着一家小型的冷链公司。![]()
小蔡的冷链物流公司不仅可以为像包子铺这样的早餐店提供仓储和物流一站式服务。同时,他还会四处寻找适合早餐店的产品,发布在应用程序上,供早餐店的经营者选择。![]()
小蔡告诉我们,目前他的主要客户都是小微餐饮店。在他展示的出货单中我们看到,和陶强的包子铺一样,许多早餐店拿货都经历了从少到多的过程,有的第一单甚至只有是几十元。![]()
小蔡说,2024年,他的客户又新增加了十多家。这些年,他和这些小微餐饮店一起慢慢成长,互相成就。如今,办公室里每天不停传出的打单声,还有一箱箱从冷库出发的货物,都满载着像他还有陶强一样创业者的希望。![]()
深圳创业者 蔡永杰:我们做这行业我们一直觉得民以食为天,再怎么样大家早餐还是得吃,只是说我们就是说能不能跟上脚步,就不要停下来,反正就一直往前走就对了。![]()
作为同样在深圳打拼的创业者,两年来,陶强和小蔡也时常一起去寻找新的产品和机会,不久前,他们还共同合作,在东莞拿下了一家新门店,将包子连锁店的生意扩大到了这里。未来,他们还打算把包子铺开到更多烟火气旺的地方。深圳创业者 陶强:我觉得日拱一卒,每一天都在进步,一定比每一天都在原地踏步,或者每一天都在躺平要强太多了,我坚信这一点。谁要躺平在我身边,我就会把他拽起来,因为自己的生活都是双手去创造出来的,都是掌握在自己手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