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第一懒人,23岁懒死家中,我彻底明白李玫瑾那句忠告:教育最大的失败,就是让孩子从小过得“太顺”!

教育   2024-11-11 14:16   福建  



郭德纲曾在相声中,讲过一句发人深省的话:

“吃亏要趁早,一帆风顺不是什么好事,从小娇生惯养,连狠话都没听过,走到街上谁瞪他一眼都受不了。”
然而现实太过扎心,很多人明白这个道理时,已经走了很远的路,栽了无数个跟头,酿出了不少祸端。

更加残酷的是,有多少父母,总想着为孩子遮风挡雨,包揽全部,却不曾想,失去了原则的爱,正是摧毁孩子意志,导致其坠入深渊的源头所在。

1
一个家庭最大的悲哀,

就是在无底线纵容中养废了孩子

最近偶然刷到一则故事,令人唏嘘不已:

河南信阳的一个家庭里,一对夫妇在儿子出生后,对儿子极尽疼爱,想尽一切办法,竭尽所能地宠着孩子。

为了能让孩子常伴身边,他们给儿子起名为“杨锁”。

为了能让儿子活得轻松,他们一味地纵容孩子“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只希望能免他苦、免他累。

就连走路、吃饭这种最基本的行为,他们都怕孩子从中受累,尽可能地帮助儿子完成。

当同龄的孩子学走路时,他们害怕儿子磕着碰着,每天出门都把儿子背在身上。

在孩子八岁之前,父母还会时常用箩筐或担子轮流挑着他,避免让他费一点力气。

在别家孩子已经开始上学的年纪,夫妇俩在亲戚邻里的劝说下,才终于决定把孩子送去学校读书。

由于常年在父母的庇护下生活,平日里所有的事情都有父母替他完成,所以上学后的杨锁,连作业也不愿意写,老师一旦批评他两句,他就回家向父母哭诉。

父母得知儿子在学校受到严厉管教,不仅不教导儿子,还跑去学校希望老师对孩子温柔点。

一开始,杨锁也想分担下家里的琐事,试着干一些活,可父母看到后,都拦了下来,担心累着孩子。

孩子长大的路上,他们不忍心对儿子责备一句,也不愿看到儿子受一点委屈。

所以当儿子冒出“不想上学”的念头时,夫妇俩也任由孩子辍学回了家,继续在他们的宠爱下生活。

杨锁十多岁时,他的父亲不幸因病离世,家里全靠母亲一人维持生计,可母亲依然倾其所有娇惯儿子,她每天在外忙碌,忙完回家还要照顾儿子。

后来她的身体状况越来越差,实在无力承担家里的活,便叫儿子帮忙,却遭到了对方拒绝,为此还跟她大闹一场。

几年后,杨母也因身体原因离开了人世,随后毫无自理能力的杨锁就变卖了家里所有值钱的东西,实在没钱的时候就去邻居家讨饭吃。

堂哥知道他的处境后,本想带他一起去工地干活赚钱,可他却因为怕晒溜回了家。

后来又有人给他介绍了饭店的工作,他也因为怕累偷懒,丢了工作。

就这样杨锁又回到了自己家里,有人送来菜和肉,他也懒得做饭,有现成的东西就吃,没有就睡觉。

时间一天天过去,某年年底,堂哥担心他太久没吃东西,前去家里探望,却发现他已经离开了这个世界,生命停在了23岁。

此事在当地流传后,网友们称其为“河南第一懒人”,很多人感慨万千,这个悲剧也给了不少父母警示。

不禁想起李玫瑾教授曾谈到的一个观点:

“父母不能太顺着孩子,很多不听话的孩子都是被父母宠坏的。


爱就像营养一样,爱孩子是必须的,但是爱到一定时间要有节度,若是超出了节度,就会让人‘营养过剩’,只会害了孩子。”

世间万事,唯有把握好尺度,掌控好分寸,才能让事情发展按照自己计划的那样,得到一个称心如意的结果。

教育也是如此,当父母的爱失去了原则,当父母包揽了孩子人生的所有责任,孩子就会像温室里的花朵一般,经不起半点风吹,受不了一丝雨淋。

一旦他走出温室,离开了旁人的庇护,将会不堪一击。

一个家庭最大的悲哀,就是在无底线的纵容中,养废了孩子,结出了苦果。

娇惯孩子的源头或许是满心守护的爱,但永远别忘了,过分娇惯的结果往往是满目凄凉的痛。

2
父母不可不知的真相:

你不逼孩子一把,迟早将他推进痛苦的深渊

演员宋丹丹在一档节目里,讲过一句很深刻的话:

“少年得志跟中年丧妻、老年丧偶是一样背的一件事。


太早了,在你完全还不明白人生是怎么回事的时候,你太顺利得到太多,是非常糟糕的一件事。”

仔细想想,的确如此。

一个人在三观还没有完全形成,对这个世界还没有一个清醒的认知时,很多事情怎么做,每条路怎么选,通常都是需要父母加以引导的。

父母若只想让孩子“泡在蜜罐”里长大,过早的帮他规避所有风险,包括学习走路时本就存在的磕磕绊绊,就容易把孩子养的“弱不禁风”。

长此以往,孩子在长大后轻则遇到事情只会逃避,寻求他人帮助;重则三观出现偏差,走错了路,毁掉了前程。

年少太无知,父母还帮其扛过了所有责任,前行路上,终会栽跟头。

就像曾经看过的那个片段:

母亲带着儿子去超市买菜,付完钱准备离开时,却被超市老板拦了下来。

老板表示,看到男孩出门前顺手从货架上拿了菜藏进了衣服里,这一举动让老板感到十分诧异,但还是希望只是一场误会,于是叫住了母子俩。

男生听到了老板的话后,立马装作没事人一般,怨母亲没有看到自己手中的菜,少付了钱,随后又恼羞成怒地将菜扔下离开了。

母亲看到儿子不高兴了,立马追过去解释:“都是妈的错,不怪你.......”

过了一段时间,母子俩住的小区里总是有快递丢失,快递员为此不仅多次赔钱,还差点丢了工作。

无奈之下,快递小哥只好报警,众人通过监控发现,偷快递的人正是那个男孩,随后也在他家里找到了丢失的快递。

谁曾想面对警方询问,男孩却没有丝毫悔改,还不耐烦地要求联系母亲过来处理此事。

母亲匆匆赶来后,听完前因后果,不仅没有训斥一句自家孩子,还怪罪旁人勒红了儿子的手,句句责备:“凭什么抓我儿子?”

对于孩子偷盗的事实,她全然不当回事,对着快递员破口大骂:

“不就是几个破快递吗,我们家好几套房,谁稀罕偷你的快递。”
对于孩子屡次犯下的错,她习惯性包庇,不舍得指责一句,更不愿教他改掉恶习,就这样把孩子推向了深渊。

家庭教育中,最怕的就是,父母无视孩子的错误,眼睁睁看着孩子选择了那条充满邪恶的道路,放弃了底线,一步错步步错。

人生漫漫,那些你以为走起来很容易的路,其实是摧毁人意志和认知的利器。

趁早逼着孩子学会自己承担责任,改正坏习惯,树立正确的三观,为孩子塑造正确的认知,是为人父母最基本的责任。

教育家陶行知说:

“好父母守望孩子,让孩子主动成长;坏父母替孩子做事,让孩子被动成长。”
人生五味,每个味道的存在都是成长道路,促使一个人变得更好的契机。

生活中的甜,使人得以满足,的确会给人带来幸福。

但收获其他味道也有一定价值,酸会让人成长,苦会练人心智,辣会带来激情,咸会丰富人生阅历。

有远见的父母,会带着孩子一起尝尽生活百味,共同奔赴美好的未来。

3
真正负责任的教育:

舍得让孩子吃必要的苦,从小培养这3种习惯

作家金惟纯之前谈过对于家庭教育的看法。

在他看来,对子女的教育,没有比这一件事更重要的。

那就是:

“早一点把孩子的人生还给他,让他自己来,让他面对结果。”

金惟纯认为,孩子如果能为自己的人生负责,愿意承担自己该做的事。

只要能做到这一点,不管未来世界如何变化,父母都可以放心,这孩子没问题的。

深以为然。一个对世界、人生、学习拥有明确认知的孩子,不管大事小事,都会懂得做好规划。

父母始终要牢记:

有些路,你可以陪着孩子前行,但不能代替对方去走。

有些事,你可以督促孩子完成,但不能一味习惯包办。

父母有自己需要担负的责任,孩子也有需要亲自去完成的诸多人生课题。

无论好的坏的,都只能他自己去坦然面对,才能得到一个好结果。

若是次次都有人帮他完成每一份课题,那这些课题就会反复出现,依然会让他吃尽苦头,受尽折磨,直到他能靠自己交出好的答卷为止。

就像郭晶晶在说起教育观念时,提到的那样:

“在孩子成长的阶段,适当地吃一些苦,孩子才能知道生活的不易。”
所以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她很重视培养孩子的生活、学习能力。

尽管家庭条件富裕,但她却不会让孩子追求名牌,平时购物也都是在家附近的超市。

在她的认知里,钱不是大风刮来的,生活的品质,也不是用价钱来衡量。

假期时,她还会带着孩子去稻田里学习插秧,教孩子明白食物的来之不易。

有时候,霍启刚也会带着孩子去参加马拉松,让孩子懂得坚持不懈的意义。

而这,正是言传身教的最好方式。

孩子终会有长大的那一天,他们迟早要练就扛事的能力,学会解决问题的正确办法。

学会放手,是所有父母不可或缺的必修课。

养好习惯,是每个孩子不可绕过的一段路。

真正好的教育,就是父母舍得让孩子适当吃必要的苦,从小培养孩子这3种能力:

(1)承担责任的能力,学会独立的生活:

从日常小事开始,从小教会孩子自理,培养勤做家务、独立生活的能力。

立好规矩,让孩子明白做错事的代价,自己学会承担每个错误的后果。

鼓励孩子自己为人生的大小事做决策,并对决定的每个结果负责,父母做好引导即可。

(2)自我管理的能力,教会孩子懂自律:

管理好目标,找到前行的方向,一点一滴按照计划表执行,实现自己的梦想。

管理好习惯,比如规律作息、均衡饮食、良好的学习习惯等,戒掉懒惰,在自律中成就美好人生。

管理好情绪,教会孩子调节情绪的正确方式,遇到问题及时沟通,不要自暴自弃,更不要压抑自己。

(3)对抗挫折的能力,修炼孩子的逆商:

告诉孩子,遇到困难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就此堕落。让孩子明白,挫折本就是人生的一部分。

当孩子遇到难题时,父母可以先陪着孩子一起分析原因,引导孩子找到解决问题的最佳办法。

拥有好心态,往后才会一路生花。

教育路上,父母做好那盏明灯就行,剩下的,记得交给孩子自己完成。

点个“在看”,与所有父母共勉。

时代家教
每日分享语文、数学、英语等各科学习资料和家庭教育心得。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