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文化•阜新故事 | “盲人楼”故事画上句号 为人民服务永无终点

民生   2024-11-16 11:11   辽宁  

一段缘,延续45年,是奇缘。
一份情,穿越45年,是真情。
一种爱,传承45年,是大爱。
从1979年到2024年,整整45个年头,将近半个世纪的岁月。这是时间的长度,也蕴藏着市公安局太平分局建设派出所服务“盲人楼”居民的厚度。
人民公安为人民。45年来,一茬茬民警接力践行为人民服务的铮铮誓言,甘当“盲人楼”里盲人居民的眼睛,在阜新大地书写下感人肺腑的传奇。
今年夏天,“盲人楼”最后一位盲人居民——逢人便说“民警比亲人还亲”的李铁山老人辞世,但建设派出所的爱民传奇还有无涯续篇……

◆◆接力◆◆


提起“盲人楼”,多数阜新人可能并不陌生。
太平区红树四街往北走到头,路西就是这两栋原市福利厂的宿舍楼。因起初住此的56户居民中,曾有20位盲人及其他残疾困难人员,被称为“盲人楼”。
1979年,改革开放的春风刚刚吹到阜新时,这里还是另一副样貌:狭窄的马路、老旧的工厂、低矮的民宅组成了太平区红树街道九委,当中的三排灰黄色土坯房坐落在后来“盲人楼”的位置。当年初夏,刚刚参加工作不久的管片民警臧万才骑着一辆自行车走进了这片胡同,也把暖风带到了盲人居民的身边。
“听委上人说那里住着一个特殊的群体,我就过去熟悉情况,顺便补上管区记录。”时光流过近半个世纪,可臧万才对当时的一景一物记忆犹新。入户调查过程中,给他留下最深印象的正是李铁山一家,“因为他媳妇身体不好,孩子又小,加上他的视力还有障碍。”一次又一次早晚穿梭中,臧万才和盲人居民逐渐熟络起来,感情也一天天加深。一天傍晚,臧万才结束工厂走访刚出大门,眼瞅着一个盲人在自家门前绊倒了。“我一打听才知道,这里的盲人经常被石头绊倒!”听到这些,他心里不由一惊,“这些盲人的生活太不方便了,该为他们做点什么。”
从那时开始,臧万才经常组织人员过来捡石块、搬杂物,为盲人家庭修院墙、搞卫生,还为很多盲人家庭调解矛盾、解决困难。有一次,臧万才去探望李铁山,看见他把家里的火炕扒了,想重新搭炕。眼睛看不见,李铁山用手抓着泥巴往土坯上糊,弄得脸上身上都是泥,结果炕也没砌上,智力障碍的妻子还在旁边直嚷嚷饿。臧万才赶紧上前帮忙,一点点帮他把炕砌好,生着火做好了饭。这件事深深触动了臧万才,从此,他把照顾这些盲人的生活作为自己的一项重要工作。
“那时候也不是特意想着去帮助谁,就寻思他们生活挺不方便,搭把手。”正是通过无数次搭把手,臧万才住进了盲人居民心房,成了他们无比信赖的贴心人。1980年代,取代那三排土坯房,原市福利厂宿舍楼全新落成,臧万才忙前忙后帮着盲人居民搬进新家,幸福着他们的幸福。前后工作整整6年,调换工作岗位的臧万才在交接工作时,不仅拿出了十几个厚厚的居民情况记录本,也交出了一根照顾盲人居民的爱心接力棒,在民警手中不间断传递。

◆◆坚守◆◆


“是小翁子来了吧?”李铁山虽然双目失明,但是民警翁少波的脚步声,他一下就能听出来,一听一个准儿。
2022年端午节一早,熟悉的脚步声再次响起,已交出爱心接力棒的第5任“盲人楼”社区民警翁少波来到李铁山家送粽子、收拾屋子,里里外外忙活了大半天。“像历任社区民警一样,这些盲人成了放不下的牵挂!”
从臧万才手中接过爱心接力棒的是民警张振和,他每天都下管区转,遇见有困难的盲人居民就主动上去帮忙。不仅如此,他还发挥自身特长,利用休息时间,拎上各样工具到“盲人楼”挨家挨户剪头发。被张振和长期照料的老人张凤仙曾经主动找到他,要把房子过户给他,被他婉言谢绝。
让“盲人楼”居民铭记在心的,不只有上门理发的欢乐时光,还有长年助老的温情故事。把张振和递过来的爱心接力棒紧紧握在手里,民警师茂宁在细致走访中了解到,居民赵凤海和老伴无儿无女,非常孤单。师茂宁对两位老人十分同情,主动承担起照顾他们的责任,把他们当成自己的亲人一样对待,为他们买菜买粮、打扫房间,陪他们聊天。两位老人深受感动,总是说“捡了个大儿子”。1995年,赵凤海去世,师茂宁和所里的民警一起为老人办理了丧事,知情群众无不动容。老人的侄女从外地赶来,含着泪说:“我们这些晚辈都没你们做得好!”
师茂宁调离派出所后,民警姜永才担任“盲人楼”社区民警,扛起照顾这些盲人的担子,对他们的生活给予无微不至的关怀。他发现经常有盲人独自摸索外出,就同所里的民警们一道,帮助清理居民楼周围的各种路障,设立触摸式标识,方便盲人出行。后来,在建设派出所争取下,小区铺上砖石路,盲人出行更方便。
进入新千年,翁少波接任“盲人楼”社区民警。为真正走进盲人生活,体会他们的艰辛,翁少波甚至在家里用毛巾把眼睛蒙上做家务,用心揣摩盲人的生活习惯。翁少波不仅在生活上帮助盲人居民,还带领他们参加拔河比赛、文艺活动,为他们读报,让他们的生活亮堂起来,感受到生命的浓浓色彩和甜甜滋味。
通过体验盲人生活,翁少波发现准确掌握时间是他们面临的一大生活难题。怎么办?翁少波先是上网查找适合盲人使用的钟表,紧接着到沈阳五爱市场批发了15块盲人报时电子手表,送到每位盲人手中。只要按下报时键,它便会发出悦耳的声音:“北京时间……”盲人居民们激动地说:“这个好!这个好!
盲人眼睛看不见,但耳朵格外灵敏。李铁山和他的盲人邻居们能够听出建设派出所每一位民警的脚步声——这脚步声响在耳畔,也响在心间。

◆◆传承◆◆


离百姓最近,跟百姓最亲。
45年来,建设派出所有一个不成文的规定,每一任所长上任当天,前一任所长必定要带领新所长到“盲人楼”里每家每户走一走、坐一坐、唠一唠。这是建设派出所历任所长交接时铁打的程序。
在李铁山的记忆中,建设派出所民警对“盲人楼”盲人居民的好说不尽、写不完。居民子女成长阶段,民警协助教育;盲人宋云霞为外孙子办理户口迁移,民警不到3天就把户口簿送到老人家里;2021年春节前,接过爱心接力棒的新一代青年民警在到“盲人楼”贴春联、送礼物期间得知,李铁山的儿子身患重病,就立即联系街道及民政部门,最终帮助其子解决了医疗费用难题……
近几年来,尽管“盲人楼”盲人居民的人数在减少,但建设派出所真情帮扶的群体却在扩大,与人民群众的感情也在加深。辖区内星光社区居民牛俊杰因为儿时的意外落下了肢体残疾,与母亲相依为命,民警经常上门走访,带去米、面、油等生活用品;一位居民掉进下水井,民警火速赶到现场,跳入井内将其救出;一户居民忘关水龙头,水流了一地,民警冒着触电危险,进入室内切断电源……
建设派出所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根本宗旨,以保护辖区内孤寡老人、残障人员、困难群体为切入点,组织全所民警竭力为他们服好务,把他们当亲人,持续密切警民关系。在关注“盲人楼”的同时,该所与太平区启智学校结成共建对子,为残障学生守护校外交通安全、捐赠各类学习用品、讲解交通法规知识,提升他们生活的安全系数、幸福指数。前两年,在该所的多方努力下,一部电动直梯安装在学校教学楼外,让残障学生享受到上上下下的便利,受到学生家长的好评。
“我们不可能永远躺在过去的功劳簿上,必须再接再厉、砥砺前行。”建设派出所全体民警的共同心声,凝聚起奋进前行的强大动力。近年来,建设派出所立足实际、拓宽思路,推行温馨服务、透明服务、爱心服务、高效服务共“四类服务”,切实提高服务质量,努力树立公安机关良好形象,有力推动了和谐警民关系的构建。成立至今,建设派出所共获得集体荣誉46次,先后有多达140余人次立功受奖。2023年,该所被公安部命名为全国第三批“枫桥式公安派出所”。
李铁山去世后,建设派出所民警为他料理了后事,送别了“盲人楼”的最后一位盲人。他们还帮老人了却了最后的心事:为他的老伴找到了最佳归宿。
长达近半个世纪的漫长岁月里,灿灿警徽照亮了“盲人楼”,还将继续照亮千家万户……

记者 张玉飞 朱   琳
编辑 孙佳琪
初审 李 悦
责编 冯思媛
总监 孙希强

News

微报精选

全市安全稳定工作会议强调:全面抓好安全稳定各项工作 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5.8万余册!这里的线上“农家书屋”太棒了

不折不扣完成党报党刊订阅任务


阜新微报
《阜新微报》由阜新市传媒中心承办。《阜新微报》立足阜新本土,为读者传递最快、最新、最权威、最有价值的资讯,是您身边有态度、有温度、最贴心的朋友。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