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行业研习 (ID:hangyeyanxi),作者:彭诗文(华南理工大学社会工作研究中心研究生),编辑:Allyson,原文标题:《彭诗文丨如何培养孩子?看看哲学家怎么说》,题图来自:AI生成
在读这批书籍之前,我以为哲学研究的是“我是谁?我从哪里来?到哪里去?”,读完第七批西方哲学经典之后,才发现哲学研究的远远不止这个。“哲学”的英译是philosophy,其原意是“爱智慧”,在古希腊哲学中,哲学被视为对智慧的追求和探索。那么,作为人类智慧的哲学,在孩子的培养方面,会给我们一些什么样的启发呢?
一、培养理念:积极的环境与因材施教
勃特兰·罗素在其所著的《西方哲学史》中提及,人们的生活环境与哲学是互为因果的,生活环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他们的哲学,而哲学又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他们的环境(罗素,2019:2)。由此可见,孩子所处的环境,例如家庭、学校、社会等会对他们的思想和观念产生影响,而这些观念的形成又会反过来影响他们的行为、喜好以及与人交往的方式。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需要努力营造积极、健康以及温暖的成长环境。
同时,他还提出,哲学能够做得最主要的事情是教导人们如何在没有确定性的情况下生活并且不为犹豫所困扰(罗素,2019:2),这告诉我们,在日常培养孩子的过程中,要让孩子认识到生活中存在很多无法避免的不确定性和未知因素,并且要以身作则,引导孩子学会接受和适应不确定性,培养他们的适应能力和抗逆力。
与罗素相同的是,柏拉图同样也关注环境的重要性;只是,他更为关注的是因材施教。在其《理想国》一书中,他提出了理想国家的设想。全书通过对话的形式探讨了正义、教育以及哲人王的观点。柏拉图特别强调音乐和体育在培养公民美德方面的重要性,他认为“教育就是用体操来训练身体,用音乐来陶冶心灵”(柏拉图,2021:70),同时,他认为教育要从小开始,“生物在幼小柔嫩的阶段最容易接受陶冶,你要把它塑成什么形式,就能塑成什么形式。”(柏拉图,2021:71),这个观念也就是现在所广泛倡导的“启蒙教育”、“科学育儿”,柏拉图的时代距今已2000多年,但是他的教育理念到现在仍然很值得我们学习。
其次,他认为,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他们的天赋和能力各不相同,应该因材施教。他认为,不论是植物还是动物的种子或胚芽如果没有合适的养分、季节、地点,那么,越是强壮,离达到应有的发育成长程度就越远。也就是说,如果得到的是不适合的培养,那么最好的天赋就会比差的天赋所得到的结果更坏(柏拉图,2021:242)。因此,他主张根据学生的天赋以及不同特点因材施教。
从罗素和柏拉图的观点可以看出,罗素关注积极环境的营造,柏拉图关注因材施教。
二、教育方法:理性思维与全面发展
康德在其著作《纯粹理性批判》中提出,纯粹理性指的是“以绝对地独立于一切经验的方式产生的知识”(康德,2023:56),其中的核心内容:感性、知性和理性对于我们如何培养孩子有启示作用。在康德看来,感性是指“经由我们受到对象刺激的方式而获得表象的能力(接受性)”(康德,2023:81-82),即感觉能力,他认为感性经验是我们一切知识的来源。因此,在培养孩子时,需要注重提供丰富的感官体验,如通过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触觉等多种方式,让孩子接触和了解世界,培养他们的观察力,丰富他们的感官体验。
其次,他认为知性是运用概念对感性直观进行整理和统摄的能力。因此,在教育孩子时,应注重教授基础知识、培养逻辑思维并引导独立思考;
再者,他认为教育理性是人类认识能力的最高阶段,它涉及道德和伦理的判断。在教育孩子时,应注重道德教育,引导他们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一是可以通过讲述道德故事、进行角色扮演等方式,让孩子了解道德的重要性,并培养他们的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二是可以通过引导孩子进行辩论、讨论等方式,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三是鼓励孩子进行理性思考,不仅关注事实本身,还要关注事实背后的原因、影响和解决方案。
黑格尔在《精神现象学》中同样也提及感性、知性和理性,他认为,意识的发展包含感性确定性、自我意识,以及理性、精神、宗教和绝对知识阶段:
一是感性确定性阶段。黑格尔指出,那最初或者直接是我们的对象的知识,不外那本身是直接的知识,亦即对于直接的或者现存着的东西的知识(黑格尔,2023:117)。这个阶段,孩子主要通过感官来认识世界,需要为孩子提供丰富的感官体验,如触摸、品尝、视觉刺激等,帮助孩子建立对世界的直观感受。例如,带孩子去公园,让他们亲手触摸树叶、花朵,感受大自然的美丽和多样性;随着孩子的成长,就会进入到知觉阶段,他们开始理解事物之间的联系和规律;然后进入到知性阶段,孩子开始运用抽象思维和逻辑推理来认识世界。
二是自我意识阶段。黑格尔认为,自我意识是自在自为的,这是由于并且也就因为它是为另一个自在自为的自我意识而存在的(黑格尔,2023:181)。在这个阶段,意识不再仅仅满足于对外在世界的感知和认识,而是开始反思自我,认识到自己是认识的主体,具有独立思考和自主行动的能力。
对于培养孩子而言,自我意识的培养至关重要。需要及时鼓励孩子进行自我反思并给出自我评价,帮助他们认识到自己的优点和不足,从而形成积极的自我认知。同时,还要尊重孩子的个性以及兴趣爱好,给予他们足够的空间和自由去探索和发展自己的潜能。通过这样的方式,孩子能够逐渐建立起自信和自尊,成为独立、有主见的人。
三是理性、精神、宗教和绝对知识阶段。黑格尔的体系中,理性是意识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精神阶段是理性阶段的进一步发展,宗教在黑格尔的体系中是精神发展的一个特定阶段,绝对知识是《精神现象学》中的最高阶段,是[精神对精神自身的]概念式的知识(黑格尔,2023:270)。
在这个阶段主要是培养孩子的理性思维,注重孩子的精神成长,正确对待宗教观念以及合适的追求绝对知识的态度:虽然绝对知识在哲学上是一个难以达到的理想状态,但可以引导孩子树立追求真理、不断探索的精神;鼓励孩子勇于质疑、敢于创新,不断追求更高层次的知识和智慧。这种态度将有助于孩子在未来的学习和生活中不断超越自我、实现自我价值。
从康德和黑格尔的观点可以看出,康德侧重于通过理性思维提升孩子的思维能力,而黑格尔主张根据孩子意识发展的不同阶段特点促进孩子的全面发展。
三、情感支持:理解鼓励与尊重个性
休谟在《人性论》中探讨了人类情感的复杂性及其对行为的影响。他提出,情感是人性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他将情感划分为直接情感和间接情感,直接情感是指直接起于善、恶、苦、乐的那些情感,而间接情感是指由同样一些原则所发生、但是有其他性质与之结合的那些情感。例如骄傲、谦卑、爱恨、慷慨等等(休谟,2008:310)。
其认为,过度强调理性教育可能会导致孩子缺乏动机和兴趣,而仅凭情感驱使又可能导致行为的盲目性和冲动性。因此,休谟的观点提醒我们,在教育孩子时,要注重平衡两者的关系。例如,当孩子在学习数学时遇到困难,仅仅依靠逻辑和规则(理性)可能不足以让他们克服困难。此时,可以通过鼓励和表扬来激发孩子的情感动力,让他们感受到成功的喜悦。
其次,他还强调了习惯在人类行为中的重要性,他提出,在增减我们情感、化乐为苦和化苦为乐这些方面,再没有东西比习惯和重复有更大的效果(休谟,2008:460)。习惯是人类行为的基础性力量,是我们日常生活方式的主体部分。习惯的形成是通过不断的重复和经验积累而来的,这一过程中包含了情感和理性的共同作用。例如,孩子如果每天都花时间阅读(一种习惯),那么久而久之,他会自然而然地养成对书籍和知识的热爱(情感),并且在阅读过程中不断提高理解和分析能力(理性)。在培养习惯的过程中,需要关注孩子的每一点进步,并及时给予反馈和鼓励。
海德格尔在《存在与时间》中提出“存在总是某种存在者的存在”(海德格尔,2016:11),这提醒我们,要关注孩子作为独特个体的存在状态和内在体验,鼓励他们自主选择、承担责任,并通过实践活动不断展现和丰富自己的存在。他认为,“此在之在绽露为操心”(海德格尔,2016:211),这启示我们要引导孩子重视存在的意义、培养批判性思维以及培养本真状态。同时,他认为要教育孩子珍惜时间。
他表示,非本真生存者不断丢失时间而从来没“有”时间;而在决心中的本真生存从不丢失时间而“总有”时间,这始终是本真生存的时间性的独特标志(海德格尔,2016:463)。非本真生存者不断丢失时间,意味着他们可能没有意识到时间的宝贵和有限性,导致时间在不知不觉中流逝。
这提醒我们,需要教育孩子珍惜时间,让他们明白时间的不可逆性和价值,从而更加合理地规划和利用时间;本真生存者从不丢失时间,因为他们对自己的生活有明确的目标和认知,知道如何将时间用在刀刃上。因此,需要鼓励孩子进行自我探索,帮助他们发现自己的兴趣和优势,并设定清晰的目标,这样他们才能更合理地利用时间。
从休谟和海德格尔的观点可以看出,休谟较为关注情感,而海德格尔更加注重孩子的个性。
四、社会参与:注重实践与有效沟通
《德意志意识形态》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共同撰写的一部重要著作,这部作品批判了德国以往的唯心主义观点,提出了历史唯物主义的概念,强调物质生活条件对社会意识和结构的影响。
他们认为,思想、观念、意识的生产最初是直接与人们的物质活动、物质交往以及现实生活的语言交织在一起的(马克思&恩格斯,2018:16)。孩子的思想观念并非凭空产生,而是在实践中逐渐形成和发展的。因此,需要鼓励孩子积极参与各种实践活动,如家务劳动、社会服务、科学实验等,让他们在实践中学习和体验,从而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其次,孩子在与他人交往的过程中,会接触到不同的思想观念和价值观。这些交往经历会对他们的思想和行为产生深远的影响。因此,需要关注孩子的社交圈子,引导他们与积极向上的人交往,避免受到不良思想的影响。
再者,语言是思想观念的重要载体。孩子通过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同时也通过语言来学习和理解他人的思想观念。因此,需要注重培养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鼓励他们多读书、多思考、多交流,从而拓宽他们的视野和思维方式。
同样,哈贝马斯也在《交往行为理论》中指出了沟通的重要性。他认为,交往行为是一种基于语言和符号互动的行为,它旨在达成理解和共识(哈贝马斯,2018:173)。在《交往行为理论》一书中,他强调交往行为的理性基础,提出了理想言语情境,他认为表达的基本样态由它们内在的有效性要求,诸如真实性要求、正确性要求、真诚性要求和可理解性要求来确定(哈贝马斯,2018:61;385):
1、真实性要求:参与者的陈述必须是真实的,即他们所说的内容应当反映客观事实。例如,家长在看到孩子没有收拾整理的房间,基于客观事实的陈述是“我看见房间的地面上放了书籍和玩具。”,陈述客观事实并不带任何情绪。如果家长的表述是“才刚刚帮你收拾的房间,你怎么又弄得这么乱?”这种带有情绪以及指责性话语一旦说出口,接下来双方面临的可能会是一场狂风暴雨,亲子无法进行有效沟通。
2、正确性要求:参与者的话语在道德规范上应当是正当的、合理的,以便得到他人的认可。例如:“书本应该放到书架上,玩具应该收回玩具箱里,整洁的房间会让你心情好,效率也更高。”
3、真诚性要求:参与者的说话意向应当是真诚的,即他们的表达应当反映其真实意图和信念。例如:“我希望你可以把书放到书架上,把玩具收到玩具箱里,整洁有序的环境有助于你更好地学习和休息。”
4、可理解性要求:言说者所说的话是能够让听者理解的。例如:“这一次我们一起来整理房间,我们一起将书放回到书架上,将玩具收到玩具箱里,下次你用完之后也要这样做哦。”
通过这样的沟通和表达,家长与孩子不仅能够实现有效沟通,还能以积极、合作的方式引导孩子参与家务活动,培养孩子的责任感和自理能力,同时,也能间接地言传身教如何有效沟通。这样的沟通和表达有助于建立和谐的亲子关系,为孩子的健康成长奠定良好的基础。
从马克思和恩格斯以及哈贝马斯的观点可以看出,马克斯和恩格斯注重社会实践,哈贝马斯注重合理、有效沟通。
五、结语
每一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存在,西方哲学经典中的智慧有助于帮助我们更好地学习如何培养孩子,从容淡定地陪伴孩子,积极有效地引导和支持孩子的发展,帮助孩子成长为最好的自己。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