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灵的朝圣——记八角亭中学2024年秋游

政务   2024-12-08 13:15   湖北  

心灵的朝圣




记八角亭中学2024年秋游




   【编者按】 山河秋,冬日暖。为丰富教职工的业余文化生活,增进交流、提升团队凝聚力和促进身心健康,增强对学校的归属感,提升教职工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学校工会积极组织本次秋游活动。

     踏入这片古老的土地,仿佛穿越了时空的隧道,回到了那个遥远的年代。

     石碾、推砻、纺车、碾槽、榨坊等数十种古老的农具,至今仍静静地陈列在村庄的角落,见证着先辈们辛勤劳作的岁月。






     惊奇,甚是仰慕。这些农具,是农耕文明的活化石,它们承载着先辈们的智慧和汗水,也让我们真切的感受到了那个时代人们对土地的敬畏。
     白泉河宛如一条碧绿的丝带,蜿蜒穿过村落,河水清澈见底,潺潺流淌,诉说着千年不变的柔情。河上的石墩,连接成线,石墩之下,浪花追嬉而去,石墩之上,一群女子的欢笑声和靓丽倩影,给白泉河增添了几分温柔和妩媚。






      踏上白泉河的竹筏,宛如踏入了一幅流动的江南水乡图卷。船身微微晃动,似是在与河水轻声寒暄。河水清澈如镜,天空与两岸的秋色皆俯身其中,随波荡漾。船上的欢声笑语,惊扰了水底沉睡的水草,它们曼妙地摇曳身姿,似在与我们打着招呼,甚是有趣。





     河上的砖木廊桥,是刘家桥的灵魂所在。它横跨河面,拱形独孔,垒石而成,造型奇巧,风姿绰约。桥上的廊亭,青瓦盖顶,花格拦护,外圆内方,历经风雨洗礼,依然屹立不倒。木雕内梁,古朴典雅,飞龙彩凤,栩栩如生。太极两仪、周易八卦排列有序,阴阳五行相互交融,蕴含着无尽的文化奥秘。






     沿着河岸漫步,古民居错落有致地分布在两旁。房厢相接,廊道通达,迂回曲折,虽历经沧桑,却依然能看出当年的繁华与精致。当初刘邦的弟弟刘交被封为“彭城王”,是这里的封王始祖。刘家桥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明代崇祯三年,已经有八十一代人聚居在这里,历经了四百年的风雨,依然保留着明清古庄园的建筑风格。






     站在廊桥上,凭栏远眺,刘家桥宛如一幅隐匿于岁月深处的古朴画卷,静静铺展在山水之间,散发着独特而迷人的文化韵味。
     距刘家桥不远,坐车大约40分钟,我们便来到隐水洞。如果说,刘家桥是农耕文化的活化石,那么隐水洞便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初临洞口,清风徐拂,凉意沁心,仿若洞灵轻语相迎。抬眼望,山峦葱郁,洞口如同巨兽之口,吞吐着岁月的幽秘。“隐水洞”三字,镌刻于崖壁,古朴苍劲,似无声诉说着往昔的悠长故事。
     踏入洞中,仿佛踏入另一个世界。耳畔唯闻水滴轻落,似珠落玉盘,在空阔的幽暗中回荡,空灵而澄澈。石道蜿蜒,借昏黄灯光缓行,目之所及,尽是大自然的天工造化。






     洞壁钟乳石,或如利剑倒悬,寒光凛凛;或似琼花绽放,婀娜多姿;或像祥兽静卧,憨态可掬。“玉柱擎天”,那石柱高大巍峨,直抵洞顶,仿若撑起苍穹的脊梁,周身石纹如岁月的涟漪,荡漾着时光的纹路;“仙人田”里,层层叠叠的石埂与清浅的“水洼”交错,恰似仙人躬耕的陇亩,让我们孕育着无尽的遐想。






     行于洞中暗河之畔,河水幽碧,深不见底,轻舟数叶,静泊待发。登船缓行,水波轻漾,光影摇曳,洞顶的石乳倒映水中,如梦如幻。此时,只觉己身与这方天地融为一体,尘世的纷扰尽皆消散,唯留内心的澄澈与安宁。
     弃舟登车,继续在洞中穿梭。洞中的道路,或狭窄崎岖,让人紧张;或宽敞开阔,令人豁然开朗。沿途的石笋、石柱林立,它们形态各异,有的独自挺立,宛如一位智者在沉思;有的相互簇拥,好似一群仙人在聚会。在灯光的变幻下,它们时而金黄璀璨,如沐浴在朝阳之下;时而幽蓝深邃,似沉浸在静谧的夜空之中,色彩斑斓,令人目不暇接。






     洞中的每一寸空间,皆似一部史书,镌刻着岁月的沧桑变迁。那钟乳石的生长,需历经千秋万载,水滴的不懈雕琢,方有如今的奇观。在这幽暗中,我们似能听见时光的足音,那是大地的心跳,沉稳而悠长,诉说着自然的伟力与生命的坚韧。
     穿过九道关,出得洞来,阳光洒落,仿若隔世重生。回望洞口,那隐匿着无数奇景的隐水洞,依旧静守着大地的秘密。




     其实,无论是人文,还是自然,只要有朝圣的心灵,便可以在这纷繁复杂的世界之外,找到纯粹而美好的存在。这些,值得我们去敬畏、去珍惜、去守护,去领悟生命的深邃与不息。

扫码关注我们




编辑:毛少龙

初审:徐绍取

终审:沈遇春

       鄢  洁










黄梅县八角亭中学
欢迎关注黄梅县八角亭中学。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