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音频关注节目吧!
在当今复杂多变的经济环境中,妇女在金融领域的角色愈发重要,但与此同时,各类金融骗局也如影随形。妇女能否有效识别金融骗局并维护自身权益,不仅关乎个人财产安全,更对整个家庭的稳定与幸福有着深远影响。
郭文丽
中国妇女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云南星震律师事务所合伙人
女性经济状况
近年来,我国女性在经济领域取得了显著进展。从收入水平来看,2023年女性平均薪酬达到8689元/月,且5年来涨幅近20%,男女薪酬差距持续缩小。就业方面,全社会就业人员中女性比重稳定在四成以上,2022年全国女性就业人员达3.2亿人,占比43.2%,新经济、新业态也为女性提供了更多机遇。然而,这种经济地位的提升也伴随着挑战。随着女性更多地参与金融活动,成为家庭经济决策的关键人物,她们也更容易成为金融诈骗分子的目标。一旦陷入骗局,可能导致家庭财产遭受重创,因此,提高女性金融防骗意识刻不容缓。
常见金融骗局解析
(一)基金骗局
2024年以来,众多基金公司发布金融诈骗风险提示。如大成基金曾通报有不法分子冒用其名义,设立仿冒APP和网站诱导投资者充值、退费诈骗。常见形式包括假冒客服热线套取个人信息、假冒网站和APP编造高回报投资诱骗充值转账、假冒基金经理或员工诱导加入非法投资群等。例如王女士就因轻信陌生人分享的“稳赚不赔”基金投资项目,被看似正规的APP迷惑,先尝小额返利甜头后加大投资,最终因账户资金被冻结需多次充值而被骗5万元。
(二)网络金融诈骗
1. 网贷骗局:常以收到网贷短信或“银行工作人员”来电称可修复征信为诱饵,诱导下载“未知名”链接的贷款软件,然后以银行卡账号错误需交保证金解冻等理由骗钱。如2024年1月4日一女子下载“微粒贷”APP贷款,因“客服”称账号冻结交近3万元保证金后才意识到被骗。
2. 金融产品骗局:像杨某燕参与SBO虚拟币投资,经朋友介绍投入资金,虽前期有收益提现,但最终项目失败,投资款和收益无法提现。法院判定虚拟货币投资不受法律保护,因其扰乱经济金融秩序,杨某燕因盲目投资自行承担损失。
3. 刷单好评骗局:先以小额返利吸引,如2024年3月15日一男子在某平台看到刷单返利兼职,下载“**信息”APP后先获利100余元,后被诱导大额转账投注,最终被骗3万余元。
4. “拼团返利”诈骗:以恋爱交友等方式诱导下载APP或点击网址参与拼团返利,先给小额返利获取信任,后以充值助力返利但提现需交保证金等理由行骗。2024 年5月6日一男子因此被诈骗24万余元。
5. 投资理财遭诈骗:骗子常以交友为幌子,诱导下载特定聊天软件,再推荐投资理财网站,如2024年1月6日一女子被自称军人的网友诱导进入“鲁证期货”网站购买期货,充值12万余元后无法提现而被骗。
(三)新型诈骗手法
1. 恶意应用程式:模仿热门钱包或游戏应用诱导下载,用户安装后转账资金实际进入诈骗者地址。下载时务必从官方或可靠来源获取,且常用设备勿轻易下载可疑软件。
2. 项目方Rug Pull:发行加密货币门槛低,许多项目方短期收集资金后卷款潜逃。如鱿鱼币借热门影集爆红后官方砸盘,大量投资者资金受损。
3. 假交易所或钱包:币圈众多小型交易平台真假难辨,假冒的目的是骗取用户加密货币或私钥,其外观和功能与真实平台相似。
4. 庞氏骗局:以高额回报吸引投资者,用新投资者资金支付早期回报,营造成功假象,一旦新资金不足就会崩溃。
5. 零U投毒攻击:黑客监控正常转账交易,生成与转账对象相近地址并发送零U转账,使粗心用户下次转账时误选错误地址而被骗。
面对日益翻新的诈骗手法,妇女可从以下方面应对:
(一)防范原则
牢记“三不一要”。不轻信来历不明的电话、短信、微信和QQ好友申请等,不轻易拉陌生人入群;不透露个人身份、家庭和金融账户信息,有疑问向亲友核实;不轻易向陌生人汇款转账,转账前务必再三核实。一旦发现被骗,要及时向公安机关报案,并提供骗子账号、联系方式等详细信息。
(二)提高维权意识与途径
1. 信息查询:利用中国理财网、中国证监会资本市场电子化信息披露平台、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信息公示页面等官方渠道查询金融产品信息,深入了解投资项目和公司背景,避免盲目跟风和贪图高收益。
2. 个人信息保护:增强自我保护意识,不随意透露身份证号、银行卡号等重要个人信息,防止被不法分子利用。
3. 遭遇诈骗后的应对:立即向公安机关报案并留存好凭证,同时及时联系相关金融机构冻结账户,减少损失。妇女合法权益受侵害时,可依法要求有关部门处理,或申请调解、仲裁、向人民法院起诉。符合条件的妇女可获得当地法律援助机构或司法机关的帮助,妇女联合会等组织也会维护被侵害妇女的权益,协助查处相关案件。
识别金融骗局,维护自身权益,不仅是为了自己,更是为了家庭的幸福与安宁。让我们携手共进,守护好自己和家庭的财富。
来源:大理融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