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分?韩国人又出“世界第一”了!厨神版“鱿鱼游戏”,网友刷屏:没想到是中餐赢麻了!

乐活   文化   2024-11-25 06:28   湖南  

韩国综艺,还是太超前了!


网飞推出的新综艺《黑白厨师》


一档做菜节目,却连续两周霸榜网飞收视“全球第一”


料理之外,笑点密集,赛制地狱,人性升华,


引发观众对文化、阶层的多维度探讨。



关键是,这一次,“偷国”没偷,


大大方方承认本国美食的贫瘠,


和全球菜系手拉手,来了场文化大交流。



厨房版《鱿鱼游戏》?

节目共邀请100位厨师,但有趣的是——


厨师们按阶层,被分为"黑汤匙"和"白汤匙"



这一划分形式,来源于韩国社会流行的“2030汤匙阶级论”


有钱家庭的孩子,是"金汤匙";没钱家庭的孩子,是"泥汤匙"。


节目中的黑白汤匙同理,


20位“白汤匙”接受过精英训练,代表行业顶尖水平,高高在上。


80位“黑汤匙”来自民间,渴望冲破阶层,名扬四方。



“黑汤匙”大多来自不知名餐厅,更有不少“编外”人士,


包括食堂的阿姨,油管的美食博主,入行没多久的学徒,


甚至是,靠着漫画自学成才的爱好者。



这些顶着代号参加节目的草根厨师,想转正,一条路——


打败上层的“白汤匙”。



魔鬼的节目组,设立了一套地狱级赛制,


充满张力的玩法,观众看得过瘾,却令厨师们数次站在崩溃的边缘。


#黑汤匙的选拔

针对80位黑汤匙,节目组一开始就来了场“摸底考试”。


厨师们不论方法,不论食材,100分钟内做出自己的最棒的料理即可。


仅有20个晋级名额,晋级后方能坐上主桌,也就有了和“白汤匙”正面对决的机会。


竞争很激烈,名额很有限,当然,过程也很抓马。



代号「被低估的花美男」厨师,因为参加恋综,高颜值出圈,

但他始终认为,人们因为他的颜值而低估了他的厨艺。


都说越简单的料理,越考验厨师功力,


于是,他花了一个多小时,反复折腾一块肉。


外行人看热闹,过程很华丽,厨师很养眼,


但到了专业评委口中,评价一针见血:


“烤得不好,淘汰。”



还有代号「全州拌饭大王」的厨师,身穿华服,噱头十足,


他自称,他做的拌饭是全世界独一份,


还给自己的拌饭设计了logo,并申请专利。


要不说"输人不能输阵"呢,瞧这架势,确实很有说服力。



就连拌饭过程都仪式感十足,恨不得吹拉弹唱全上场,


一旁看台上的白汤匙们,也情不自禁为他鼓掌,


评委期待满满,猛塞了一大口——


哦莫,咸麻了。


#1v1黑白大战
经过第一轮的精挑细选,第二轮黑白汤匙正面对决。

胜者留,败者去,黑与白一对一,本轮淘汰率为50%。


考题说简单也很简单,组成对手的两人,从节目组准备的20台冰箱中盲选一台。



里面放置的食材可能是整个猪头,


也可能是一碗陈年泡菜。


这一轮,既考验厨师的临场反应能力,也对厨师的食材了解度有很高要求。



比赛开始后,接连几局都是白汤匙胜出,


节目似乎反复验证了一个道理:


草根终究不可能跨越阶层,打败上位者。


当然,也有惊喜。



韩国中餐烹饪协会会长吕敬来vs「外卖料理员」,


一边是从业30年的行业大师,现场不少人以他为榜样,


另一边是无名小卒,凭着热爱在料理行业跌跌撞撞,


他们需要利用牛尾这一食材,呈现不同的美味。



二人分别采用了豆瓣辣酱和酱油浓汤的调味法,


最终,外卖员胜出。


他制作的牛尾,更为鲜甜,调味也更融合,


而这一制作方法,是他研究了三四个小时才得出的成果。


这一局,成功敲响了黑白厨师之间的阶级斗争。



#食材库房
第三轮,节目组准备了两个巨大的食材库房,

里面分别是鲜活的海鲜,和整块的肉类。


厨师们根据所擅长的,自行选择库房,


黑白汤匙依然是两个阵营,不同阵营又分成肉类组和海鲜组,


小组为战,进行团队赛。



难点也很直观,所有的食材未经加工,厨师需自行处理。


这对部分习惯了助手帮忙的白汤匙来说,如揭老底般尴尬。



评委也不同于以往,是100位大众评审,


也就是说,厨师要在200分钟内,组团完成100份料理的准备,


体力,团队凝聚力,料理实力,缺一不可。



这一轮,很快就放大了黑白汤匙们各自的弊端以及优势。


白汤匙们习惯了各自领导,进入团队后意见难统一,


从主菜吵到凉菜,就连处理食材也透着一股支离破碎的味道。



团队协作度高一筹的黑汤匙们,则在味道上屡屡失策,


一会儿太咸,一会儿太淡,难下定论。



但令象君惊讶的是,


这一轮出现了不少融合中式烹饪的创意料理,


例如青椒肉丝,四川酱汁,红烧肉等,


属实见证了一场中韩美食大交融的盛况。


至于结果嘛,大家去看节目就知道啦。



#便利商店大杂烩

第四轮,可以说在节目播出后,引发了爆炸性的热度。


节目组把便利店搬进了演播厅,


厨师们本轮料理所用食材,均从便利店的半成品食物、零食中挑选。



别说,观众看得茫然,厨师也傻眼:


“我只想在里面煮碗拉面”。



这时候,一个隐藏“王者”出现了。


黑汤匙中的「那不勒斯美味黑手党」,忠实的便利店光顾者,


当其他厨师忙着抢食材时,他独自坐在冰柜前,打开一包零食,


脑海中盘算着,大多数选手会利用泡面等素食,制作辣味汤饭,


那么,他就要做个解辣的甜品——栗子提拉米苏。



他将袋装的素食栗子,加入奶酪,打成奶油栗子泥,


消化饼干浸泡后,作为基底,


没有新鲜的奶油,就用奶油面包里掏出来用,


至于坚果碎,盒装酸奶里多的是,用平底锅炒一炒,更能激发香味,


别说,象君隔着屏幕,已经馋了!



这道简易版提拉米苏,成功颠覆众人对便利店食物的认知。


没有高级的食材,完全现取现用,


他就像在速食的世界里,找到了打怪升级的通关密码,


看看评委品尝的模样,笑得合不拢嘴,一口接一口。



你看,这就是美食的力量,


享受料理的人,总能找到创新之法,无论身处什么样的境地。



#无限料理地狱

在经过便利商店、营业额对决等一轮轮比赛后,


难度一步步升级。


仅剩8人的情况下,地狱级难度的“豆腐大战”,终于来了。



厨师们要每隔30分钟,完成一道豆腐为原材料的料理,共计六轮,


评委一轮轮不停歇地进行平常,并逐一淘汰,


最后的2位胜出者,进入决赛。


面对单调的食材,和高强度的体力战,这一轮难度高到令人想当场出逃!



也是在这一轮,大家看到了实力者一骑绝尘的实力。


当其他厨师围着豆腐团团转,抓心挠肝也想不出过于创新的料理时,


美籍韩裔厨师爱德华·李,凭借自己对豆腐有限的了解,做了个豆腐宴。



或是将豆腐看作芝士,抹上辣酱,盘上意面;


或是将豆腐看成三文鱼,油炸后,淋上有鸡油的酱汁。


他游走于各国菜式之间,完全依靠厨师的本能,


将眼前的豆腐延展成其他口感近似的食材,然后不断变化料理方式。



在评委品尝了十几道豆腐料理后,感到压力倍增时,


他的创意豆腐,令评委眼前一亮,味蕾大动,


他确确实实地让观众看到,


单调的食材,在多样的文化背景下,也能重新焕发生机。





街边小店vs米其林


看到这,大家应该能感受到,


节目早已跳出了传统料理节目的炫技,


而是将重点放在了——


厨师间阶级的差异和冲突。



随着现代社会对品质的追求,人们选择餐厅,也多被餐厅星级、装修、氛围等因素左右,


因此,节目不断追问——


料理的成功,多发生于平民厨师中,还是接受过高级训练的名厨?



黑白厨师间,虽有一道无形的界限,


节目组却将他们放入一个赛场,进行斗争,


无论你来自街头小店,还是米其林餐厅,


来到这里,凭本事说话。


这种跨阶层的斗争,就像星爷食神PK一般,令人热血沸腾。



节目组还设置了“盲测”的形式,让两位评委蒙着眼睛尝菜,


这与当下韩国政府推行的“盲聘”制度呼应,


不以性别、年龄、学历、出身地、外貌等因素,来挑选公务人员,


只唯综合实力论。



两位评委在蒙着眼睛的情况下,不知道菜是谁做的,更看不到菜的品相,


评判的标准变得单一,即味道。


这一刻,出身、阶层、地位被忽略不计,


好吃,就是制胜法宝。



还记得前面提到的黑汤匙「撕漫男」吗?凭借漫画,自学成才。


比赛中,他现场撕了两页漫画,


分别是《炒翻天》里的春卷,《美食大挑战》里的东坡肉。



看似很无厘头,就连现场选手都替他捏把汗,


但东坡肉软烂入味,征服评委,


成功晋级前20强。



当然,最具有代表性的,还是比赛的总冠军「那不勒斯美味黑手党」。


无论是便利店环节的“提拉米苏”,还是决赛中的“曾祖母的辛奇蟹汤意大利面”,


他像极了小说中的隐藏版民间高手,一炮打响,便令观众热血沸腾。



平凡的出身,就不能扬帆远航,抵达梦想的圣地?


未必。


这档综艺证明,用心制作的料理,不炫技,不高级,也能直触人心。



说回来,韩国办这样一档料理类综艺,


被嘲讽最多的就是——


美食这么匮乏,也好意思搞厨王争霸?


毕竟,韩国的泡菜、拉面、炒年糕三件套,是出了名的韩系名菜,


除此之外,少有听闻。



但这档节目打从开播,就没避着本国美食文化薄弱的短板,


节目的评委也说了:


“先要有开放的心态,才能享用美食。”



可以说,节目中出现最多的就是中餐,


既能看到厨师挥着中式菜刀片鱼肉,


酸菜鱼汤、松鼠桂鱼.....轮番登场。


又能看到厨师用整个餐盘拔丝的壮举,


最终完成一道,拔丝猪肉丸。



中式料理的魔力,征服全场,


就连同场比赛的选手,都忘了手头忙活的事,

忍不住停下来,看上几眼。



看到这,节目的意义也不断升华。


来到这里的厨师,不只是为了奖金和名誉一决高下,


所有的比赛,以文化交流为终点,才能散发出人性的高光。



味蕾是感性的东西,


好的料理,不是炫技,它包含了厨师的感情和心情,


让食物变得更美味,不只需要日复一日的训练,还有人生的历练,


想起《中华小当家》里的台词:


“料理的追求是什么?料理就是为了给人们带来幸福。”


此刻,节目追问的那个问题,也有了答案——


料理的成功,不在于厨师所来自的阶层,而在于食客吃到嘴里的感受,和脸上露出的笑容。


图源网络

- END -

 欢迎将文章分享到朋友圈 
 每天早上6:30不见不散 

喜欢请分享,满意点个赞,最后点「在看」

普象工业设计小站
200万.设计爱好者共同关注。每天早上6:30第一份设计早餐。(商务合作,请添加vx:haozi44)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