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存之镜的映现与深观——评纪录片《守护中华水塔》

政务   2024-11-12 10:51   青海  

◇刘大伟

纪录片是“社会和人类生存之镜”,经由这面镜子,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人类生存的诸多镜像,不同的镜像为我们提供了认知世界和自我的多种方法和视角。纪录片《守护中华水塔》无疑是一部站在生态文明与绿色发展维度,真实记录三江源地区被赋予“中华水塔”和“生命之源”的镜像构成要素,并以普通人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为切入点,讲述了生活在这一区域的人们尊重生命、守护河源的生态意识与自然之举。

纪录片共分“安·热土”“灼·风华”和“向·未来”三集,主题非常清晰,拍摄方法多样,对人与自然关系的理解与表达极为准确。单就分集的命名方式而言,这部片子的特点是厚重与灵动并举——标题中分隔符的使用,使得“安于热土”“灼灼风华”“走向未来”这些原本严肃的话题带有了一定的灵动感,实际上这也是片子侧重于年轻观众视角的考量,客观上具有了明显的引导意图——吸引年轻人走近和了解三江源,进而帮助他们理解守护的意义所在。

因为有了引导观众的意图,《守护中华水塔》无疑强调了作为拍片初衷之一的宣教美学,然而值得肯定的是它同时也强调了整体上的纪实美学——通过长镜头、自然光、同期声等视听元素的完美搭配,突出了记录对象的真实性与当下性。譬如第一集中海晏县达玉村村民尖木措救助并放归普氏原羚“小沙漠”的故事;海晏县克土治沙管护站管理员华什才和他的妻子的治沙日常;玉树三江源生态法庭审判长扎西及其团队在草原上开展巡回审判、送法到家的事迹;玉树环保组织帕卓巴合作社的达吉和她的社友们一边做环保工作,一边研发环保手工艺品的故事。这些事迹或案例叙事性强,观众能够随同镜头走进他们不熟悉的某个领域,并真切感受到这些普通劳动者在守望中华水塔的整体语境中承担着各自的任务,默默奉献着自己的青春。这种如临其境的镜头叙事和文本呈现颇具生活的真实感和艺术的审美性。也就是说,观众能够自觉沉浸其中,感知到这些守护者的真诚和不易,并愿意相信这些镜头的表达都是真实的。

这种真实感和美感的获得,实际上牵扯到纪录片的文本因素。首先看《守护中华水塔》的图像要素,大远景、中景、全景和特写的自如切换与合理使用,使得片子的画面叙事张弛有度,有效地支撑了主题的表达,同时兼顾了观众的审美期待。譬如片头在呈现昆仑山、江河源这两个代表中华文明符号的远景时,依次呈现冰川、彩陶、牦牛、丹顶鹤、旱獭、蝴蝶、藏羚羊等文化与生命元素,随着镜头中的人物走向大山、深入密林,观众很快对三江源生命共同体这一核心主题有了一个整体的理解。

再说解说词。这部片子的解说词干净、洗练、精准,在有效表达主题的同时,彰显出审美层面上的概括力与诗性。如:“他们遍访原野,对话生灵,穿行云海,追溯时光。山高水阔,拦不住追寻的脚步;道阻且长,不动摇目标与理想。因为他们始终相信,万里之途,起于跬步,心有所期,行则将至。”毫不夸张地讲,这样的解说词完全可以当作诗歌来欣赏,纪录片能够吸引到众多观众,解说词的精彩功不可没,撰稿人的功力由此可见一斑。

再谈谈纪录片的同期声制作。毋庸置疑,人物同期声最能体现纪录片的纪实美学。如气象工程师张茂在谈到飞机人工增雨作业时强调,飞机必须要在云内进行催化,但是在云内飞行时,飞机肯定会出现一些预想不到的状况,这对人工增雨作业增加了很大难度。由此观众也明白了春季的第一场雨之于三江源头的重要性,三江源的水流之于全国生态的意义所在,与此同时,也能理解自然与人工之间的“有效沟通”又是多么不易。黄南藏族自治州麦秀林场的森林医生于春梅在医治病害时说的那段话,专业而平实,令人难忘:“其实人家这些生物,本来就是在大自然里生活的,所以我们就是控制它,控制到一定程度就行了,慢慢地形成一种平衡的状态。而不是一味地用‘害虫’去定义它、敌视它。”看到这里,作为观众的我被深深震撼了,原来所谓害虫和益虫,不是轻易去定义的,如同生活中的我们,怎敢轻易界定谁是好人谁是坏人?在环境同期声和音乐同期声方面,这部纪录片处理得相当巧妙。譬如,当镜头聚焦到河流源头时,观众能听到水滴掉落和溪流潺潺的声音,镜头转向高山草场和大河奔流的场景时,选择的音乐舒缓而悠长,而在表达三江源守护者为这片高天厚土奉献青春这个主题时,背景音乐则显得高亢激昂。

就我有限的观影经验来说,纪录片《守护中华水塔》在画面叙事、文本呈现和剪辑制作方面下足了功夫,也有一点瑕疵可以商榷——在表达历史、自然与人类的关系时,镜头之间的逻辑感不是很强;个别人物故事的选取与“守望中华水塔”这一主题的关联不是特别紧密。如果将上述细节处理得再缜密一些的话,片子的整体效果可能会更好。

来源:西海都市报

图文编辑:青海省广播电视局信息中心

如有侵权,请联系小编删除

青海广电
青海省广播电视局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