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建研院2024年度科技进步奖二等奖评选公布

楼市   2024-07-16 14:07   北京  

近期,中国建研院公布2024年度公司科技进步奖评审结果,共有26项获奖,其中一等奖6项,二等奖20项,以下为二等奖获奖项目详细介绍。



白色清水高性能混凝土研究与应用



获奖单位:中建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项目内容:本项目围绕白色清水混凝土绿色低碳和高性能化发展理念,立足于解决行业共性技术瓶颈,不断进行理论和技术创新,开展了大量白色清水高性能混凝土的试验研究,揭示了白色清水混凝土组成、结构与性能特征的内在关系;提出了满足工程要求的白色清水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新方法;阐明了超细碳酸钙粉在白色清水混凝土中的作用机理,形成了白色混凝土外观提升技术;发明了一种白色混凝土自清洁技术,解决了白色混凝土白度不易长期保持的难题;编制了首部国内外关于白色混凝土应用的标准,建立了以满足服役性能、适应复杂环境、固废高效利用,涵盖设计、材料、施工、验收等环节的白色清水高性能混凝土标准体系,实现了白色清水高性能混凝土的重大工程创新应用。



绿色宜居村镇基础设施配建技术体系研究



获奖单位:天津分院

项目内容:本项目为“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围绕我国村镇基础设施建设需求,结合村镇动态及差异化发展特征,创建了基于开放共享模型的绿色宜居村镇基础设施三级配建标准,并配套开发了基础设施配建技术信息服务管理平台。项目综合分析村镇能源和水资源本底条件、经济条件和居民需求,分别建立了能源和水资源分区及技术适应性评价体系,构建了与分区特征相匹配的村镇能源和水资源基础设施建设建议和技术清单,转变村镇传统能源和水资源利用方式。项目引入村民、企业等多元主体,针对不同村镇类型分别提出了非营利基础设施、营利基础设施和非营利与营利基础设施一体化建设等多种投融资建设模式。课题成果为绿色宜居村镇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了标准指引和技术支撑,部分成果被国务院国资委、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建设智库专报采纳,助力乡村振兴和农村人居环境改善



海南环岛旅游公路驿站建设技术体系研究与示范



获奖单位:热带建筑科学研究院(海南)有限公司

项目内容:本项目对标国际地区旅游公路驿站的发展趋势及建筑领域的先进理念,从绿色、健康、智慧、人文、低碳等建筑领域建设理念,构建海南环岛旅游公路驿站的建设技术体系与指标体系,指导地域特色鲜明、自然人文协调的环岛旅游公路驿站建设,达到“高”工业化水平、“高”绿色等级、“高”健康性能、“高”智慧应用、“高”人文理念、“低”碳排放等“五高一低”的海南特色、国际领先、经典传承的建设目标。项目研究形成海南环岛旅游公路驿站建设技术体系与建设导则,为海南环岛旅游公路驿站建设提供技术支撑与标准依据,并在公路驿站建设中推广应用,从而提高驿站项目的综合性能,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同时,营造健康、舒适、人性化、智慧化、特色化的旅游氛围,满足国内外旅游人群对旅游公路驿站的使用需求,打造国际领先的旅游公路驿站,推动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



复杂工况下超长大直径桩基服役性能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



获奖单位:建研地基基础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项目内容:本项目针对大直径超长桩在复杂工况多重荷载水平作用下,承载变形特性与一般水平荷载作用下的中短桩的差异性,从理论机理、设计施工方法、检测评估三个方面出发,通过大量室内和现场试验、理论分析、数值仿真和工程实践,针对大直径超长桩服役性能展开深入研究,获取控制基承载变形设计理论与关键技术,研究成果可应用于复杂工况下不同工作使命的桩基控制变形设计、施工、检(监测)等多个维度,确保实现建(构)筑全寿命期正常使用和安全运行,从而服务国家经济建设和“双碳”战略目标。项目取得多项创新成果,完成论文37篇(高水平SCI/EI 16篇),授权国家专利25项,软件著作权1项,编制沉降控制计算软件1套,编制标准5部,其中变刚度调平设计细则和基于侧阻概化的沉降计算方法已列入桩基规范的修订内容。



预制节段混凝土胶接缝的耐久性关键技术研究



获奖单位:建研院检测中心有限公司

项目内容:本项目针对预制节段拼装用环氧胶粘剂及胶接缝在不同老化条件下的耐久性进行研究,探究了酸、碱等7种不同老化环境对拼接胶及胶接缝长期性能的影响规律,得出了拼接胶力学性能和结构特征参数与老化条件之间的关系曲线。项目通过对老化机理的研究,提出了多因素耦合作用下胶体相对强度随老化时间的拟合曲线和数学公式,建立了拼接胶力学性能剩余年限的评估方法,推定了拼接胶在典型服役环境下性能劣化的机理;研究了预制构件界面质量对胶接缝构件粘接质量的影响及胶接缝构件经碱、湿热等环境老化后力学性能的变化规律。项目成果填补了国内空白,可指导工程实践,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和推广前景,有助于推动我国预制节段胶拼技术的蓬勃发展。



混凝土结合面检测与验收评价技术研究



获奖单位:建研院检测中心有限公司

项目内容:本项目针对混凝土结合面检测与验收评价的关键技术问题,提出了可操作性强、精确性高的结合面粗糙度检测技术和科学合理的评价方法。项目基于大量系统的理论和试验研究,阐明了结合面劈裂抗拉性能、抗剪性能、叠合梁受力性能和叠合板受力性能与结合面处理工艺、混凝土强度、抗剪钢筋设置之间的内在关系;改进了叠合构件承载力计算理论模型与计算公式;提出了基于3D激光扫描技术、统计学原理和分形原理的混凝土结合面粗糙度量化评价方法;实现了对混凝土结合面粗糙度科学、高效、准确的评价。项目成果为解决混凝土叠合构件的工程质量现场检验及工厂大规模化生产的质量验收提供了先进技术



公共建筑高效节能集成关键技术研究



获奖单位:建科环能科技有限公司

项目内容:本项目属于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和新型节能技术领域,源于“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项目建立了公共建筑全过程高效节能技术体系,提升可再生能源利用比例,提高整体能源利用效率,为公共建筑节能和低碳目标的实现提供技术支撑,获得专利5项、软件著作权11项,发表学术论文36篇。项目绘制了覆盖的被动式能源适宜性分布图,为规划决策者和设计者提供能源规划配置的科学指导,具有重要应用价值;建立了多能源系统设计优化配置方法,编制了国内第一部技术标准,实现了方法创新;编制了国内第一部调适技术标准,实现了系统的动态调适和持续调适,推动了我国建筑节能从设计节能向运行节能转变,引领公共建筑机电系统调适技术的升级,填补了国内空白。



太阳能供热制冷系统能效提升与能源协同关键技术研究



获奖单位:建科环能科技有限公司

项目内容:本项目属于国际科技创新合作重点专项,项目组结合国际能源署太阳能供热制冷委员会(IEA SHC TCP)最新研究进展,从应用领域、系统规模、能源形式三个方面拓展太阳能供热制冷技术的应用场景,推动行业转型升级。项目针对太阳能多能协同,得出不同气候区建筑光伏、光热供热制冷系统供能潜力指标,开发建筑太阳能供能系统优化设计工具,指导中国建研院光电建筑设计建设并实现零碳运行。项目组主编完成国际标准ISO 24194:2022,牵头立项IEA SHC研究项目“面向2030的太阳能热水系统”,支撑IEA SHC Task 65、68等研究任务开展,促进我国技术的国际化推广应用,进一步提高了我国在IEA、ISO等国际组织的影响力。



建筑工程成型钢筋智能化加工与配送关键技术及装备



获奖单位:北京建筑机械化研究院有限公司

项目内容:本项目基于高效预制和现场工业化建造的需求,以钢筋骨架为基本施工单元,研究采用工厂加工、现场对接的施工模式。项目对典型钢筋骨架的设计、加工、配送、安装及信息化管理等技术进行研究,首创的一种四边形与八角形组合螺旋箍筋钢筋骨架,可代替传统井字复合箍筋和菱形复合箍筋,减少人工绑扎量;研发的两套钢筋骨架自动化加工设备,可实现典型梁柱、墙板钢筋骨架高效自动化加工;开发的配送及安装工装系统,可最大限制减小骨架运输变形,保证安装精度,提高安装效率;开发的智能化信息管理系统,实现成型钢筋骨架从设计、生产、配送到安装的智能化管理,形成了一种全新的施工组织模式,可有效提升现浇混凝土结构建筑的工业化建造水平。



装配式建筑绿色建造评价标准



获奖单位:建筑设计院

项目内容:本项目立足于装配式建筑自身特点,以节约资源、保护环境、降低碳排放为核心宗旨,开创性地构建了装配式建筑绿色建造评价的规范体系,填补了装配式建筑绿色性能评价领域的不足,实现了该领域从“0”到“1”的突破,成为国内绿色建造领域的首个技术标准。该标准创新性提出“装配化水平”这一理念,给予从设计到施工的建筑建造全阶段、全面性、系统性集成与优化的衡量方法,此外,为确保指标体系的逻辑性与严谨性,还引入了网络层次分析法,以此科学合理地获取评价指标权重。该标准形成了可切实规范装配式建筑建造工作开展的指导文件,引导装配式建筑向更加绿色、低碳、环保、节能方向发展,目前已在多个标志性工程项目中成功应用并发挥了积极作用。



公共建筑能效提升信息化管理与评估技术研究



获奖单位:建科环能科技有限公司

项目内容:本项目基于公共建筑能源监管信息化不足、节能低碳新技术推广手段有限的现状开展研究,提出了“报表短期数据-监测长期数据”耦合的能效监测方法,建立了“多源异构数据融合”的公共建筑能源管理信息数据库,研发了“公共建筑节能量测量与核查”在线评估系统平台,实现了数千栋公共建筑的能效监测与效果评估,开展了超万人的公共建筑节能技术与市场化机制的宣传培训活动,全面构建起公共建筑能效提升的信息化管理与评估技术体系。项目取得多项创新成果,发表论文10篇,软件著作权3项,编制技术导则5部,专著2部。项目成果已实现规模化应用,经济产值超过1000万元,对于促进全国公共建筑能效水平提升、节能减碳长效发展的意义重大。



基于BIM技术的建筑电气设计软件研究与开发



获奖单位:中建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项目内容:本项目立足于我国自主可控BIM电气设计软件,以实现BIM电气三维建模、二维出图、专业计算、施工图审查等电气专业领域应用为目标,基于国产自主可控BIMBase平台搭建了整套BIM电气数据体系和功能架构,填补了我国自主可控BIM电气三维设计软件的空白。软件在基于dwg图纸自动翻模上首创了线管自动翻模,能够高效一键生成项目中的线管构件,满足模型精细化要求,此技术国内外尚无竞品功能;立足于图模联动技术的建模-出图-计算-施工图审查全流程应用模式,提供正向建筑电气设计和反向翻模管综及报审应用模式,为建筑企业创造多元化价值。



电梯安全与新技术系列标准修订



获奖单位:北京建筑机械化研究院有限公司

项目内容:本项目围绕电梯产品安全加强、技术创新与成果应用推广,修订了《电梯技术条件》《提高在用电梯安全性的规范》等5项国家标准。项目针对现有标准中未涉及到的有关乘坐感受及效率的内容,结合我国国情提出了合理指标,部分填补了国内技术空白,并修订对应试验方法和老旧住宅电梯更新改造验收要求,推动电梯行业绿色节能发展理念;提出了提高在用电梯安全性的规范方法,给出了受现有建筑物限制而不能满足相关安全要求新装电梯的解决方案。该系列国家标准的发布实施将在电梯安全、绿色技术水平提升、老旧电梯更新改造及老旧小区加装电梯等“民生工程”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对推动我国电梯产业优化升级和健康发展将产生深远影响。



ISO/TS 5911《光与照明-建筑照明系统的调适-对ISO/TS 21274的解释说明》



获奖单位:建科环能科技有限公司

项目内容:调适是确保照明系统实现设计要求的重要质量保障手段。ISO/TS 21274:2020针对智能照明系统发展中面临的挑战,首次在照明中引入调试理念,该标准是ISO在智能照明领域的首部国际标准,也是我国在照明应用领域制订的首部国际标准。为了更好指导ISO/TS 21274:2020的实施,ISO/TC 274于2020年7月28日启动ISO/TR 5911的编制工作。目前ISO/TS 21274已转化为欧盟、丹麦等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标准,将有力推动各国专家对照明系统调适理念的理解和认识。此外,ISO/TC 274已计划在ISO/TS 21274复审完成后,启动对该标准的修订工作,并将照明系统调适理念推广到城市照明领域,从而为照明系统高质量建设提供更好技术支撑。



《海南省绿色建筑评价标准(民用建筑篇)》



获奖单位:热带建筑科学研究院(海南)有限公司

项目内容:本项目与《海南省绿色建筑发展条例》相适应,与国家标准《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 50378相协调,因地制宜凸显海南省绿色建筑评价技术内容,充分结合海南省气候、经济、文化特点,编制形成《海南省绿色建筑评价标准(民用建筑篇)》。该标准在协调全文强制国家工程规范前提下,形成如下技术亮点:突出热带岛屿高温、高湿、高氯离子浓度、高日照辐射、高地震烈度设防、多台风暴雨及地震等气候和地域特色,因地制宜凸显了海南省热带绿色建筑技术;延续海南建筑风貌特色,鼓励建筑采用骑楼等形式,同时在创新项的开放性条款中针对海南特点,对绿色建筑的性能标准提出针对性要求;强化绿色建筑全过程监管,提出绿色建筑项目应在立项、规划、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施工、验收不同阶段提供绿色建筑说明专篇,交付时应提供绿色建筑使用说明书;衔接海南省新发布的相关标准政策,在创新项的开放性条款中充分体现新发展理念和新技术。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检测标准》T/CECS 1189-2022



获奖单位:建研院检测中心有限公司

项目内容:装配式建造已成为我国建筑业的改革方向之一。本项目基于装配式建筑连接质量检测难度大、检测标准缺乏的现状,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成果基础上,以关键技术体系为主线,以研制专项技术为原则,针对预制构件及部品、套筒灌浆连接、混凝土结合面连接、浆锚搭接连接、外墙拼缝连接等方面的检测需求,研制了专项技术14项,创建了关键检测技术体系4项,相关技术成果获中国专利优秀奖2项。依据该标准进行检测,无需干扰施工工序,可实现随机抽样、及时发现质量缺陷,大幅提升了检测效率和精度,助力“好房子”建设,自标准颁布实施以来,在长三角、京津冀等地区已累计应用近亿平方米。



公共机构合同能源管理与能效提升应用示范



获奖单位:建科环能科技有限公司

项目内容:本项目是中国建研院牵头的“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政府间国际合作专项。项目提出了基于网络联保的合同能源管理融资模式,创建了公共机构合同能源管理混合模式范本;提出了《公共机构合同能源管理模式推广应用的管理办法》(建议稿);开发了公共机构合同能源管理项目在线平台;完成了公共机构合同能源管理技术应用示范2项,实现了公共机构节能15%以上目标;发表论文12篇,获软件著作权1项。项目国际合作成效较好,建立了较稳定的合作交流平台;示范效果良好,获用户好评,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广阔的应用前景。项目研究成果将为建筑领域节能降碳工作做好技术储备。



水电站大坝闸门井通气孔等关键部位智慧检修运维技术与装备



获奖单位:北京建筑机械化研究院有限公司

项目内容:为解决水电站闸门井、通气孔等重要部位检修难的关键共性问题,本项目以安全、高效及智能化为目标,研制了国内首台套智慧检修运维装备。此装备体积小、工作稳定性高,工作半径可变范围大,可接驳多种类工作平台,适用于水电站多种复杂的检修场景,其中无人值守智慧检修系统,解决了人工检修效率低及容易出现漏检的情况;检修数据存储分析理论及设计软件,可通过分析检修数据划分现场重点检修区域及监控设备运行状态;四绳同步技术、多层缠绕折线槽卷筒结构技术等作业平台升降卷扬机构关键核心技术,解决了工作平台运行过程中容易出现倾斜及卷扬钢丝绳排绳时容易出现乱绳的问题;研发的整机重心调整器,当设备工作平台出现外力斜拉情况时可快速调整整机重心,维持整机稳定性。



《长螺旋钻孔压灌桩技术标准》JGJ/T 419-2018



获奖单位:建研地基基础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项目内容:本项目以规范长螺旋钻孔压灌桩的设计、施工为目的,编制了技术标准,对避免质量事故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完善了具有我国特色的技术标准体系,提出了长螺旋钻孔压灌桩设计原则及施工路线。标准编制成果经住房城乡建设部建筑地基基础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审查通过,总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该技术标准全面提升了长螺旋钻孔压灌桩技术支撑水平,为全国制定相关领域的地方标准及团体标准提供参考。长螺旋钻孔压灌桩具有施工便捷、无泥浆或水泥浆污染、噪音小、效率高、承载力高、成桩质量稳定等优势,在北京及合肥京东方、唐山国丰钢厂等桩基、基坑支护工程中的数千个项目中得到应用。



轨道交通绿色低碳标准体系研究



获奖单位:建科环能科技有限公司

项目内容:本项目采用国内外文献调研、既有轨道交通线路评估的方式,开展能源审计、碳足迹评估工作,开创性提出了“站、场、线”全覆盖的轨道交通绿色低碳技术标准体系;以绿色策划、规划协同设计为指引,涵盖轨道交通的全范围、全专业和全过程,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评价指标、权重,为解决现有国家绿色建筑体系不适用于轨道交通的行业问题奠定了基础。标准编制涵盖设计、运行、检测、评价的绿色低碳标准,包括《绿色轨道交通设计标准》T/CECS 1204-2022、《绿色低碳轨道交通评价标准》T/CECS1236-2023、《城市轨道交通地下车站通风空调制冷系统评价标准》T/CECS 1276-2023。项目研究成果应用于粤港澳大湾区新一轮线网建设过程中,预计降低运行能耗20%以上,并开展了粤港澳大湾区城际线路广州东至花都天贵工程、粤港澳大湾区城际线路芳村至白云机场工程两条广州市重点建设线路的全线绿色低碳评估工作,均获得绿色三星等级。


End


文章供稿:公司科技标准部 朱娟花

可转载,转载需标明图文来源




往期回顾:

1.中国建研院参与项目获202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2.聚焦科技创新 | 中国建研院2023年度科技进步奖特等奖、一等奖评选公布

3.聚焦科技创新 | 中国建研院2023年度科技进步奖二等奖评选公布


中国建筑科学资讯
国内外建筑领域最新科研成果介绍,最新资讯发布等。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