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北京·统考中考真题)2022年4月18日,国家植物园在北京正式揭牌。学校组织大家到那里开展研学活动,活动结束后,你完成了一篇研学日志。老师建议你从书写、语言、结构三个方面检查和修改。
32.你用正楷字书写“国家植物园研学日志”九个字作为标题。
第一部分 国家植物园概述
国家植物园包括南园和北园,是在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南园)和北京植物园(北园)的基础上整合而成的,总规划面积近600公顷。南北两园各有特色,功能互补。南园是按照植物分类来布局的,建有展览温室和专类植物展览区。北园植被茂盛,植物种类烦多,高大的乔木、低矮的灌木错落有致。整个园区既有匠心设计,又有天成之趣。
33.检查文段,你发现了一处书写错误。下列选项中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因为表达的是“两园组合成一个整体”的意思,所以“整合”中有错字。
B.因为表达的是“制订全面、长远计划”的意思,所以“规划”中有错字。
C.因为表达的是“全面安排结构、格局”的意思,所以“布局”中有错字。
D.因为表达的是“园中的植物繁盛多样”的意思,所以“烦多”中有错字。
34.文段的最后一句话摘抄自园区展板,你想弄明白“天成之趣”的意思。查《现代汉语词典》,“天”的主要义项有:①位置在顶部的,凌空架设的;②季节;③天然的,天生的。根据词典释义及文段内容,下列对“天成之趣”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甲】空中景观的奇趣
【乙】四季变换的异趣
【丙】天然生成的妙趣
第二部分 有特点的植物
在国家植物园里能见到很多有特点的植物,我最喜欢其中四种。沙漠玫瑰原本生长在环境恶劣的非洲沙漠地带,它的花朵就像玫瑰一样光彩夺目,“沙漠玫瑰”由此得名。芦荟原本生长在热带干旱地区,它在容易保持土壤湿度的地方扎根生长,为扩大生存范围无所不为。来自南美洲的王莲,翠绿的叶子平铺在水面上,直径可达2.5米,让人叹为观止。牡丹为落叶灌木,花大而艳,花型花色众多,雍容华贵,是我国十大名花之一,有“花王”之称。
35.你检查后发现,下列成语在文段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光彩夺目 B.无所不为 C.叹为观止 D.雍容华贵
第三部分 植物多样性
展览温室里生长着2000多种热带和亚热带植物,标本馆收藏着大量植物标本和化石标本。整个植物园真像一部“植物百科全书”。这次研学活动让我收获很多。我明白了每一种生命都值得尊重的道理,看到了丰富多彩的植物世界,了解了植物的多样性。
36.你发现画线的句子存在问题,对这个句子作出修改。
第四部分 结语
国家植物园的标志,主体由两种植物的叶片图案构成,这两种植物是我国特有的珍稀物种银杏和水杉。这一标志让我感受到植物的美丽、优雅和不朽。植物就像朋友一样与我们朝夕相处,形影不离。________
37.你查到国家植物园的标志还包含着植物保护理念。依据这一理念,你在研学日志的结尾处补充一句话,用上“学习”“探索”“贡献”三个词,向同学们发出倡议。
别偷懒!
做完才能看答案哦~
【答案】32.国家植物园研学日志 33.D 34.丙 35.B 36.我看到了丰富多彩的植物世界,了解了植物的多样性,明白了每一种生命都值得尊重的道理。 37.植物除了可以让我们探索奥秘,学习知识以外,还对净化空气有很大贡献。保护好植物,就是保护我们自己。
【解析】32.本题考查汉字书写。首先要保证书写正确,然后力求书写美观。注意“用正楷字书写”。
33.本题考查字形。
D.根据句子内容可知,此处表达园中植物繁茂多样,故“烦多”改为“繁多”;
故选D。
34.本题考查词义。
由“整个园区既有匠心设计,又有天成之趣”可知,整个园区既能体现人工的精巧,又能体现天然的修饰,结合“天”的第③项解释“天然的,天生的”,故“天成之趣”意为天然生成的妙趣;
故选丙。
35.本题考查成语运用。
A.光彩夺目:色彩鲜明耀人眼目。本处指沙漠玫瑰色彩耀人,符合语境;
B.无所不为:什么事都做得出来,多指恶行。本处指芦荟为了扩大生存范围拼尽全力,不符合语境;
C.叹为观止:赞美所看到的事物好到极点,无与伦比。本处指王莲让人赞叹不已,符合语境;
D.雍容华贵:形容态度文雅从容,庄重大方。本处指牡丹仪态万方,符合语境;
故选B。
36.本题考查病句的辨析与修改。
“我明白了每一种生命都值得尊重的道理,看到了丰富多彩的植物世界,了解了植物的多样性”属语序不当,可把“明白了每一种生命都值得尊重的道理”与“看到了丰富多彩的植物世界,了解了植物的多样性”调换位置。
37.本题考查补写。注意结合“植物保护理念”,用上“学习”“探索”“贡献”三个词。
示例:通过这些天的研学,我们既探索了植物世界的奥秘,学习了科学文化知识,也让我们意识到植物在环境净化中作出的重大贡献。让我们一起保护它们吧!保护它们,就是在保护自己。
词语(成语)的运用(1) | 词语(成语)的运用(2) |
词语(成语)的运用(3) | 词语(成语)的运用(4) |
词语(成语)的运用(5) | 词语(成语)的运用(6) |
词语(成语)的运用(7) | 词语(成语)的运用(8) |
词语(成语)的运用(9) | 词语(成语)的运用(10) |
词语(成语)的运用(11) | 词语(成语)的运用(12) |
词语(成语)的运用(13) | 词语(成语)的运用(14) |
词语(成语)的运用(15) | 词语(成语)的运用(16) |
病句的辨识与修改(1) | 病句的辨识与修改(2) |
病句的辨识与修改(3) | 病句的辨识与修改(4) |
病句的辨识与修改(5) | 病句的辨识与修改(6) |
病句的辨识与修改(7) | 病句的辨识与修改(8) |
病句的辨识与修改(9) | 病句的辨识与修改(10) |
病句的辨识与修改(11) | 病句的辨识与修改(12) |
病句的辨识与修改(13) | 病句的辨识与修改(14) |
病句的辨识与修改(15) |
句子的衔接与排序(1) | 句子的衔接与排序(2) |
句子的衔接与排序(3) | 句子的衔接与排序(4) |
句子的衔接与排序(5) | 句子的衔接与排序(6) |
句子的衔接与排序(7) | 句子的衔接与排序(8) |
句子的衔接与排序(9) | 句子的衔接与排序(10) |
句子的衔接与排序(11) | 句子的衔接与排序(12) |
句子的衔接与排序(13) | 句子的衔接与排序(14) |
句子的衔接与排序(15) | 句子的衔接与排序(16) |
文学文化常识(1) | 文学文化常识(2) |
文学文化常识(3) | 文学文化常识(4) |
文学文化常识(5) | 文学文化常识(6) |
文学文化常识(7) | 文学文化常识(8) |
文学文化常识(9) | 文学文化常识(10) |
文学文化常识(11) | 文学文化常识(12) |
文学文化常识(13) | 文学文化常识(14) |
文学文化常识(15) |
语言表达(1) | 语言表达(2) |
语言表达(3) | 语言表达(4) |
语言表达(5) | 语言表达(6) |
语言表达(7) | 语言表达(8) |
语言表达(9) | 语言表达(10) |
语言表达(11) | 语言表达(12) |
语言表达(13) | 语言表达(14) |
语言表达(15) | 语言表达(16) |
语言表达(17) | 语言表达(18) |
语言表达(19) | 语言表达(20) |
语言表达(21) | 语言表达(22) |
语言表达(23) | 语言表达(24) |
基础知识综合(1-5) | 基础知识综合(6) |
基础知识综合(7-10) | 基础知识综合(11) |
基础知识综合(12-14) | 基础知识综合(15) |
基础知识综合(16) | 基础知识综合(17) |
基础知识综合(18-19) | 基础知识综合(20-22) |
基础知识综合(23-26) | 基础知识综合(27-30) |
基础知识综合(31) |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