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言道:“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人这一辈子,随时可能因伤病面临手术。据统计,每人一生平均手术1 - 1.5次,小到拔牙、脂肪瘤或痣切除、美容整形,大到各类重大手术都包括在内。要手术了,大家心里免不了担忧:手术能成功吗?过程顺利不?
手术和麻醉紧密相关,麻醉前大家也会忐忑:麻醉安全不?会不会损害健康?术中会不会疼?哪怕是拔牙、痔疮切除这类局麻手术,人们也害怕出现术前被告知的意外和风险。其实,手术和麻醉要顺利安全,麻醉前准备极为关键。做好这个准备,是走向康复、保障手术安全的起点,而病人的积极配合又是完善准备的前提。只有准备充分,才能安全度过手术期,恢复健康。来看个病例。68岁的王大伯因“慢性胆囊炎”要手术。手术当天早上他饿极了,吃了包子和稀饭。麻醉前医生询问进食喝水情况,王大伯怕当天做不了手术就隐瞒了。结果,打了麻醉药后王大伯呕吐,呕吐物误吸入肺,因为进食后麻醉药物使肌肉松弛,胃内容物反流,王大伯最终抢救无效死亡。这悲剧就是因为王大伯没和医生说实话,没配合好麻醉前准备。那病人该怎么配合医生做好麻醉前准备呢?住院后,首先要做常规术前辅助检查。一般有血常规、凝血功能、血液生化(肝肾功能、血糖、电解质)和传染性疾病排查;特殊检查有胸片、心电图,老年病人还要做心脏超声和肺功能检查,评估心肺功能能否耐受手术;根据病人有无并存疾病,可能还需做甲状腺功能五项、CT、磁共振、四肢多普勒超声等检查。这些复杂检查是为了全面了解病人情况,保证手术和麻醉安全。检查有异常时,主管医生会处理,直到情况改善。术前检查完成后,主管医生确定手术日期并告知麻醉医生。手术前一天,麻醉医生会到病房访视病人,和病人面对面沟通,全面评估病人全身状况和重要器官功能,评定麻醉和手术耐受力,制定防治措施,确定手术中最佳麻醉方法和管理策略。所以,手术前一天病人和直系亲属要在病房等着,别外出。要是病人不在,麻醉医生无法评估病情,就不能进行麻醉前访视和知情谈话,这可是麻醉前准备的重要一步。麻醉医生访视时会问病人很多问题,这是为啥?病人又该咋配合呢?手术能治疗疾病,但也会给病人带来身心创伤。麻醉虽不能治病,但能让手术无痛舒适,更重要的是保障手术全程病人生命安全。麻醉和手术都会影响机体,所以麻醉医生术前要详细了解病人情况,包括身体状况和过往治疗史,这会影响病人对麻醉的反应和术中管理措施的制定。麻醉医生还要熟悉病人既往疾病治疗和用药情况,这样才能选对麻醉方法和监护措施,决定是否延续当前治疗。这能预防并发症,为术中情况做准备,利于准确判断和处理,持续治疗术前合并疾病也有助于病人术后恢复。此外,麻醉医生还会问过敏史、吸烟喝酒情况和生活习惯。如果病人做过手术、用过麻醉药或对麻醉药有不良反应,都要告诉医生。要是感冒、发热了,也得和麻醉或主管医生说,方便再次评估。这样麻醉医生才能准确掌握病人术前信息,保障病人健康安全。麻醉医生了解病人情况后,会通知禁食禁饮时间。如果病人吸烟,因会增加术中术后呼吸问题风险,术前要戒烟;体重超重的病人,减轻体重可降低麻醉风险。这些完成后,麻醉医生会根据病人整体情况和手术方法确定麻醉方案,和病人及直系亲属在麻醉知情同意书上签字。和麻醉医生充分交流后,病人可能就不那么紧张了。手术前一晚,病人要睡好,睡不着可在医生指导下吃安定类镇静药。吃了药最好有家人陪着,别突然起身,防止血压下降、头晕或摔倒。女性手术当天别化妆,以免影响观察肤色。戴活动假牙、齿托的要取下,防止麻醉插管时脱落,误入食管或呼吸道。眼镜、耳环、项链等进手术室前交给亲属。手术前病人受很多复杂问题影响,比如外科疾病、手术创伤失血、麻醉,还有可能伴随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神经系统疾病、呼吸道疾病等内科疾病。所以,麻醉前准备工作一定要重视。麻醉医生的首要责任是保障病人手术中生命安全,让病人术中术后舒适无痛。为了自身健康安全,病人一定要配合医生做好麻醉前准备。
参考文献:郑宏. 带你走进麻醉世界[M]. 北京:科学出版社,2014:92-95.学术文章、科普文章约稿:
文章请发送至59090929@qq.com或添加微信weitiegang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