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60岁以后不能外出打工,谁来给他们养老?专家给出4点建议

民生   三农   2025-01-26 07:28   广西  

农民过了60岁以后就不能外出打工了,那么谁来给他们养老呢?专家给出了4点建议,让农民朋友们都拍手称快。那么究竟是哪4点建议呢?咱们今天就来好好的聊一聊这个话题。

在农村最早的一批农民工是60年代出生的农民,他们最早离开土地外出打工,现在农民工中七零后是中坚力量,占据了很大的一部分,六零后的农民工渐渐的变少了,为啥呢?

无非就是年龄大了,身体差了,外出打工自己的身体吃不消,而且工地上、厂子里、煤矿上也都不要他们了。这批逐渐被淘汰的六零后农民工在城市找不到工作以后还有啥出路呢?

从我们村上的情况来看,60后农民大多数只能选择回家种地,重新做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还有小部分还会继续打工,但是却不是去工地上了,而是选一个工作轻松一些的。

例如给人看车库、看大门等活,这些活虽然很轻松,但是收入却非常的少,一个月好的话也只能拿到两三千块钱,收入自然也是减少了很多。

再加上之前在工地上干活,企业也不会给他们缴纳养老保险金和医疗保险。六年后农民工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老无所养的问题,很多六零后农民工,现在很多都已经沦为了空巢老人,家庭养老模式,国家社会保障对农民工还不完善,所以有专家给出了4点建议,可以说是比较良心。

第一,建议提高农民工的养老保险待遇。

作为农民工不像是纯粹的工人,有企业给缴纳养老保险,到老了有的能拿到退休金,有的能拿到养老保险金,农民工一般干活,老板是不会给缴纳社会保险的,因此他们只能依靠新型农村养老保险,新农保虽说是针对农民工唯一的养老保障,但是每年能领到的养老金真的是太少了,一个月也就100块钱左右,完全无法满足农民的养老所需。

因此,专家建议提高对农民工的养老保险待遇,缴纳养老保险的时候给予更多的补贴,领取养老保险的时候适当提高养老金待遇。

第二,建议将农民工作为精准扶贫的对象。

精准扶贫是近几年来我国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作为贫困户,能享受的政策也很好,但是有些农民无法享受到,为啥呢?

因为他们虽然家庭条件不好,但也不算非常坏,因此贫困户的住房优惠和医疗、教育等优惠均无法享受。因此,有专家建议把农民工作为未来精准扶贫的对象,从而保障他们的老年生活。

第三,建议开设专门针对农民工的关爱基金

全国有各种基金会,很多都是公益类的,但是针对农民工这么大的一个群体。却没有专门的关爱基金,因此专家建议设立关爱基金,让农民工有困难也能够找到后援,也有人为农民工说话。

第四,展开孝道教育,让农二代能承担起更多的养老责任。

虽然说了这么多,但是农民工的养老最终还是要依靠子女,因为国家财政实在无法负担这么多人的养老问题,依靠子女的前提就是要让子女能够心甘情愿的给父母养老,所以展开孝道教育很重要。

朋友们,你们对于专家提出的以上这4点建议,你们支持吗?欢迎下方留言讨论。(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上农村
农村风土人情美食生活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