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2月14日,海南州税务稽查局向共和县公安局移交某劳务公司涉嫌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案件线索。因该劳务虚开涉案金额价税合计过亿元、受票范围涉及全国十余个省份,涉及企业项目271余个、万余人,加之属我省首例劳务虚开类案件,面对这类新型经济犯罪案件,州县公安机关及时抽调精干警力成立“2•14”专案组进行侦破,历经1年多侦办,“2.14”部督特大增值税专用发票案成功告破,该案属我省首例在全国发起“云端”集群战役的成功案例。
案件受理后,省州县公安机关领导高度重视,多次召开专题会议进行安排,第一时间提出发案地立案、经侦支队牵头、抽调经侦精干警力、成立专班开展案件侦破工作思路。其间,省厅经侦总队领导多次亲临到案,对案件定性、取证方向、法律适用、证据运用等方面进行指导;州局领导定期组织召开案情分析会,对案件侦办问诊把脉,同时就涉税专业知识、法律适用、办案程序等具体问题通过召开警税联席会、检警协作会商及时解决,其间,并选派办案民警赴江苏等地学习案件侦办经验,为案件的侦办奠定了坚实基础。
“2•14”专案侦办中,民警发现2名主要涉案犯罪嫌疑人背后有一个具有反侦查能力、造假能力,且分工明确、组织严密的犯罪团伙。法网恢恢疏而不漏,专案组历时1年零6个月,辗转9省市,经过在大量数据、线索中剥茧抽丝、深挖彻查,一起完整的虚开增值税发票案逐渐浮出水面……
经专案组民警侦查发现,共和县某公司共有员工3名,经营范围包括建筑劳务分包、派遣。2017年7月至2021年7月,共和县某公司共计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达到6000余份,开票金额5.4亿余元,税额1600余万元,价税合计5.7亿余元,涉及工程项目271个,下游公司109户,其中省内77户企业,省外32户企业。据统计分析,开票金额1000万以上企业有10家,1000万以下企业99家,且2019年是这家公司开票的高峰时期。小规模企业,开票额度却异常高,牵扯到其他众多企业,这一系列反常情况疑点重重。在侦查过程中,专案组发现,该公司将账面做得天衣无缝,没留下任何蛛丝马迹,案子随之进入僵局。
如何破局,给予涉案公司致命一击?成了办案民警面临的重大挑战与紧迫任务。办案民警边思索对策,边仔细梳理涉案企业的发票数据,最终决定从农民工工资发放花名册入手。这一查,案件终于有了质的突破。办案民警对照工资花名册人员信息,通过实地走访,对上百名农民工逐一进行调查取证,证实绝大多数农民工并未参与项目建设。这条看起来并不起眼的线索,却成了破案的关键。
针对现有数据,专案组从外围入手,依托警税联合办案成果,做实证据链,选定6户与该公司交易金额较大,有明显资金回流的下游企业开展侦查工作。通过省厅经侦总队联勤中心的协调帮助,运用资金查控平台、经侦云、火眼金睛等工具,对上千万条数据进行分析研判。首先,扩展目标研判发现我省以票名为“劳务费”开票的公司有4316家,价税合计68亿余元。其次,从工商、税务及纳税申报信息维度分析研判,发现我省71家公司存在涉税犯罪风险。最后,分析71家公司资金流水后发现,重点公司的基本户交易与税票开票信息严重不符,且这些公司的资金交易存在明显的中转停留、快进快出、扣除手续费等非正常交易特征,从而确定这71家劳务公司存在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嫌疑。至此,这起虚开增值税发票的团伙终于露出了尾巴,为全案侦破奠定了强有力的资金证据支撑。
经过深入调查,办案民警发现,这是一种极具隐蔽性的作案手段。涉案公司在与下游建筑公司根本未发生真实劳务派遣的情况下,采取与下游建筑公司签订虚假劳务分包合同、伪造工人工资表等恶劣手段,向下游建筑公司大肆虚开劳务增值税专用发票。
经济类案件考验的不仅是办案民警的坚韧毅力和理性判断,还要对金融数据的深刻分析和理解,并实时掌握好数据变化的方向等极高的专业能力,面对困难与挑战,专案组民警迎难而上,对海量数据通过正向追踪、反向溯源分析和发票流扩展研判,发现7家重点企业开具劳务发票金额共计15亿余元,涉及本省下游建筑企业71家,根据71家公司发票数据分析,我省以“劳务费”为名开票的公司有4316家,价税合计68亿余元,开票金额在100万-1000万的有929家。专案组民警从工商及税务信息维度出发,对本省3614家企业进行分析发现,同注册地址的有257家,同法人的公司有435家,同股东的公司为791家,其中231家公司共用同一号码,且开票IP/MAC地址分布在西宁城东、河南周口、安徽安庆3个地区,排除代账公司代理记账的可能性,有可能存在团伙型、全国范围欺诈型虚开犯罪窝点。
任何蛛丝马迹都不能让他销声匿迹,专案组采取逐一走访见面的办法,实地调取证据。从纳税申报信息维度出发,对纳税额过低的企业进行风险感知,对已纳税额与开票金额比低于1%的企业进行重点风险预警,共发现71家企业已纳税额与开票金额比低于1%,并从开票异常点维度出发,侦查发现,开票信息为同MAC地址的有20家公司,同IP地址的有66家公司,根据对同IP,同MAC数据进行分析,发现17家公司疑似存在团伙关系。同时,办案民警对71家公司资金流水关联税票信息进行研判。除了利用税票感知外,还需要调取确定目标资金。根据交易对手信息,分析71家重点公司与下游受票公司的交易量,从而确定公司基本户,将基本户资金流水起止时间与发票时间进行比对,从而确定风险发票,将资金与发票信息匹配,筛选出以24小时为节点、存在快进快出、整进整出、扣除4.5%手续费等交易特征的资金流,从而确定风险公司。通过公司税票和资金交易特征,发现重点公司的基本户交易与税票开票信息严重不符,且重点公司的资金交易存在明显的中转停留、快进快出等非正常交易特征,通过资金穿透发现,71家公司存在极大的风险。
随着案件的调查进一步深入,专案组民警发现受票企业的财务人员起到“牵线搭桥”的关键作用,介绍人与项目负责人通过单线联系,犯罪隐蔽性强。在进一步侦查过程中发现,犯罪分子具有较广泛的财税知识和一定的反侦查意识,以少量的真实业务掩盖虚开事实,表面成立劳务公司,组织人员每年承包一至两个项目施工,实际利用身边的项目负责人、会计等人员从事虚开、偷税,将用票需求方和开票自然人匹配连接,涉案公司法人段某通过本地社会网络关系和亲戚关系,短时间内形成专业化团伙进行规模性虚开,致使案件取证困难。
段某与项目负责人协商开票的手续扣除点数,财务负责人曾某负责制造虚假账本作为抵扣成本,出纳吕某负责打印增值税专用发票,办理相应资金转账业务,犯罪团伙通过制造虚假资金流以完成资金回流。下游企业青海华某建筑工程有限公司财务负责人杨某、会计秦某、青海宏某建设工程有限公司工程部吴某、王某等作为介绍人负责联系劳务发票购买方,完成上下游衔接。
这起案件为典型的利用个税政策虚构劳务事实对外虚开发票案件,案件时间跨度长,涉案金额巨大,长达4年且未被税务机关发现,从案件事实来看劳务发票全部开向建筑公司,给国家税款造成了严重损失。该案虚开发票名目涉及地域广,根据涉嫌虚开的发票分析,受票企业涉及全国11个省市,其中涉及的介绍人、证人遍布全国各地,致使案件查证难度大、成本高,造成虚开犯罪活动猖獗。
在侦办共和“2•14”劳务虚开案件中,税务稽查部门围绕案件线索,对可疑涉案公司票流、物流、资金流进行分析,为确保工作成效和成案率,适时邀请经侦部门提前介入,经侦民警对税务稽查部门案件调查给予指导。案件移送公安机关后,税务稽查部门则全程配侦,并利用税务专业、资源优势分析增值税进项税额抵扣情况,大大提高了核查效率。在专案侦办中,警税部门做到了信息共享、研判会商、协同办案,充分发挥了警税一体化协作机制和行刑无缝衔接作用。
为了扩大战果,“2•14”专案在省厅经侦总队的统一部署下,整合多部门力量和资源,成功向全国河南、江苏、山东等26个省份505家售票公司发起“云端”打击集群战役,本次集群战役坚持上游下游一起打、源头末端一起查,追根溯源、循线深挖,从根源上斩断了建筑劳务领域虚开骗税犯罪链条,这是西北经济落后地区成功打击劳务领域虚开犯罪的一次尝试,切实维护了国家税收征管秩序和税收安全。
历经一年多的侦办,这起虚开增值税发票的团伙彻底覆灭,“2•14”部督特大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案成功告破。2023年6月15日,移送海南州人民检察院审查起诉。2024年10月16日,海南州中级人民法院对涉案人员段某依法判处有期徒刑12年,对曾某依法判处有期徒刑4年,这起西北五省第一起劳务领域虚开发票犯罪案件最终圆满画上了句号。
来源| 经侦大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