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后中国姑娘玩玻璃惊艳世界:原来玻璃还能这么玩?

乐活   2024-12-02 07:04   上海  





茫茫人海中,为防大家走失,请大家:

点击上方 “艺非凡 ”  → 点击右上角“...” → 点选“设为星标  ”,就再也不会迷路啦!


他是中国最会画画的科学家,
80岁确诊肺癌,
冒着巨大风险手术,
只为能再度执起画笔!
点击以上视频,了解他的故事!




坚持,是手工艺人最基本的品格。


会说话的玻璃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
玻璃可谓是随处可见。
可这些造型奇特精致、
又有些魔幻的玻璃艺术品,
就很少能见到了。

摄影师@林沛超

常常被我们忽略,
冰冷、透明的玻璃,
一到了艺术家的手里,
是不是就立马颠覆了印象?

摄影师@林沛超

一块平常不过的玻璃,
通过巧手打磨,
竟然也呈现出如此魔幻的世界。
通过作品所折射出的光影,
带入一个让人忍不住幻想的梦境。

摄影师@林沛超

这些作品都是出自于
中国女孩杜蒙之手。
这个86年的姑娘,
也是国内屈指可数
用玻璃作为材料的艺术家。


更令人骄傲的是:
她的作品还征服了
以严谨细节著称的日本人,
荣获了日本金泽国际玻璃艺术大赏优秀奖


要知道,
这个大赏大有来头,
名声在艺术玻璃界如雷贯耳,
很有含金量。
只要能入围,
就称得上是“上品”。
在此之前,
这个奖项从来没有颁给过中国艺术家。


这组作品叫做《高地回声》,
一共有12个,
是用玻璃、石头、茶、银箔、铁制成的。

摄影师@Elizabeth Torgerson-Lamark

里面的石头,
是杜蒙在附近的高地公园散步时捡的,
一个月捡一块,捡了一年。
这组作品她做了新的突破,
不再单纯地追求技艺,
而是用玻璃尝试不同的表现形式。

摄影师@Elizabeth Torgerson-Lamark

这些造型独特作品,
让人不禁惊叹:
原来玻璃还可以这么玩。

摄影师@Elizabeth Torgerson-Lamark

看到这儿,
应该不少人有这样的疑问:
明明玻璃材料,
有很大的延展性和创造性,
可为什么鲜少有艺术家,
会将它作为创作原料呢?

这是因为玻璃
很容易受到温度、重力、时间的影响,
常常需要在固态和液态之间来回转换,
时而柔软、时而脆弱,
控制起来着实不易。

杜蒙拍摄于RIT玻璃工作室

而且在中国工艺玻璃的技艺,
大多是子承父业的家族传承,
或者是师徒式的手把手传授。
专门研究工艺玻璃设计的学校和专业,
可谓是寥寥数几。
工艺玻璃作坊也不多,
其中还有不少是做流水线的。

更重要的是,
玻璃工艺需要制作者一丝不苟、耐心韧性,
还要忍受高温高强度的环境,
和承受高失败率的抗压力。
所以,能在这样的大环境中,
坚持下来的人少之又少。


“做玻璃,
是特别能看出人性格的一件事。”
怎样做出个性有感情的作品,
需要丰富的想象,
和短时间能够快速反应的速度。
而漫长、繁复的工序,
也是对耐心、踏实、韧劲的极大考验。


1986年出生在北京的杜蒙,
从小就是一个文文静静的乖乖女,
对于艺术,特别是手工充满兴趣。
她从中央美术学院的视觉传达专业毕业后,
便到罗切斯特理工学院,
在全球享有很高声誉的玻璃设计专业,
攻读硕士学位。

2018年杜蒙作为新兴艺术家代表参加GAS世界玻璃艺术协会

而当时候,
杜蒙凭借着自己的毕业作品得到了offer。
在教授看来,
没有尝试过玻璃工艺的杜蒙,
是有做玻璃的潜质的。

她也成为这个专业的第一个中国学生,
就这样阴差阳错,
开始了玻璃创作之路

用的是以前印试卷的印刷板哦

可到了美国的第一年,
杜蒙就后悔了。
玻璃不像其他的手工艺,
首先需要克服的就是高温。
因为温度高、烫手,
所以做什么都需要工具。
对于毫无经验可言的杜蒙,
入门就特别难上手。


当时什么技巧都不懂的她,
脑海中各种奇思妙想乱飞,
却也只能干瞪着眼,
怎么都做不出自己想要的作品,
工作室也被弄得一团糟,
还常常因为操作不当误伤了自己。

有一次,她没注意,
滚烫的高温蜡(100度以上)从缝隙中倾泻而出,
浇到了她的围裙和鞋子上。
那一天,她一边哭,
一边一个人带着手套,
清理地面清理到凌晨3点


连大二学生都不如的她,
也会受到周围质疑。
第一年,杜蒙的信心总是被打击到,
心情一直都很低迷。
那时候,
只有导师至始至终相信她,
不断鼓励她:
你需要时间

艺术家创作演示

第一学年结束后,
她申请了休学。
之后,她便躲到铸造的小房间里,
开始专注研究起了玻璃铸造工艺。


那段时间支撑杜蒙的,
就是一口气:
不能让别人瞧不起。

事实证明,杜蒙做到了。
她不仅做到了,
毕业之后,
还留校成为客座教授和驻地艺术家。


可对于身处异乡的旅人,
都逃不过思乡之苦。
而当时候生活工作趋于安逸的杜蒙,
也常常陷入自我怀疑。

“我也对自己的选择怀疑过,迷茫过。做艺术家在经济方面需要承受很多压力。

我有很多在海外学习玻璃技法的朋友,大多数都放弃了。我感到很焦虑,好像是所有人都往前走了,而我是唯一个落下的人。”


回北京还是留在这里?
回到北京后,
是继续坚持还是另寻他路?
生活趋于安逸之后,
便是深深的担忧,
担忧自己习惯这样的安逸。

就在她举步维艰时,
收到了日本国际玻璃艺术大赏的入选通知。
这个消息,
无异于给了她一剂强心针,
不论是对专业的坚持,
还是回国的决定。

摄影师@林沛超

回到国内,
迎接她的便是新的未知挑战。
在纽约或者日本,
会有一些地方安置好设备,
并以一个相对来说不高的价格,
租给艺术家进行自由创作。
而中国目前还没有这样的创作条件。

而造型不符合常理,
不走量的模型,
也常常被工艺作坊婉拒。
至今杜蒙都没有找到
一个理想的创作之地。

摄影师@胡竞心

条件的不理想,
并没有阻止杜蒙的创作热情。
杜蒙只好先设计好草图,
再约定好时间租用场地,
一次性完成创作。

同时,她还一边到处走走看看,
一边摸索着之后如何让工作更加合理。


虽然辛苦了一些,
但看到作品“孵化”出来之后,
心情别提有多兴奋。

影响杜蒙创作的两个因素:
一个是时间,一个是场景。
她静心捕捉来自内心深处的记忆,
感受每一刻的感动、悲伤,
再用艺术玻璃这个介质记录下来。


铸造的这双小白鞋,
就是她研究生的时候,
再回到北京感受到城市变化后,
想起孩提时期的回忆。

摄影师@Elizabeth Torgerson-Lamark

记忆中,
秋天是落得一地的海棠。

摄影师@Elizabeth Torgerson-Lamark

这组《一日》,
小人们都低着头,闭着眼,
神情低迷,透着淡淡的忧伤。


摄影师@Elizabeth Torgerson-Lamark

但周围长出来新鲜活力的嫩芽,
就是当时候自己的状态。

摄影师@Elizabeth Torgerson-Lamark

创作《你是否读出了我的世界》时,
她在浙江的一个玻璃铸造厂待了一年。

那一年她作息日夜颠倒,
白天睡觉,下午等师傅们下了班,
便开始创作一直到深夜。

摄影师@徐徵明

她使用了大量的假花、假珍珠,
那些表面看起来的光鲜亮丽,
现实中就是假的。
可在她的作品中,
却又总能感觉到绝望中的一丝希望。

摄影师@徐徵明

这组作品展出之后,
曾有一个小女孩对着妈妈说:
她认为这个做作品的人,
不是很开心。
听到这样“童言无忌”的评价,
杜蒙反而感动了,
她觉得还是有人懂自己作品的。

摄影师@徐徵明

孤独,
每次杜蒙都能感同身受
不管是国内还是国外,
不难发现,
在这条路上走得越远,
身边的人就越少。

摄影师@ Eugene Neduv

在我们看来,
杜蒙是无比幸运的,
在她迷茫无措时,
好运总会从天而降,
冥冥之中给她指引方向。

可没有人了解,
在这些鲜花和掌声背后,
是她在工作室数以万次的尝试,
是只有二分之一成功率的失败经验积累,
是一次次自我怀疑之后的坚守。


杜蒙笑着说:
其实从上美院到现在,
家人都不太了解这些专业是干什么的。
在他们眼里,
这是一个重体力活儿,
而且还很危险,
一个女孩子家家的,
学这个太苦了。

可即使这件事没有走进他们雷达区域,
但看着杜蒙坚持这么久,
还是任由她去做,
默默地无条件坚持她。

摄影师@林沛超

人的孤独,就是这样。
创作是孤独的,
有时候分享也是孤独的,
所以任何一丝丝的心意相通,
都能让人心生暖意。

摄影师@胡竞心

现如今,
玻璃制品也可以3D打印了,
只要设计好参数,
机器就可以毫无误差
制作出玻璃手工艺品,
千篇一律、没有个性。
就是因为这样,
才让手工艺显得更有温度和价值。

摄影师@林沛超

列夫·托尔斯泰说过,
艺术是艺术家感情的传达。
作品最能打动人的,
往往不是技艺,
而是渗透在其中的个性和故事。
注入情感之物,
就拥有了灵魂,
就如同杜蒙和她的作品。


本文图片来源:INS@moe_mengdu

版权归主人公所有
感谢主人公接受采访并授权发布
致谢纽约否画廊



一本“宋人手账”日历,
为什么能吸引“天下第一社”——
西泠印社的十几位艺术家,

自愿耗时730天、0稿酬参与进来?


点击图片,了解详情▼

在这本日历里,
你能看到杭州半个文艺圈老师的心血之作,
集书画、篆刻、摄影、书法、诗词等于一本
丰富精彩令人拍案!


它不仅是一本日历,
更是难得的传统美学入门资料。

现在下单,
每一本《嘉福》日历书,
都随机赠送一张贵主编手写书签。

点击图片,了解详情▼

探秘艺术家背后的故事
解析美学密码
长按识别二维码
加wx,提前占座
点击下方图片
一键进入优选商城
查看更多非凡好物



艺非凡
发现美好,更多感动。在这个慢慢僵化的世界,我们想用自己的方式,给它温柔一击。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