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依然说说各群里的新鲜事儿。
各个群都有比较大的篇幅讲述了药品问题。这事吧……能捅到公众面前真不容易。但是,如果麻烦的解决者就是麻烦的制造者,该怎么办呢?
医生显然不想让自己的声誉毁在自己完全无法掌控的事情上,但那些事情偏偏又是掌控者存在的理由,甚至于被认为是“托底”的“必要”——好比曾经的那一句“不要纠结牛奶的品质,我们追求的是让大家喝到牛奶”——是不是很像?
至于“选择权”的消失,是“保量”后的必然。有门路的,早就自筹选择权了。
比较纳闷的是仿制药不用走临床,只要做一致性测试。这着实太草率了些。现在还要一线医生提供数据,让患者一个个说反馈填表格——搞不懂了,这难道不该是采购的工作么?
VIP1群还分享了一些假期游玩攻略。众所周知,游玩这种事情,带着孩子,计划完全不一样;如果还有一只猫或者一只狗,计划更加不一样……那些“带娃带宠”的攻略,还是很具有参考价值的。
VIP2群分享了自己或者家属治病的经历。包括老年人“开药”的一些误区。比如,喜欢多开药,喜欢中成药等等。我想去我肾结石,就是少说了一句,导致背了一堆根本不吃的中成药,花了400多块。以后我得时刻提醒自己。
上海群有一些关于年终总结或者任务文档的求助和使用经验。感谢人工智能这些年的发展,使得这类问题的解决难度大大降低。另外还有关于“小年”的疑惑和讨论——有的群友看到家里老人转发了“小年快乐”,感觉“我的妈呀,天都变了”——至少在我的印象里,上海是完全没有“小年”概念的。最多大年夜的前一天叫小年夜。但随着外来融合度的增加,连老太太都发现有“小年”了。
还有我住的小区,有人在业主群里发“今天是小年,怎么小区也不布置一下”——我当时还没下班,觉得是不是我们也得看着春晚包饺子了。
家长群分享了一些中考的信息。说实话,自从我家孩子结束中考之后,我对这一块儿的关注有所降低,最多帮亲戚看看填志愿的细节,还得是本区的。但这种经验管不管用,也不好说。教育政策,甚至不止是教育政策,最让家长困扰的就是延续性,或者目标和过程的不一致性。甚至有一种“最后比游泳,所以大家要练象棋”的感觉。也只能根据经验或者和业内人士的沟通,自己做出判断了。
还有葫芦群,大家的套版葫芦陆陆续续收到了,一个葫芦大礼包:
有读者问“那个瓶子是干嘛的”——那个瓶子最值钱了!!不要随便扔!!那是葫芦!!详情可见《不是所有的葫芦制品都叫套板葫芦丨乃清叙史》。
这是通过精细种植,让葫芦长成这个样子的,以前的成功概率非常低。即便有模具,也可能把模具撑爆或者填不满或者歪歪斜斜,所以最后的成品很珍贵。能具备一定成功率的技术,也是非遗传承技术。
2
说说购物群。首先发布一下“花开”喜讯:
另外,由于春节假期,快递物流不可避免地受到一些影响。加上我们春节不加班,原则上发布的频次会跟着节假日走,大家如果要临时补年货,还是在家就近补更加有保障,也请各位朋友理解。
我们的2月购物之星礼包将在节后发送,敬请期待!
现在我自己购物,在购物群里的占比也很高,大家闲来没事的都可以添加小助手进群看看哦!
3
晒晒宠物群的孩子们。有朋友想念我们的画师皮皮,人家的创作也在持续:
随着春节长假到来,有一些地方出现了“弃养”高峰。
由于带着宠物乘坐飞机、高铁有着诸多不便,还有节后不再回到城市的、觉得寄养成本很高的、房子不续租的……使得这个时段的救助压力一直比较大。
我们也打算做一些民间的倡导,也努力推动大环境的改变。比如,除了大家很熟悉的推进立法、呼吁文明养宠,也在尝试部分公共交通可以接纳毛孩子的尝试。
如果你家里有毛孩子(没毛的也行),也欢迎加入我们的宠物群哦!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