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周一大半的时间在参加会议。按照常规做法,应该在公司的公众号或者朋友圈里发照片,然后“责任在肩”啥的说一通,但总觉得这么做也实在太奇怪了。跟去个旅游景点一样,多不合适。2、今年我这边是协同区新联会完成了一个关于党群服务中心的调查,并且提出了一些优化的思路。它构成了提案的内容。这两年党群服务中心雨后春笋一样,有些建造规格非常高,卷得非常厉害,甚至不亚于周边商业。这些中心到底怎么用,和商业是互相协同还是互相竞争,是不是在将来会闲置等等,都是我们团队在过去一年调研的内容,同时也得到了不少读者朋友的线索支持。这是一个能长期跟踪的项目,我也想看看它到底会怎么变化。3、随着“灰鸽叔叔的猫”在小红书读者的突然增多,使得小猫自己赚到猫粮的可能性大大增加。也欢迎这里的朋友去小红书里找“灰鸽叔叔的猫”。之前我们公司小红书粉丝最多的不是我,守着明显下坡路的公众号显得特别古早。现在我终于能以号服人了。4、最近追“赵朔西行漫记”。我觉得,如果没有突如其来的猫,这个徒步号的破圈效应不会那么大。而且,你会觉得,明明视频时长那么长,但愿意停留一段时间。5、作为上海市闵行区宠物服务协会理事,发布以下公众号链接。这个号的管理员我也有,将来发什么,也在设计之中,应该会协同区里的宠物企业给到大家一些福利:6、参加了市里新联会一年一度的大会,坐在我身后的是魏泽楷。这家伙很有意思,有一种把所有活动都变成郊游的能力。别人拿出本子和笔,他拿出QQ糖、橡皮糖、AD奶……摆了一桌,然后分给附近的老师。作为学长,我很羡慕这小子“生活总是如此美好”的心态。
7、第一次接到了一个“谈AI写作”的讲课邀请。有一种灯被点亮的感觉。虽然此前没有任何这个内容的讲课经验,也没有做任何课件,但觉得可以根据自己的实践经验弄一点实在货出来。这几天就在做课件(考虑是不是也干脆AI做,更有说服力)。我讲课一般都是理论三成,实操七成,框架少案例多,还是挺好听的。
8、帮一位医生改了个科普剧本。我真的是编剧小天才。
9、一个经常会发各种本地服务信息的媒体公众号,予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