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们将中国舞剧带出国门,创下出海演出历史新纪录 | 独家专访

文摘   2024-12-31 21:45   英国  



对话 · 韩真、周莉亚


 以下为采访摘要 


她们将中国舞剧带出国门
创下出海演出历史新纪录

>  专访上集 | 舞剧导演 韩真 周莉亚  <

 对话  韩真 周莉亚 

韩真、周莉亚,中国舞坛金字招牌,有舞坛“双子星”之称。《只此青绿》《咏春》《永不消逝的电波》,几部现象级舞剧都出自她们之手,每部舞剧几乎都印刻着中国传统文化的基因。她们将作品带出国门,创下中国舞剧出海演出历史新纪录。


周莉亚:就像艾青说的,“为什么我的眼中常含泪水?”因为我出生在这片土地上,传统文化自然而然地就流淌在我们的作品里。

 对话  韩真 周莉亚 

英国伦敦,沙德勒之井剧院,世界级舞蹈殿堂。2024年8月30日至9月7日,韩真、周莉亚合作执导的舞剧《咏春》,在这里和几十部来自世界各地的精品舞剧同台竞技,创下9天连演12场的纪录。这是中国舞剧在国际演艺市场历史性的一刻,如此高频率的演出,上座率还能持续走高,她们的《咏春》到底有何魅力?


△舞剧《咏春》


周莉亚:那是我们第一次进入欧洲演出市场,而且要一口气演十二场。其实一开始票卖得并不好,我们就很担心。因为伦敦的演出市场非常成熟,大家不会因为你的宣传而盲目买票,他们会看剧评人和观众的反响,主要就是看第一场。所以第一场演出我们非常紧张,直到结束后整场观众都站起来鼓掌,心里那颗石头才落下来。第二天很多影评人都打了五分,英国《卫报》和《泰晤士报》也都打了很高的分,接下来11场的票就全部卖完了。

韩真:每天票房都有变化,渐渐到后面几乎就没有座位了。我都是坐在特别侧的位置,需要扭着头看舞台。我们开玩笑叫壁挂,就是“挂”在墙上看。当时我也在观察,所有观众起立鼓掌的时候,我觉得70%~80%都是西方面孔,而且还看到了很多黑人,超出了我的想象。那一刻我突然想到,我们是否应该更加自信地,带着我们非常优秀的舞者,站在世界舞台上。

英国使馆是中国在世界上建立的第一个大使馆,150年前为了赔款建立的,那种感情真的不一样。当你输出的是美好的品格、情怀还有力量,尤其咏春拳的祖训说,“勤练习技不离身,养正气戒滥纷争,当处世态度温文,扶弱小以武辅仁”,这是我们中国人站立在这个世界上的一种姿态。

 对话  韩真 周莉亚 

舞剧《咏春》2022年底首演,现已经在北京、香港、英国伦敦、法国巴黎、新加坡等43座城市演出200多场。所到之处,无不刮起“咏春热”,有人因为这部舞剧开始学习咏春拳,有人对舞蹈背后的故事打动不已。


周莉亚:作品里,我们把时间段放在了香港,叶问在这里回望他的故乡佛山。之后他又从香港出发,让咏春拳,让中国功夫走向全世界。我们走了深圳很多地方,也走了岭南和佛山。我记得去中英街的时候,那里有一棵树,它的根在路的一边,但它茂密的叶子长到了街的对面。那一幕我印象特别深,就是“同根同祖”的感觉。

韩真:在新加坡演出的时候,观众还是华人居多。有白发苍苍的老者,当粤语祖训出来的时候,你能感受到来自他们身体上的反应。最后谢幕的时候,两位老人握紧了拳头,大幕还没有提起,他们就已经站起来了。我感觉他们一定是看到了某种儿时的记忆。我跟她(周莉亚)说,你看这两位老人是不是从佛山到新加坡的,又或者是从广东、岭南地区到新加坡的。乡情、内心的寄托,你能感受到他们接收到你把他们的记忆还给他们了,就是那种动容感。

这是一个时代的记忆,甚至是一个时代生活的别处。那个时代大家对英雄人物一定是有需求的,他有一种凝聚力,有一种力量。我们今天再看功夫,它的价值是什么?我觉得是内心的一种向往,我们想要成为英雄,想要成为可以顶天立地的男儿。

 对话  韩真 周莉亚 

《咏春》之前,她们在2021年合作执导的舞剧《只此青绿》,同样也是爆火出圈。首演以来,1000多天,演出600多场,常演不衰。“青绿”女子群舞片段亮相2022年央视春晚,被观众评价“东方美学盛宴”。2024年国庆,由舞剧《只此青绿》原班人马打造的电影《只此青绿》登陆全国院线。



△舞剧《只此青绿》

田川:《只此青绿》当时为什么会选择《千里见山图》作为题材?

韩真:2017年我们看画展的时候,被《千里江山图》捶到了。但是那一刻你不会,甚至不敢想我未来有创做它的机会。但是当你想去创作传统文化题材,尤其是聊到绘画,说到名画的时候,聚焦点一定会落在《千里江山图》上。因为它太特殊了,它不像《簪花仕女图》《清明上河图》,你可以具体地看到非常多,扑面而来的人物。当没有人物的时候,情感从哪里来?情感的连接从哪里来?所以我们首先要找到人在哪里。1000年之后我们依然能够看到这幅画,究竟出自谁手,多少道工序,青绿是如何来的,你的疑问被一个一个拽出来了。

 对话  韩真 周莉亚 

《只此青绿》,以《千里江山图》为题材,讲述一位现代文物工作者“展卷人”,跨越时空走入北宋少年画师王希孟的世界,见证了他与无数工艺人创作出传世画卷的历程。


周莉亚:你会慢慢走近它,和它对话,了解它,并且和它产生情感。不光有对于这幅画的热爱,还有对于这幅画背后的人的情感。王希孟是一个创作者,其实有些时候我们会把自己同为创作者的心境放进去,在角色里看到自己。我们也有像他一样的未甚工,我们也有埋头苦干的日子,也有煎熬、呕心沥血,看不到结果,甚至看不到希望的日子。但是你必须要往前走。展卷人为王希孟披上衣服的时候,你会觉得,我们何尝又不是那个少年呢。

做一部舞剧,你耗费的时间、精力其实相当大。从前期立项,到本子的推进,再到决定创作方向。当所有前期工作进行得差不多了,深吸一口进排练厅,开始面对演员。然后就是一个动作一个动作去编排,就像话剧的对白一样,都是编导编的。每个演员的沉淀,他们的条件和感受都不一样。你要一点点地磨合,一点点地感受,一点点在排练厅里摸爬滚打,准备作品。最后作品要搬上舞台的时候,你作为导演又要和宣传团队沟通怎么运营,怎样更好地在每个剧院都像首演一样高质量地呈现。你的身份在不停地跳。

韩真:包括拍定妆照也是,你要去主导,因为未来文案和定妆照呈现的视觉效果,是你这个作品的第一张名片。

田川:事无巨细。

韩真:对,我俩属于小米加步枪,永远亲力亲为。

田川:所有细节都是自己处理,你们没想过找助手吗?

周莉亚:我们曾经有过一个助手,但后来发现不行。因为当我们俩操的心太碎的时候,就觉得教她怎么回,还不如自己就直接说了。

 对话  韩真 周莉亚 

周莉亚是四川人,韩真是山东人,两人2002年考入北京舞蹈学院编导系,住在同一宿舍,大学时代就结下深厚的情谊和默契。


田川:你们还记得第一次看到彼此时的样子吗?

韩真:她穿了一个低腰牛仔裤,一个小露脐装,背了一个很时尚的大包,从走廊“哒哒哒”走进教室说“我们班在这儿”,然后放下东西就奔着把杆去了,翩然而至的感觉。我印象特别深,我说天呐,也太卷了吧,条件这么好为什么不去考表演呢?

周莉亚:最开始我是先听到的真真的名字。因为编导系要写作品结构,评作业那天,我记得肖淑华老师念她的作业时我说哇,写得真好,好厉害,这个韩真是谁?直到开学,我看到我旁边床位上写了“韩真”两个字,我说这就是那个韩真。其实直到这个时候我还是没有见到人,但是我知道韩真跟我一个宿舍了。

 对话  韩真 周莉亚 

韩真和周莉亚,性格迥异,却有着共同的志趣。大学毕业后,周莉亚进入东方歌舞团做编导,韩真在海政歌舞团,初入社会,两人一起租房,一起在舞蹈行业打拼。2014年,广东省歌舞剧院邀请周莉亚、韩真担任舞剧《沙湾往事》的编导,成了两人合作关系的开端。



△舞剧《沙湾往事》


周莉亚:我们两个在《沙湾往事》之前,已经跟着前辈导演们做过好几部舞剧了,从做编导到做执行编导。其实中间有一段时间我非常非常痛苦。跟着前辈做,你会发现自己学习了很多,感受了很多,也锻炼了很多。但同时你会发现,你其实是在完成总导演想表达,想实现的东西,但是“你”在哪儿?


后来我就跟真真聊,她看完我参与的作品以后就说,最后呈现的和你刚开始跟我说的差别还蛮大的。我记得我哭了,我说其实这个过程我很纠结。并且在纠结的过程中,我在很多人事上的处理也不够好,可能因为那个时候还是年轻。后来真真也安慰我,她说莉亚,我觉得我们要做自己的舞剧,如果有机会我们一定要做自己的作品。我特别清晰地记得这句话。

田川:那是哪一年?

周莉亚:应该是在2013年。我没想到这个机会来得这么快,不到一年的时间就遇到了《沙湾往事》。当时熊健院长找了好几位非常成熟的导演来做《沙湾往事》,但他们都没有时间。熊健院长找到我的那一刻,我一下就想起了真真跟我说的那句话,然后我就给她打电话问,真真,做吗?她说,做。

韩真:虽然那个时候我斩钉截铁地跟她说做,但其实心里面想,人家真的就把这个事情交给我们了吗?会信任我们吗?因为我在说想做自己的舞剧的时候,还包含着另外一层含义,就是我们这一代编导,是不是也可以有执导的机会了?如果有的话,我们一定要好好抓住,背起行囊,进入我们合作的开始。


做我们自己的舞剧

>  专访下集 | 舞剧导演 韩真 周莉亚  <

 对话  韩真 周莉亚 

在舞蹈编导行当里,两位女性搭档并不常见。周莉亚和韩真,合作稳固长达十年,创作七部作品,排一部火一部,可以称得上是中国舞剧界商业性和艺术性最高的女性导演。

如此小众、冷门、难懂的舞剧艺术,为何在她俩手中都能成为“爆款”?面对不可预知的挑战和诱惑,她们是否能坚持创作本心?让中国舞剧走向更远的地方,她们身上还有多大胆量和功力?


田川:每部剧都成功,你们会害怕失控吗?因为很多人在成功的路上会忘记一开始的初心。

周莉亚:可能大家认为我们的作品得到了认可,之后再做起来应该更得心应手。但其实我会更加小心翼翼。因为你可以预判到更多问题,也知道自己会遇到更多的困难。因为你想突破,你想要“不一样”。创作就像在一个无尽的隧道里,有时看不到方向,也看不到前进的那束光。

韩真:创作并不是盖楼,不是在一楼上盖二楼。每个作品都要从地基开始,但是观众对你的期望值可能已经到五楼了。所以这其实是一个越来越不轻松,压力越来越大的过程。

 对话  韩真 周莉亚 

韩真和周莉亚正在巡演的新作品《赳赳大秦》,又一部现象级作品。作为剧目导演,她们和多位国际知名舞台设计师联手,用了六年时间,将舞台打造成一座移动的“秦朝战车”,观众席随剧情发展向前行进,瞬息穿越两千年。剧场之恢宏壮观,吸引无数观众目光。


韩真:6年前接下这部作品的创作,有国际团队,有崇拜的乔治·西平。乔治·西平是一个和蔼的老头,在我们快刀斩乱麻地否定他的设计时,他竟然摊开手说,哦,那我再想想。我们很惊讶地说,可以这样的吗?大师的合作态度非常好,那一刻我们觉得是很美好的。现在想来胆子是真大。

周莉亚:这部剧让我们成长了。

韩真:它对我们来讲应该算是跨界。这样的体量对导演统领能力的要求跟舞剧不在一个维度上。我们每天几乎都要跟二三十个部门协同合作,我第一次在我的工作群里看到有一个部门叫物业。每次说一切准备就绪的时候,物业就会跳出来说,安全帽为什么又不放在该放的地方。这是一段很难得的人生经历。

周莉亚:这个剧场就是为了这部作品建的,它的技术难度超出了我们以往任何一个舞剧的经验范畴。以往我们说舞美组、灯光组、服装组的老师,我们一起开个会。但这次我们是说工程部、机械部、特效部,一起开会。从最开始戴着安全帽进去,都是工地,到看着一个剧院建起来,在这个剧院里呈现了这么多演出给观众,是一个从无到有的过程。首演结束长叹了一口气,说终于成功了,大家抱在一起,哭成一片。



△舞剧《赳赳大秦》


田川:你们不断突破,每一部作品都是大IP。获得名声之后,有在商业上获益吗?

韩真:没有,因为我们是国家院团。

周莉亚:对于国家歌舞团的编导来说,你不光有文艺创作的责任,你还有社会责任,所以我们内心不会过多纠结是否能在商业上获益。

田川:没有商业的压力,是不是就可以更纯粹地在艺术创作上面花更多的时间和功夫呢?

周莉亚:这种纯粹是相对的。你的作品要走进市场,不是说院团花了钱排完以后,比个赛就把它封箱了。它要走进市场,才能让更多的观众走进剧场,它需要一个很好的生态。

韩真:某种程度它也是激励创作的动力,包含付出和公平。这几年,在大家关注舞蹈后,从事舞蹈行业的人收入比之前普遍要好了很多,不管是导演还是演员,我们有了更多的平台,更多的机会和更多的创作邀约。其实90%的邀约我们都婉拒了,因为如果都接下来,它就不是创作了,而是我们谋生的一种方式,我觉得这样会改变我们创作的初衷。


田川:两个人已经合作十年了,创作过程中有发生过矛盾吗?

周莉亚:我们俩都是实干型。如果我主排这一部分内容,她就在别的排练厅主排其他的段落。等她过来看的时候可能会说,莉亚我觉得这个地方处理的不是很舒服。但我们两个不是纸上谈兵地去聊,她一定要把这个事聊到让我懂。这个时候她就会说那我上手调一下,调完发现好像她这个是挺好的,那不如就这样继续往下走。在这件事情上我俩一点负担都没有,因为我们的目标都是让作品更好。

韩真:我们像是在共同帮扶着对方,去完成对方的艺术追求。很多人觉得两个女孩怎么合作,老有人说女人很难合作。我想女人怎么难合作了,我们女人又有韧劲,又有胸怀,又细腻,又有耐力。我们既有感性的冲动,又能是长跑运动员。

周莉亚:她在我每次在跑不动的时候,或者最关键的时候就会推我一把。我觉得我对她而言就是很有安全感,不管她跳去哪儿,回来以后我还在那儿,并且还往前走了一截。

田川:莉亚长跑运动员的特质是被训练出来的吗?还是一直就是这样?

韩真:她打小就是这样。大学的时候,她编的作业都是最长的。老师如果说作业需要5~8分钟,我可能就做4分58秒,她就是会做7分48、49秒的人。

周莉亚:因为我从小就觉得自己不是一个非常聪明、有天赋的人。

韩真:你很有天赋,不用怀疑自己。

田川:你看到她的天赋是什么?

韩真:任何事情她都要想透,形成完整的逻辑盘,我觉得这就是天赋。而我更蔫儿淘一些,踩到点了,就可以了。



△韩真 周莉亚 合影


田川:未来你们会一直合作吗?还是可能会分开?

周莉亚:我觉得随缘。我们之前也是分开做的,有各自的作品,还打擂台,最后都获奖了。如果有一天大家创作的感受,想追求东西的不一样了,那就支持对方完成想做的。

韩真:我们是彼此非常好的伙伴,但是千万不要在对方的生命里,放大自己存在的意义。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这么多作品,一部一部,我们每个脚印都踩得很实。我们会更加珍惜看重,也更加清晰地知道我们合作的意义,和这份情感的来之不易。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

制作人:张燕

编导:李晗

编辑:高宇、612



凤凰欧洲
以“拉近全球华人距离”为宗旨,24小时不间断地为欧洲和非洲近千万华人和主流观众提供全球范围内最新最快的政经资讯和文化娱乐,致力打造中欧和中非全方位的互动交流平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