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年后,养育的第一个孩子是自己

文化   2024-08-26 09:07   广东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观廿(ID:vigintidere) , 作者:酸酸  。
转载请联系原作者,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我们正处于一个快速变化的时代,为在社会上挣得一席之地,每个人都疲于奔命,留给自己的时间本就很少,而在过去几年,大家的信息接受习惯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现在已是短视频的天下。而观廿作为一个专注人文领域的文字生产平台,对读者的价值是什么?最近,我们一直思考这个问题。

我们期待我们的内容是有质感的,但绝不是曲高和寡,孤芳自赏的,是能和每一个“普通人”建立链接的,让读者看过有所得的。或许,在当下,我们能为大家所做的小事就是:让看过的人感到自己不那么孤单。


在这里,你会明白你的痛苦、焦虑、无力、无意义感并不特殊,有很多人和你一样,你并不是一个人;你还会发现当你觉得自己被困住时,或许你还有其他选择,是之前所没留意的。

历史学家许倬云给遭遇精神危机的年轻人指的出路是“人要往里走,安顿自己”,这也是我们设立心理栏目的初衷——如果你觉得自己能改变的不多,就先照顾好自己。


最近,互联网上有一个热门话题,叫做“重新养育自己一遍”。我和我身边的很多朋友对这个话题都很有共鸣。

麦子是我的一个朋友,她有个习惯,每次睡觉时,都在床上等着男友陪她一起睡。有时,男友在看球或打游戏,她就一直等着。过一会儿,再去催,催了两三次,男友还是不动身,麦子就会有一种深深地被忽视、被抛弃的感觉。有时候,麦子急了,就会指责男友,说他“只知道玩游戏”,两个人又会爆发一场很大的冲突。

麦子今年30岁,在职场上是一个雷厉风行、很能干的女性。她一直为自己独立、坚强的性格而自豪。她理智上明白,这是一件小事,无非是大家的作息时间和习惯不同,互相尊重差异就行了。自己作为一个成年人,还为别人不陪自己睡觉这点小事儿爆怒,实在是太“玻璃心”了。但她感受到的那种被抛弃、不被看见,甚至绝望的感觉却也十分真实而强烈。

在生活中,不少人常因为一点小事儿,内心就遭遇了一场风暴。

有一位朋友在网上诉说自己的经历,自己和人相处时,总控制不住地很忐忑,她也不知道在忐忑什么,最近自己和好朋友闹掰了,连学校都不想回了。

社会对成年人有很多要求,你要情绪稳定,要会和人打交道,要有解决问题和化解冲突的能力等,这让我们在感到自己“玻璃心”或害怕、不知道怎么办时,又常会责备自己,觉得自己“是不是有问题?”“是不是太脆弱,不正常?”

电视剧《逃避可耻却有用》
但事实并非如此,即便发生的事情再小,你内心遭遇的痛苦、害怕、恐惧等情绪,它们都是真实的,而这些情绪可能源于你小时候留下的一些创伤体验。就像一个没好透的伤口,只要轻轻戳一下,它就很痛。你只是受伤了,并不是不正常。
“原生家庭”是一个早已被谈烂的话题,一提起这个,很多人会说“都是成年人了,还把自己过得不好的原因归结到父母身上,不觉得羞愧吗?”
事实上,当我们谈论“原生家庭”时,并不是为了推卸责任或指责父母,而是回到自己的过去,了解自己性格和行为模式的形成原因、伤痛的来源,去疗愈自己,重新把自己养育一遍。
这不是“甩锅”,相反,这是对自己的生命负责的表现。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讲,父母对孩子之所以重要的原因是,在童年时期,我们还没有生长出自我关照的能力,这时候,脆弱的我们是非常依赖父母的。
我们对这个世界的认知最早来自重要养育者的引导,他们对待我们的方式,以及我们与他们的互动方式,会对我们的认知产生极大且长久的影响。

麦子想起小时候的一个经历,她妈妈是做生意的,小时候,妈妈忙于生计,对她的关注非常少。每天放学,她都期待妈妈能在家等她,但每次回家,妈妈都不在。麦子怕黑,晚上,为了和妈妈一起睡觉,她总是睁着眼,支着耳朵,听妈妈回来的脚步声,但大多数时间等不到,她就已经睡着了。有时候,等到了,妈妈因为太累,也只是说:“赶紧睡,明天还要上学,别迟到了”。这与她现在等待男朋友的情形何其相似。
看到这一点,麦子终于明白了自己如此伤心的原因:当男朋友不能满足自己的需求时,会勾起她小时候,被妈妈忽视的恐惧和绝望。
很多家庭因为经济压力大,父母只应对生活,都觉得不堪重负,他们没有时间、精力去关心孩子。父母的忽视让孩子认为,自己对父母来说,可能根本就不重要,随时都有被抛弃的危险。孩子会觉得没有人关心自己的难处、理解自己的心情,内心没有被支持的安全感,总要一个人去面对这个世界。
麦子从小就有一个强大信念“谁也指不上,凡事得靠自己,这让她在工作上任劳任怨,取得了很多成绩,但她也时常会感觉到一种不安全感,觉得自己不能犯一点错,偷一点懒,否则自己就完蛋了。每天活得很累,很压抑。

电视剧《我的大叔》
父母之所以对孩子的成长影响深远,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当一个新生儿来到这个世界,它是处于全能自恋状态的。TA一哭就有人抱、喂奶、换尿布,围着TA转,给TA关注,婴儿会认为自己是世界的中心。
当人的自我还没有建立时,我们是无法分清自我和环境的关系的,容易把环境和他人的不好等同于自己的不好。

我从小就生长在一个冲突性很强的家庭,我们家有一个经典场景:半夜,爸爸应酬回来,喝得酩酊大醉,妈妈开始和他吵架,吵者吵着,两个人开始大打出手。在我脑海里,始终有一个画面是,爸爸和妈妈在沙发上扭打在一起,小小的我站在一旁,哭着喊“别打了,别打了”。但当时的我力量太小,根本拉不开他们,面对眼前的一切,我无能为力,觉得自己很没用,因而很自责。

动起手来,女性总是处于弱势的一方。他们打完架,看着妈妈悲伤、虚弱地躺在床上,不吃饭,也不说话。我总觉得这一切是我的错,我应该做点什么,让妈妈好受一些,让这个家庭停止争吵。

长大之后,如果人还不能完成自己和环境的分离,依然会把环境和他人的不好等同于自己不好,这种“我不好”的观念就会跟随我们一生。
在我身上,这一点就体现得很明显,无论是工作还是生活,只要发生了什么不好的事情,我第一反应是反思自己“是不是自己哪里做得不好,才会导致这一切?”习惯性的自我攻击,导致我内耗非常严重;老是自我打压,人也很难建立稳定的自信。
很多心理学研究发现,父母如何处理孩子的情绪和感受,对孩子的影响至关重要。
但在我们的文化传统中,是不提倡对情绪和感受的关注,人最好的状态是能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小时候,我犯错时,妈妈会很严厉地教育我,甚至打我,但不允许我哭,“哭,再打你一顿”。表姐比我大几个月,性格开朗,大咧咧的,很讨我妈喜欢,她说她喜欢这种快乐的小孩,不像我敏感,事儿多。这让我很长一段时间,对自己的性格都不满意。我开始刻意纠正自己的性格,时刻表现出一副坚强的样子,努力做一个“不娇气”的女孩。

但长大之后,我发现我对自己感受、情绪的阉割,也让我很难接纳别人的负面情绪,总觉得“这点小事值得哭吗?这事儿有这么难办吗?”我“恐弱”,很难接住别人的吐槽和抱怨,觉得“有这抱怨的功夫,你还不如把事情解决了”。在朋友看来,我整个人很尖锐刚硬,甚至,有点不近人情。

后来,我明白了“我这是在用我妈对待我的方式对待自己,并对待他人”。

大多数父母都想做一个“好爸爸”“好妈妈”,好好爱自己的孩子,但并非所有人都有这个能力。在心理学家弗洛姆看来,爱不是与生俱来的,是一个需要习得的能力。在《爱的艺术》这本书里,他写道:“爱需要四个要素:关心、责任、了解、尊重。”

东亚社会受父权文化影响,很多父母会认为孩子是自己的私有物,他们疼爱孩子,但也想控制孩子,希望孩子按照自己的期待去成长,很难把孩子当作一个独立的个体,去了解、尊重。

中国80、90后这两代人的父母,很多人都经历过经济困难的时期,兄弟姐妹多,父母能给的本来就少,能养活他们已实属不易,别说去关注他们的情绪和感受。他们本身就是匮乏的,也不知道如何把合适的爱给自己的孩子。

电视剧《我的大叔》
这几年,我慢慢观察到,我妈自身就是一个很少展露负面情绪的人,她总一副很强大的样子,像一把锋利的尖刀,不断地劈砍来自生活的考验;又像一个陀螺一样,在工作和家人之间不停地转,停不下来。坚强是她的生存策略,她不允许我脆弱的原因是,她从不允许自己脆弱。
无法接纳自己情绪的人,往往也不能接纳别人的情绪。

从小生活条件不好的父母,自身就有很强的生存焦虑,内心的恐惧驱使着他们不断地去工作、赚钱,自身的安全感就很差,也没有能力照顾到孩子的内心。
而我们中国又是一个注重“面子”的社会,困于教育和观念的影响,很多父母多为外界的眼光和评价而活,离自己的内在很远。他们不了解自己,也没有能力去了解自己的孩子,倾听他们的需要。

可被我们忽视、污名化的“情绪”恰是人了解自己的钥匙。
情绪有助于我们了解自己的内在需求。当男友不陪伴自己睡觉时,麦子感到伤心、愤怒,如果她顺着这些情绪,看到儿时的自己曾有亲密的需要未被满足,她就不会自责,觉得自己过于“玻璃心”。
下次再遇到同类事件,她也不会对男友的反应如此愤怒,而是想办法满足自己的需要。这时候的麦子就不再是那个被动等待的、弱小的孩子,而是一个懂得寻求方法的成年人。她可以选择用男友更能接受的方式提出需求,即便对方拒绝,也懂得自己陪伴自己,心疼自己,给自己一个拥抱。

电视剧《我的大叔》
“情绪稳定”从来不代表没有情绪,做一个“木头”,而是懂得如何和自己情绪、感受相处,透过它们了解自己,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为自己的需求负责。
随着年龄的增长,人的很多记忆会模糊,但童年不好的体验,并不会消失,那些感受依然藏在人的身体里,埋在人的潜意识里。

我们往往会带着童年未被满足的渴望和需要寻找一个伴侣,希望TA来满足我们。比如说,一个生活在单亲家庭,未体验过父爱的女孩,长大之后,会无意识地被一些看起来强大、可靠,甚至年纪比自己大很多的男人吸引。这些男人身上的阅历,呈现出的力量感和负责任的感觉,让她们感到安全,有一种找到了“理想中的父亲”的感觉。

我们常不自觉地按照理想父母的样子去要求伴侣——我曾经的委屈,你能看见;我不堪启齿的伤痛,你能理解、接纳,并疗愈我;你允许我在你面前,做一个宝宝,能主动察觉我的需求,满足我的需要,让我满意。

这种类似母婴式的关系,有时,能达到一种和谐。只要双方都认同各自的角色——我做妈妈,你做孩子;你发出需求,我来满足。但问题是:没有人永远愿意给一个成年人当妈妈。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局限,伴侣也可能有TA的创伤,或状态不好的时候,TA也没有能力永远满足你。甚至,TA也想当一个宝宝,让你来满足TA,那么两个宝宝之间就会“打架”,关系就会出现矛盾,甚至走向破裂。

因此,当我们抱着让别人来治愈自己伤痛的期待走进关系,注定会失望,很有可能还会受到二次伤害,甚至变得不敢再信任关系。

这个世界不存在完美的童年,每个成年人内心或多或少都有一些伤痛。真正对自己负责、爱自己的行为是:成年后,懂得对自己进行二次养育,做自己的爸爸或妈妈。
那么,如何养育自己呢?
有心理学家把人内心的需要分为:安全感、自由、价值感、意义感、亲密五个层次。养育自己的就是学会照顾自己的需要,为自己的需求负责。
作为一个成年人,社会对我们有很多期待和要求,比如要有钱、有房、有社会地位等,为了达到这个标准,很多时候,我们会选择工具化地使用自己。而养育自己也意味着,我们不把自己当作一个满足别人期待的机器,而是把自己当作一个人,当作自己最爱的孩子来照顾、了解和尊重。

作为一个曾经受过伤的孩子,如果有一天,你成为爸爸或妈妈,你会怎么对待自己的孩子呢?

电视剧《凪的新生活》
你也许会说,我会关心TA的一日三餐,让TA吃饱穿暖;我要让TA住在一个干净、温暖的房间里,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我会关注TA的情绪,无论TA有什么样的情绪、感受和反应,我都像一个坚固的容器一样,稳稳地接住TA。

当TA不开心时,我不会否定或忽视TA,而是问问TA“你怎么了?我能为你做什么?”当TA失败了,我不会批评TA,而是对TA说:“这次已经很棒了,你还在成长中,下次再努力就好了”。当TA感到孤单时,我会陪TA呆一会儿,给TA一个大大的拥抱…… 那么,从今天起,就先按照这些方法对待自己。
美国资深心理治疗师皮特•沃克在《不原谅也没关系》一书里写道:“自我母育最根本的任务是在内心建立一种‘我们可爱且值得被爱’的深刻感受”。
当然自我养育并不代表我们不再需要外界的支持和爱,“最好的再抚育是一种平衡的动态活动,它讲求平衡他人再抚育和自我再抚育这两个互相促进的过程”,皮特•沃克认为。我们既需要自我疗愈,也需要在关系中获得疗愈。
对于一些经受童年重大创伤的幸存者,只有在自我疗愈层面做了大量努力,他们才敢冒着暴露脆弱的风险,接受关系型疗愈。而只有增强了自我支持能力,人才能够真正选择、接受对自己有益的人际关系。因此,想在别人那里获得治愈的前提是,我们得先养育自己。
发自内心地爱自己,重新养育自己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假如暂时还做不到太多的话,也没关系。今天下班回到家,吃点好吃的,洗个热水澡,有余力的话,打扫一下自己的房间,这也是爱自己的表现。
当做完这些时,记得对自己说一句:“生活这么难,我还能把自己照顾地这么好,我可真是太棒啦!”














行动派
在这里,用行动创造每一个当下。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