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光影册 | 祁连问迹:共同守护西北大地

文摘   2024-08-31 15:14   北京  






夜幕低垂,星辰闪耀

大地上,我们在落日的原野疾驰

走进山川

在冰与雪与岩与土的画中游





团队目标

随着文旅经济不断发展,乡村振兴持续推进,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持续增长,出游、享受自然美景成为了生活常态,群众普遍乐意选择生态旅游作为体验自然美景的方式。不过,促使文旅经济和生态旅游持续健康发展,需要更高质量的生态旅游体验,为此,我们进行了本次“祁连问迹”暑期社会实践。


团队合影

1

团队介绍


发展生态旅游,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地方社会经济发展,改善当地居民生活水平,有助于实现“绿水青山”到“金山银山”的转化和跨越。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展开了此次实践。


实践基于著名自驾旅游路线——青甘大环线进行,该路线位于有丰富自然资源和人文历史底蕴的河西走廊,沿线包括了雄伟壮丽的祁连山脉、多彩秀丽的丹霞景区、碧波荡漾的大美青海湖,生态旅游资源丰富。


在前期我们了解到,发展生态旅游、打造优秀自然风光观光目的地,关键在于优秀旅游资源、保护性开发和良好游客体验这三点,但在实际建设中难以三点皆中,由此我们提出生态旅游的“不可能三角”概念。由此,本次暑期实践决定前往青甘大环线沿途各热门旅游目的地,以作调研和了解,提出自己的观点和创意,进行自然记录和环保宣传。

团队成员:牟丁晓颖、张诗敏、王驰、朱睿捷

同·彩格尔玛、吴镇岚、邓润铭、杨丁、何佳蓉


2

实践过程


感受青甘风土人情

我们从兰州出发,经过乌鞘岭,穿过祁连山,走过河西四郡一路向西;


沿茫崖继续前进,经过台吉乃尔湖、翡翠湖、青海湖,沿着山脉返回;


我们一同感受青海和甘肃雄伟壮丽的山峦与湖泊,领略多彩又深厚的人文景观。




交流了解沿途地点

通过与游客和当地人的交流,我们进一步了解所在位置的情况;


此外,我们也通过我们自己的感受,了解部分景区地点存在的问题;


在路途中我们互相讨论观点,对更好实现生态旅游创新方式进行思考和记录。


沿途精彩瞬间


进行影像记录

我们带着各类摄影设备前往,

记录每一座山的脉络,

每一条大地上的痕迹,

每一个日出的瞬间,

每一道霞光洒落的时刻。


沿途精彩瞬间


我们希望通过自然影像,

记录正在被消耗的山河风光,

传播环境保护和绿色发展意识。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图片均为“祁连问迹”实践过程中所摄


结论阐述

对研究结论进行简述,即青甘环线的确有非常优秀的旅游资源,然而在游客体验方面良莠不齐、褒贬不,部分景区在一定程度上开发过度、商业化过重。主要在三个方面,一是资源开发较为盲目,未得到更加合理的利用,如景区占地面积过大,既影响原始沙土风貌,又需要摆渡车接驳增加了游客开销,又如开发内容同质化严重,同样的橘皮茶,想你的风,此生必驾等内容遍地开花,缺乏新鲜感;二是对游客游览数量行为未做相关规划,如部分景区游客数量超过承载量,游览过程中环境遭到破坏,部分景区游客动线设计不合理,拉低了体验值;三是生态环境受损并且过度商业化。


综上所述,利于经济的发展、保护性的开发和好的游客体验,尚不能一同达成,在实际过程中需要有所侧重和取舍,不可能三角在一定程度上是可以成立的,青甘环线上的景区各有其待改进之处。



3

总结与感悟




此次暑期实践活动,我们踏上了西北之旅,看见了各种地形地貌,收集打卡了各色的湖泊。此行,我们领略了自然之美,对生态环境和旅游形势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启发我们创新思考;此外,我们还感受到不同民族的文化和风俗,了解了沿途居民的生活,深刻体会了青甘环线上的风土人情。


愿未来建设更多优秀旅游目的地,利用好地方优质自然资源,开发兼有保护性能,创造良好游客体验。希望所穿越的地带,生态旅游发展与乡村不断振兴,未来发挥出无限潜能。让我们携手同行,共同守护西北这片广阔无垠的大地,向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和可持续发展迈进。



-END-


———— senol1994 ————

山路漫  山友伴


来源 | 祁连问迹         编辑 |Jerry

 责任编辑 |亚托莉         审核 | 赵鹏飞



北林山诺会senol
北京林业大学科学探险与野外生存协会(山诺会)官方账号。在山诺的追求里,自然是永远的向导!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