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主题
活动时间
网络投票时间
2025年5月12日—2025年5月18日
结果公布时间
征集对象
社会组:政府、企业、机构、团队或个人均可报名参赛。
校园组:各大高校、中小学校、幼儿园均可参赛。
征集内容
(一)围绕全国防灾减灾日、全国安全生产月、全国消防日等重要时间节点的主题宣传和防汛防台风、地震和地质灾害防范应对、森林草原防灭火等重点工作,结合季节天气变化、自然灾害和事故发生规律特点,策划制作的应急科普作品。
(二)紧扣建筑施工、消防安全、燃气安全、危化品监管、烟花爆竹、有限空间作业、森林防灭火、水上运输和渔业船舶、建筑施工、矿山、道路运输等重点领域的安全生产主题,以及防范自然灾害、化解安全风险隐患等内容,充分展现我省应急救援力量建设、应急保障水平提升、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建设成就和形象风采的作品。
(三)围绕校园安全主题,提高学生的安全防范意识,学会辨认周边存在的安全隐患,合理处置危机。
(四)以加强老百姓安全应急意识,提高应急避险能力为主导,以情感人、以小见大,有效传递安全发展主旋律和正能量,充分发挥安全宣传教育引导作用的作品。
作品要求
(一)作品可以宣传短片、微电影、动漫等多元形式呈现,时长不少于1分钟,不超过10分钟,清晰度要求1080P及以上,如有旁白请添加字幕。
(二)作品创作以传播正能量为目的,价值观导向正确,内容真诚感人、健康向上,不能含有血腥、恐怖等不良内容。
(三)作品内容要求原创,有创意、有特色,易于识别与传播。要求视频画面清晰、声音平稳、特效适当;视频中不添加任何水印标识;不插入任何商业广告;并提供相应文字脚本或音视频简介。
(四)须为2024年1月1日之后创作的作品。
参赛作品技术参数要求如下:
奖项与项目创作扶持经费设置
大赛分社会组、校园组2个组别展开,各设置一、二、三等奖和优秀奖。除此之外,大赛面向所有参赛人员还设置最佳人气奖、最佳组织奖,对获奖单位(个人)颁发奖杯、证书及奖金,对积极组织发动参加活动的单位设立组织奖并颁发奖杯、证书及奖牌。
各组别奖项数量和奖金设置如下:
评选办法
本次评选将本着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严格程序,接受监督。大赛组委会将邀请行业专家、业内学者、相关行业协会负责人总计5-6人成立评委会,对来稿作品进行专业评审,最终评定获奖作品。
投稿方式
(一)本次活动属于公益性质宣传活动,不收取任何费用。参赛个人或团队自留底稿,稿件一律不退。
(二)参赛作品必须为原创。参赛个人或团队承诺其对提交的参赛作品享有著作权,并保证参赛作品中所包含人物的肖像或其他艺术类、文字、图案等素材均不存在违反任何法律法规或侵犯任何第三方的合法权益的情形。
(三)参加征集活动的作品,默认授权给福建省应急管理厅用于公益宣传。包括但不限于:用于活动宣传、展览、社会公益等,作者保留作品的署名权。
(四)因参赛个人或团队提交的参赛作品侵犯第三方合法权益、违反相关法律法规或社会公序良俗而发生任何法律纠纷的,其责任由参赛个人或团队承担,致使主办方和其他第三方受到实际损失的,权利方有权要求参赛个人或团队承担损害赔偿责任。
(五)参赛个人或团队若违反以上规则的任何条款,主办方有权取消其参赛资格,已颁发奖项的,违规参赛个人或团队除返还奖金、荣誉证书外,并须承担其违规行为所产生的相关法律责任。
(六)本活动奖金个人所得税由获奖者自行承担,由主办方代扣代缴。
(七)参赛个人或团队须认真阅读本注意事项,确认无任何异议后,方可向主办方提交参赛作品。主办方接到参赛个人或团队提交的作品,即视为参赛个人或团队已经完全接受本注意事项及本次比赛的相关规定。
(八)本活动公告解释权归主办方所有。
(九)大赛咨询电话:13959108319;0591—83331234。
编辑:黄则晖、陈起越、段圣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