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身后有三个科学家爷爷,如同天上的星星一般照亮了天文大地测绘之路……”在武汉大学“大手牵小手,共育一‘珈’人”党建引领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建设项目(以下简称“大手牵小手”项目)启动仪式上,小学生代表深情礼赞科学家精神,并以此拉开项目启动序曲。
为深入推进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2024年4月以来,武汉大学创新推出“大手牵小手”项目,统筹广大研究生党支部力量,着眼附属中小学生需求,发挥研究生学科优势,打造融爱国主义教育、科学知识普及、科学素养提升、科学家精神传承等为一体的大思政课,截至2024年12月底,1500余名研究生党员参与,服务超16000余人次中小学生,切实推动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建设。
烹制“前沿科技”+“精神引领”的思政套餐
“我希望通过3D影像还原已故的亲人”“我想要通过物联网把人工智能设备和家居设施都连接起来”……在计算机学院研究生党支部“人工智能助力实现老有所E”课堂上,武汉大学附属外语学校的同学们积极畅想人工智能技术如何赋能养老,引导同学们传承孝老敬亲文化的同时,在心中埋下矢志科技创新的种子。
校园里,30多个同学围成一团在干什么?原来是测绘学院研究生党员把智能驾驶实验车型开进了校园,现场展示了智能驾驶技术的应用。大小朋友一同讨论关于智能驾驶安全性、技术发展方向等问题,以科技点燃梦想。
“哈哈哈,你的声音怎么变了”“你怎么成了老人”……国家安全教育课上,国家网络安全学院研究生党员依托自主研发的软件系统,让孩子们在课堂上体验AI换脸和语音克隆,引导同学们切实增强网络安全意识。
“大手牵小手”的课堂上,研究生党员将水利枢纽工程等“大国重器”“东方慧眼”智能遥感星座等带到同学们身边,通过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成就,以李德仁院士、茆智院士等科学家的故事,带领大家深入了解强国建设背后一代代科学家接续研究的情怀与奉献,用“思政+科技”相融合的内容点燃少年的求知热情,引领大家在感受新时代科技发展成就、体悟科学家精神内涵中厚植家国情怀。
拓展“互动式”+“沉浸式”的学习空间
不久前,武汉大学文化遗产智能计算实验室数字演绎剧场迎来了一群特殊的小客人。在信息管理学院研究生党员的带领下,附属中小学校的同学们开启了一段“数智赋能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探索之旅,同学们通过智能数字显示屏云游“故宫”,浏览“海外博物馆里的中国”,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
武汉大学法学院模拟法庭上,第一附属小学的同学们穿上法袍,手握法槌,沉浸式体验审判的温度与力量。在法学院研究生党员的引导下,他们深入探究案件的每一个细节,亲身体验法庭审理的全过程,深刻感受法律的神圣与庄严。
武汉大学第一附属小学同学们
在模拟法庭体验庭审过程
此外,中小学同学们走进新闻与传播学院演播厅,置身真实的新闻直播现场,亲身体验和感受通过新闻直播“发声”的魅力;走进模拟联合国大会现场,在外语学院研究生党员引导下,在全流程、全环境真实模拟的多边外交情境中真切体会大国外交的价值;走进考古特展,与吐鲁番文书、陶器、壁画、泥塑等跨越千年的丝路瑰宝亲密对话,探知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发展格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探索“好少年”+“好青年”的双向奔赴之旅
项目创造性地将研究生学科优势和中小学“双减”行动耦合互补,以项目化运行思路,激发全校研究生党支部活力,形成了党委研究生工作部统筹、学院分党委广泛动员、附属学校积极协同、广大研究生基层党组织深度参与的工作机制,进一步激活研究生党支部政治功能和政治功能,展现了研究生党支部的战斗堡垒形象和党员先锋模范风采。
武汉大学测绘学院研究生党员为第一附属小学同学们
分享数智赋能文化遗产保护传承
研究生党员在结合学科特色设计课程的过程中锻炼专业素养,以小切口为主题、以启发式教育为主导,创造出融合学科特色、适用于不同学段的思政教育课程,充分挖掘朋辈优势,引导研究生党员在深入中小学开展思政教育的过程中树牢宗旨意识、磨砺党性修养、锻炼综合能力,附属学校中小学生在丰富的课程中提升科学素养、培育科学精神。
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研究生既是对象,也是主体。武汉大学将坚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持续释放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势能,以“大手牵小手”项目进一步深化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建设的武大实践,为培育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作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