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运会上,铜牌得主往往最兴奋!这是为什么?

文摘   2024-08-07 12:40   山东  
本文转载自译言

日本著名作家村上春树在《悉尼!》一书中曾写道,在奥运会上,“比起获得金牌银牌的人来,夺得铜牌的人往往更兴奋”。盘点运动健儿领奖的激动一刻,确实不难发现,铜牌得主大多比银牌得主更加笑逐颜开,这是为什么呢?



研究告诉我们,这是因为银牌得主和铜牌得主的反事实思维方向是相反的。银牌得主会想,差一点就能得金牌了;而铜牌得主会想,差一点就拿不到奖牌了。


01

欢天喜地的探花郎


想象一下,如果你可以和最喜欢的运动员交换灵魂参加下一届奥运会,你会最想赢得哪块奖牌?很多人的第一反应是按金、银、铜的顺序排列,铜牌窃喜,银牌欢喜,金牌狂喜。

但如果你是一个体育爱好者,你可能会经常发现,获得银牌的运动员看起来远没有获得铜牌的运动员开心。这个貌似主观的判断得到了研究的证实。

银牌得主大多撅着嘴或是闷闷不乐,而铜牌得主全都面带微笑。在2012年伦敦夏季奥运会上,美国体操运动员麦凯拉·马罗尼意外失金,仅得银牌,领奖时一脸不爽的样子随即在网上疯传,迅速出圈成为表情包。你觉得她为什么愁眉苦脸呢?

因撅嘴一战成名的“伦敦不爽姐”马罗尼

银牌的名次明明高于铜牌,为什么铜牌得主往往比银牌得主更加欢天喜地?

尝试回答这个问题时,一个合逻辑的思考角度是,银牌得主是输掉了与第一名的对决从而获得第二名,而铜牌得主是赢得了与第四名的对决从而获得第三名。这极大影响了运动员的即时反应情绪。

2016年里约奥运会网球女子单打决赛就是一个非常有趣的例子。莫妮卡·普伊格和安吉利克·科贝尔在第一盘的表现不相上下,但科贝尔在第一盘结束时开始跛得厉害,长时间的医疗暂停也无济于事。科贝尔在第二盘一开始就破发,去到决胜局更是力不从心,而普伊格始终牢牢占据优势,最终以6-4、4-6、6-1获胜。

另一方面,佩特拉·科维托娃在激战后赢得铜牌。由于在之前的三次大满贯比赛中都未能晋级第三轮,此次科维托娃决心证明自己,承受了巨大压力。毫无疑问,赢得这场比赛对她来说意义重大。

三人的表情就很能说明情况。

从左到右依次是科维托娃(铜牌)、普伊格(金牌)、
科贝尔(银牌)

然而,在许多奥运会项目中,如游泳、体操等,运动员并非通过一对一的对决来确定名次,而是简单地基于自身与他人表现的比较。我们该如何解释他们在获得银牌或铜牌时的反应?为什么获得第三名的运动员看起来仍然比第二名更快乐?

这主要是因为幸福的程度是由主观而非客观决定的。让我们看看这意味着什么。

02

你决定了自己的幸福感


虽然受到客观成绩的影响,满意度和幸福感却绝对是主观的。这意味着,你在实现某件事时的快乐程度,更多地取决于你如何将其与自己的期望以及他人的成绩进行比较,而不是取决于客观成绩。

例如,加薪5%能够让你开心一整天,但如果你原本期望8%,或者得知同事加薪10%,那么你就会陷入无尽的苦恼。


客观上境况较差的人是否可能比境况相对较好的人感到更幸福?回到加薪的例子,客观地说,加薪越高,一个人就越应该感到幸福。

然而,如果加薪5%的人原本只期望2%(即获得比预期多),而加薪10%的人原本期望12%(即获得比预期少),那么加薪5%的人会比加薪10%的人更快乐。

我们看待和判断一项客观成绩的方式,也取决于我们对这项客观成绩的主观理解。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认为,如果一个人不能打败他决心要打败的那个人,那么即使他是世界上第二优秀的人也没有用。他的满足感在于战胜那个人,如果做不到,跻身世界前列也没有任何意义。


因此,我们的幸福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把某件事看作战胜了许多人还是输给了一个人。

另一个决定个人幸福感的因素是“我本可以……”的想法,即反事实思维。

03

反事实思维


人类倾向于设想“如果……会怎样”或“如果……就好了”来想象实际情况以外的其他可能性。我们将事实与应该怎样、会是怎样或本应怎样作比较,沉浸在与现实相反的事实想象中。因此,反事实思维,顾名思义,指的就是我们对事实反面的自然倾向。

我们经常假想“差点发生”的交替现实。例如,假设你在某项投资中获得了高于预期的回报,但如果你“差点选择了”其他回报更丰厚的投资选项,这可能仍然会让你感到沮丧。你会想,“要是我当初做了其他投资就好了!”

说回难掩失望的银牌得主。我们必须认识到,赢得银牌与赢得金牌之间存在巨大的心理差异。每个体育项目只有一个获胜者,而银牌得主离金牌只有一步之遥——他们“差点”就赢得梦寐以求的金牌了。


另一方面,铜牌得主会因为挺进前三而感到欣慰。如果他们获得的是第四名而不是第三名,他们根本就拿不到奖牌。因此,他们的反事实思维是向下的,会想着“至少赢得了铜牌”而兴高采烈。

也就是说,银牌得主着眼于失之交臂的金牌,从而感到失望;而铜牌得主庆幸没有跌落第四,因而欢欣鼓舞

当然,这并不是说银牌无法令人满足。我们想说的是,获得第二名的快乐通常会被没有获得第一名的失望冲淡。

不管我们是谁,我们都经常陷入“如果……就好了”的想法。然而,我们必须记住,要充分享受生活,我们必须放弃执着于“我本可能……”,而要对眼前的一切感到快乐和感激。


原文链接:https://www.scienceabc.com/social-science/bronze-medalists-happier-than-silver-counterfactual-thinking.html
原作者:Sushmitha Hegde
译者:Claire
监制:April

胡叨叨女士
读书与生活那些事。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