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复兴村只晓得宵夜?这条均龄20岁的过早一条街才是精髓

乐活   2024-08-22 11:30   湖北  



武汉人对城中村有种依恋
尤其是藏有美食的那种


🍜
 


复兴村,背靠现代CBD的网红城中村。最为大家所知的是大名鼎鼎的双龙油焖大虾和高人气路边摊李刚牛排,也是屡次被推上美食榜单的宵夜胜地。


然而,我更建议你们把到访的时间放在上午。





因为,复兴村美食的精髓,一直都藏在菜场那些均龄20年以上的过早摊子里


总长不到200m长的巷子,古早的油香、剁馍、汽水包;经典特色的豆皮、炒豆丝、牛肉面;分量十足的咸口粥、甜口粥、西米露;物美价廉的发糕、鸡冠饺、千层饼......





说它是武汉品种最全、密度最高的过早一条街,它居第二,没谁敢说第一。绝对的硬气。




你也可以随便拉个老板问这店开了多久,努力回想的表情叠加“估计得有20多年了吧”的松弛感,足以让任何一位00后肃然起敬。




01

刘老三牛肉面
骨汤煨的萝卜赛人参




靠着一锅看似平平无奇的煨萝卜,刘老三成为了巷子里唯一一家开了20年还依旧生意火爆的牛肉面馆。





萝卜必须提前一天用猪大骨熬煮,然后一直泡在汤里直到第二天一大早开卖。只用加一块钱,老板操起比碗口还大的汤瓢就将一满勺萝卜舀到你碗里了。





店里从最细的米线到现在市面上很难找的空心粉一应俱全,对于喜欢空心粉的人在来说,这6块钱带来的快乐是真的快乐啊。





他家的牛肉有一个小炖锅专门炖着,时时刻刻舀出来都是红油抖擞的。搭配一众咸菜,一碗牛肉粉吃出了午餐的丰盛。






02


双龙牛肉面
牛肉面界也是C位




来复兴村,就一定绕不开双龙。很多人只知道他们家的油焖大虾和凉面,而他家的牛肉面也绝对是有江湖地位的。





虽然位置在出了巷子的外侧,店面也不大,招牌也被多年的油烟打磨的不那么耀眼了,但这些也丝毫不影响客流量。里面的食客总有不少都是从其他地方专门驱车过来吃的。


有客自远方来,这也是称之为老字号面馆的硬指标之一。





哪怕是夏天,吃这碗面的仪式也不能少,吃面先喝汤,我保证对味道再挑剔的人也不能拒绝这一口灵魂汤底。一定要用堂食的大碗吃,打包会少了灵魂。





红油浓汤,大块牛肉,薄厚正好的汤面吸满汤汁,挑起一筷子,油亮弹润,真是过瘾。





我们总是在寻找武汉好吃的牛肉面,对于牛肉面爱好者来说,一碗好吃的牛肉面需要具备哪些条件?我想,参照他们家的标准就够了。如果不知道该吃哪家,那就直奔这里,不会错。




03

李记专业炒粉摊
粉好不怕巷子深




武汉人流行吃汉派brunch,聚集这类人群的,是巷子里唯一的一家炒粉摊子,李记专业炒粉的光头老板,从早上到中午颠锅就没停过。





排队的叔叔说十年前在他们家吃过一碗炒枯豆丝后,就再也没有停过,每天都来买。早上碰到熟街坊,就搞个瘪瓶子白酒过早吃,中午不想做饭就中午来吃。这是铁粉无疑了。




炒粉用的锅已经锤锤打打又三年了,但上面的那一层油膜永远光亮。炒粉就得用这样的锅炒。




说来奇怪,枯豆丝近些年成了炙手可热的一道菜,想就近吃起码得花二三十去餐馆里点。如今很多炒粉摊子都不备豆丝了,毕竟想把豆丝炒的好吃,确实需要功底。





老板都不用我开口,就已经熟练的把火开大,在起锅前耍拉的将原本的绿豆丝快速翻炒至焦香金黄,“喜欢吃炒豆丝的就是好这一口焦枯撒”!





大号的纸碗满满一碗,自制的腌菜包裹着油亮的豆芽菜和豆丝,看着就诱人。这一大碗下去,管饱又解馋,也满足了我对豆丝的所有偏好。

难怪那位叔叔天天来。



04

包了20多年的馄饨
好口碑不需要招牌




知道我想采访,婆婆还有点不好意思,熟练的包完手头的馄饨就起身离开了。


负责出品的爹爹会用地道的汉川话问每一个食客要不要辣椒、葱、榨菜,打包还是在这吃。还有一个细节,爹爹每洒完一种调料,都要把盖子盖上拧紧,每一碗都是如此。





“时刻保证台面整洁,看着干净,吃的也放心撒。”这么过细的爹爹,不多见了。





虽然天气还比较热,但是我还是建议你吃馄饨之前先喝两口汤(当然是摊凉一点再喝),一碗混沌汤能做到恰到好处的鲜,不仅跟肉馅调的味道有关,跟爹爹洒调料的手感也脱不了干系。


别问,问就是你脑海中能想到的馄饨最该有的样子。




05

老手艺的大份豆皮
夫妻俩的待客之道




武汉人心中的早餐白月光—豆皮,自然也不能缺席。进巷子的左手边,馄饨隔壁,也没有名字。





讲真,虽然说现在到处卖的豆皮一份也勉强够吃,但是这家的豆皮分量才是我心中的NO.1。你看他切的长方形块,一块顶两块。小份4元,大份才6元。





喜欢吃古法干派豆皮的朋友,这一份真的必须冲!糯米蒸的刚好,臊子是传统的老三样,笋丁和卤干子都很入味,咬下去鲜香四溢很满足。





最吸引我的是蛋皮,金黄焦厚,蛋香很足,走到巷子口,香气就飘过来了。





06


姐妹俩的鸡冠饺
比脸还大的满足




吃任何带汤的粉面,总想搭配点油炸的碳水,才算完整。而在这条巷子里,我建议一定要来一个比脸还大的鸡冠饺。





这么多年,她们每天有说有笑的一个负责包馅儿,一个负责油炸,永远的丝滑默契,像是在给家里人准备早饭。





馅料也是用大盆装着的,因为已经是熟的粉条了,所以总是包的满满的,下锅也不怕炸不透。不管是泡进汤里还是直接吃,都有着不输主食的气场。





说真的,如果可以,现场还在营业的任何一家都建议不要放过,会吃的常客更深谙那些不在意包装的”小吃“。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从批零兼营的手作发糕到山东老面馒头,从小时候爱吃的古法蜂蜜面包到永远新鲜出锅的酥脆千层饼,每一家都很能打。

而最朴实无华的清粥,却也是精彩的一笔。




07

清粥一杯 小菜一碟
简单,却又不简单




短短一条街,三家卖粥的摊位穿插其中,排面不小。平平无奇的家常清粥竟被他们玩出了点名堂。随便哪一家,去晚了,你都会遗憾。





也许是因为方便,这条街卖的最好的就是这简简单单的粥类。每家的品种都很齐全,而这三家每家都有自己的独门绝技——不同品种的小菜。很多老人吃一碗,打包一碗带回家,中饭也就解决了。





三块钱的粥,十几种小菜任选。粥绝不糊弄,浓稠软烂一大杯,豆类的必须都脱壳儿,“经常光顾的爹爹婆婆多,熬烂一点吃起来也好消化”。


对于老社区的居民来说,这才是实实在在的远亲不如近邻吧。





一路吃下来,老板们似乎完全不在意我们拍摄打灯,或许是已经司空见惯,也或者是生意已经够忙了,无需额外的宣传。


也有坐我旁边的小姐姐偷感很重的说,给我们土著留一点过早地摊子吧,这恐怕是我最后的宝藏过早地了。




 

而我想更多的人知道这里,作为仍在分期重建的城中村之一,我真的害怕哪一天就吃不上了。只有留在更多人的怀念和味蕾里,复兴村才不会真的消失。




   EDITOR| ASHLEY
   PHOTO|  LYNN
   DESIGNER| MJUN
   PRODUCTION| 武汉爱黑马文化传媒原创 


一句话证明你去过复兴村。


   小红书 iwuhan
   商务 18062701362(同微信)


iWuHan
探索别致生活方式。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