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大单元教学设计+练习题

体娱   2024-11-04 05:00   浙江  


大单元教学设计+练习题

一、核心知识

19世纪,随着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世界形势变得更加纷繁复杂。一方面,西方列强的对外扩张与殖民活动激起了殖民地人民的普遍反抗,拉丁美洲、印度相继爆发了反抗殖民统治、争取民族独立的武装起义;另一方面,19世纪中期资本主义力量进一步增强,俄国、美国和日本走上了迅速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主要考查玻利瓦尔领导的拉美独立运动、印度民族大起义、俄国彼得一世改革、亚历山大二世废除农奴制改革、美国南北战争、日本明治维新。这些知识点体现了第一次工业革命后的民族解放运动和资产阶级革命与改革运动两大主题,学生应从中认识民族解放斗争的正义性和艰巨性,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其中的历史主流——19世纪六七十年代资产阶级革命与改革运动(俄国农奴制改革、美国南北战争、明治维新)是中考考查的重点。

二、课标解读

1.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知道玻利瓦尔领导的反殖斗争、印度民族大起义等史实,理解殖民地人民反抗斗争的正义性和艰巨性。知道重要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及历史现象,初步形成历史概念。(唯物史观、史料实证)

2.俄国的改革:知道彼得一世改革、亚历山大二世废除农奴制法令,理解改革促进了俄国历史的进步。认识历史事物的性质与特点、影响与意义等。(唯物史观、历史解释、家国情怀)

3.美国内战:知道《解放黑人奴隶宣言》的主要内容,理解南北战争在美国历史发展中的作用。了解历史的时序。(时空观念、史料实证)

4.明治维新:知道明治维新的主要政策,理解明治维新在日本历史发展中的作用。认识历史事物的性质与特点、影响与意义等。(历史解释、家国情怀)      

三、教学设计

第一单元   殖民地人民的反抗与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

第1课 殖民地人民的反抗斗争

一、课标要求:

通过了解拉丁美洲独立运动与印度民族大起义等史事,理解殖民地民族解放斗争的正义性和艰巨性。

二、素养目标

1.时空观念:了解殖民地时代殖民地人民反抗的基本史实;

2.史料实证:阅读资料、自学课文、观看历史地图等史料信息梳理;

3.历史解释:通过本课的学习和探究引导学生初步学会运用历史和现实联系的思维方法,来分析思考拉丁美洲和亚洲长期落后的原因,激发学生发奋图强的民族责任感

4.唯物史观:引导学生学习和概述玻利瓦尔和章西女王领导反抗殖民统治斗争的主要事迹,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辩证的观点,分析和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阶级斗争学说;

5.家国情怀:认识历史人物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的杰出影响和作用,其爱国主义优秀品质,值得学习和推崇。

三、重难点

1.重点:殖民地人民反抗殖民统治的原因,章西女王、玻利瓦尔。

2.难点:殖民地人民反抗殖民统治的原因。

四、导入

爱德华多·加莱亚诺在《拉丁美洲被切开的血管》中写道:

黄金和白银热/刻在剑柄上的十字/携带秘密武器的神回来了/像饿狼般贪婪黄金/波托西的光辉:白银的周期/西班牙人养牛,别人喝奶/骑士和马的分工/波托西的废墟,白银的时代/洒下鲜血和热泪 伴随着新航路的开辟,西班牙、葡萄牙走上殖民扩张的道路。拉丁美洲处于西班牙、葡萄牙的殖民统治之下。有句名言告诉我们:“有压迫就有反抗。”面对殖民者的疯狂掠夺和压迫,殖民地人民展开怎样的反抗斗争呢?

五、新课

(一)梳理新知

1.19世纪初,拉丁美洲的绝大部分地区仍处于西班牙和葡萄牙的殖民统治之下。

2.19世纪初,在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的影响下,拉丁美洲地区掀起了一场反抗殖民统治、__争取民族独立__的运动。    

3.在南美洲北部地区,玻利瓦尔解放了哥伦比亚、委内瑞拉和厄瓜多尔等地,成立了“大哥伦比亚共和国”;在南美洲南部地区,圣马丁领导了阿根廷、智利、秘鲁的独立运动。圣马丁和玻利瓦尔被誉为南美的“解放者”。

4.19世纪中期,印度已沦为英国的殖民地。当时,英国完成工业革命,进一步加强了对印度的经济掠夺和政治压迫。

5.1857年, 印度土兵首先起来反抗英国殖民者。年轻的章西女王领导军民与英军展开激战。章西失陷后,她率军转战外地。战斗中,她身先士卒,直到壮烈牺牲。

6.印度民族大起义沉重打击了英国殖民者,反映了印度民族意识的觉醒。这次起义也是19世纪中期亚洲民族解放运动__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二)合作探究 生成能力

探究一 拉丁美洲独立运动的背景和影响。

背景:葡萄牙、西班牙两国对外扩张最早,所以在当时的美洲新大陆地区,这两个国家的殖民地最多,以至于后来有了“拉丁美洲”这个地理名称。在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的影响下,拉丁美洲地区掀起了反抗外来殖民的斗争。影响:①解放了哥伦比亚、委内瑞拉和厄瓜多尔等地,成立了“大哥伦比亚共和国”,赢得独立战争的胜利;②出现了一系列新兴独立国家,基本形成今天拉美国家的格局;③鼓舞了殖民地人民。

探究二 印度民族大起义的结果、影响。

结果:印度民族大起义在英国的残酷镇压下失败。影响:印度民族大起义沉重打击了英国殖民者,反映了印度民族意识的觉醒。这次起义是19世纪中期亚洲民族解放运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探究三 拉丁美洲独立运动和印度民族大起义有哪些相似之处?

从起因上看,都是由于残酷的殖民统治和经济掠夺引起的;从影响来看,都打击了殖民统治:拉丁美洲独立运动沉重打击了葡萄牙、西班牙的殖民统治;印度民族大起义沉重打击了英国的殖民统治;在反抗斗争中,都出现了英雄人物:拉丁美洲有玻利瓦尔、圣马丁;印度有章西女王。

六、课堂小结

通过学习拉丁美洲独立运动和印度民族大起义的背景,我们知道殖民掠夺和压迫是殖民地人民抗争的根本原因;运动的过程中,我们认识了三位民族英雄:玻利瓦尔、圣马丁和章西女王。他们为争取民族独立不屈不挠、奋勇抗争、坚持到底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拉丁美洲独立运动和印度民族大起义都沉重打击了殖民统治,表现出反抗民族压迫的决心和勇气。

七、板书设计

印度民族大起义          

打击了殖民者    

鼓舞了殖民地人民殖民统治与殖民掠夺

殖民地人民的抗争拉美独立运动

         

 

八、教学反思

第2课   俄国的改革

一、课标要求:

通过了解美国内战、日本明治维新、俄国1861年改革等史事,初步认识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

二、素养目标

1.时空观念:莫斯科大公伊凡四世称沙皇;彼得一世改革时间;1861年改革;16——19世纪俄国在欧扩张情况;

2.史料实证:查阅相关资料系统归纳彼得一世改革及其影响;

3.历史解释:培养学生运用对比的方法观察历史事件的能力,简化、概括史实的能力;通过了解农奴制改革的背景,培养学生的阅读归纳能力;

4.唯物史观:历史是向前发展胜,改革生产关系有利于生产力的进步;用辨证的方法全面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力的培养;

5.家国情怀:识沙俄的发展史是不断侵略扩张的历史,启发学生对帝国主义丑恶本质的认识。中国是沙俄侵略的对象,使学生认识捍卫领土的根本条件是国家的强大。

三、重难点

1.重点:彼得一世改革、1861年改革。

2.难点:1861年改革对农民的掠夺性和历史进步性两者之间的关系。

四、导入

在克里姆林宫普京办公室唯一的画像是彼得大帝,在历史名城圣彼得堡诞生300周年庆祝活动上,普京总统饱含深情地说:“此生我最佩服的人就是彼得大帝。”为什么普京说他此生最佩服的人是彼得大帝?他作出了什么重大的历史贡献?

五、新课

(一)彼得一世改革

1.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使学生对俄国历史演变有一个清晰的认知。

提示:    

2.教师提问:彼得一世改革的目的是什么?

提示:改变俄国的落后面貌,实现富国强兵。

3.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分类归纳彼得一世改革的举措,并认识其作用。

提示:(1)政治上,改组行政机构,建立了中央集权的行政体制,进一步加强了沙皇的专制权力→加强了中央集权,提高了政府效率,巩固了沙皇统治。(2)军事上,创建了一支纪律严明的新式常备军,要求贵族必须到军队或行政机构为国家服务,按功劳和才能提拔人才→有利于建立新式军队,增强军事实力。(3)经济上,鼓励兴办手工工场,准许工场主购买整个村庄的农奴→促进了经济发展,扩大了农奴制的基础。(4)文化上,推行文化教育,派遣留学生,创办科学院,开办学校,创办报纸→促进了文化教育发展。(5)社会习俗上,提倡人们学习西方的礼节与生活方式→改变落后习俗和文明开化。

4.材料展示:

“鼓励兴办手工工场,准许工场主购买整个村庄的农奴。”到彼得一世去世时,俄国已建起240多个手工工场,俄国生产的铁和麻布已输出到英国市场。不过,工场的劳动力仍然以农奴为主。

5.教师提问:材料反映了彼得一世在经济上改革有何影响?改革是否触及农奴制的基础?讨论归纳彼得一世改革的性质。

提示:彼得一世改革促进了工场手工业的发展,在客观上为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创造了条件。但彼得一世的改革不仅没有触动农奴制的基础,反而使农奴制进一步加强。彼得一世改革是一次自上而下的带有资本主义色彩的封建性质改革。

6.引导学生阅读《15—18世纪俄罗斯疆域的扩张图》和《营建新首都圣彼得堡》,说说改革的影响。

提示:通过改革,俄国的经济、军事实力大大增强,一跃成为欧洲军事强国,为对外扩张准备了条件。

(二)废除农奴制

1.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和P8“相关史事”,分析1861年废除农奴制的原因。

提示:农奴制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2.材料展示:

俄国沙皇亚历山大二世说:“诸位会深信,凡能够维护地主利益的措施,我都一一做到了。”

3.引导学生分析亚历山大二世实行改革的目的。材料说:凡是能够最大限度维护地主贵族利益的措施,我尽力去做到了(如让获得自由的农民赎买份地等措施)。它说明了俄国农奴制改革的目的是为了维护地主贵族的利益。    

4.读教材,引导学生说出改革内容和农奴“解放”的实质。

提示:农民“解放”的实质:实际上是对农奴的一次更大的掠夺。

5.教师提问:讨论1861年改革的性质和影响。

提示:(1)性质:1861年改革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因为这次改革废除了农奴制度,为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劳动力、市场、资金以及相对稳定的社会环境,客观上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因此它是一次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2)影响:1861年农奴制改革是俄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6.拓展延伸:试从背景、时间、领导人、目的、内容、性质和影响等方面来比较彼得一世改革与亚历山大二世改革。

六、课堂小结

学史是为了鉴今,本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彼得一世改革和俄国1861年改革,俄国改革对俄国不同阶段的发展起到了重大的影响。

七、板书设计

         

 

八、教学反思

         

 

第3课 美国内战

一、课标要求:

通过了解美国内战、日本明治维新、俄国1861年改革等史事,初步认识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

二、素养目标

1.时空观念:美国内战爆发的时间;

2.史料实证:《宅地法》和《解放黑人奴隶宣言》文本阅读分析;

3.历史解释:知道林肯在美国内战中的主要活动;理解美国内战在美国历史发展中的作用;引导学生阅读《宅地法》《解放黑人奴隶宣言》两个文件,认识这两部法律在内战中的作用;    

4.唯物史观:学会评价历史人物的方法;

5.家国情怀:通过战争中林肯和人民群众的活动,使学生认识到人心向背是战争胜利与否的关键,同时个人作用也是不可忽视的。

三、重难点

1.重点:美国内战爆发的原因、历史意义;林肯为维护国家统一所作的历史贡献。

2.难点:美国内战前南北两种经济方式的矛盾。

四、导入

美国人心目中最伟大的总统排名第一的是林肯,从他入主白宫到遇刺身亡,只有四年的时间,四年里他做了一件事,领导了美国内战,这场战争导致美国损失618 000个青壮年劳动力,伤亡人数超过150多万,成千上万的家庭流离失所。而与这场战争息息相关的林肯,为什么依旧是美国人心中最受尊敬的总统呢?今天让我们来学习第3课:美国内战。

五、新课

(一)南北矛盾的加剧

1.教师讲述:美国内战的背景:北方资本主义工商业南方奴隶制种植园经济。

2.读教材和图文史料,引导学生分析南北矛盾的表现:①关税之争;②奴隶制存废问题;③南北双方还在劳动力、市场、原料等方面存在着尖锐的矛盾。

3.图片展示:

美国内战爆发的原因

4.教师总结:(1)根本原因:美国北方资本主义经济与南方种植园经济之间的矛盾不可调和。(2)南北矛盾焦点:黑人奴隶制的存废问题。

(二)内战爆发

1.教师讲述:林肯1860年当选美国总统(导火线)——南方军队挑起战争,内战爆发(开始标志)。

2.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林肯为什么能当选美国总统?他的当选为什么会导致美国内战的爆发?学生思考作答。

3.图表展示:《美国内战初期南北双方力量对比表》

区域

北方

南方

州数

23个

11个

人口        

2 200万

900万

工业生产占全国比重

91%

9%

  4.教师提问:从表上我们发现内战初期,北方的力量比南方强大但北方却屡屡失利,原因是什么?

提示:南方蓄谋已久,准备充分;北方还幻想妥协,战备松懈,同时北方政府还没有提出废除奴隶制和解决人民的土地问题,没有注意充分发动人民和广大奴隶的力量,所以北方军队在战场上连续失利。

(三)北方的胜利

1.教师提问:战争初期,北方虽然力量比南方强大,但军事上不断失利,处于不利地位,如何才能反败为胜?北方如何利用自身优势争取人民的更强有力的支持?

2.材料展示:

材料一:凡年满21岁,没有参加过叛乱,而且获得土地是以垦殖为目的的美国公民,只要交纳10美元登记费,就可以在美国西部得到一块不超过160英亩的土地。登记人连续耕种5年后,就可以成为这块土地的主人。

材料二:1863年1月1日起,凡是当地尚在反抗合众国的任何一州之内,或一州的指明地区之内,为人占有而做奴隶的人们都应在那时及以后永远获得自由,合众国政府行政部门包括海陆军当局,将承认并保障这些人的自由。

3.教师提问:材料一和材料二分别出自哪一法令?该法令的颁布有何作用?

提示:(1)《宅地法》和《解放黑人奴隶宣言》;(2)《宅地法》和《解放黑人奴隶宣言》深得人心,调动了农民和黑人奴隶的积极性。他们踊跃参军作战,扭转了北方军队在战场上的被动局面。

4.教师引导学生联系美国独立战争的历史意义和性质,分析美国内战的性质。

提示:

战争

性质

依据

独立

战争

既是一场民族解放战争,又是一次资产阶级革命

它推翻了英国的殖民统治,获得了国家独立,为美国资本主义发展开辟了道路

美国

内战

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

它维护了国家统一,废除了奴隶制,清除了资本主义发展的最大障碍,为以后经济的迅速发展创造了条件(意义)

  5.教师提问:如何评价林肯?(学生讨论后回答)

提示:林肯在内战的最危急的关头,顺应了广大人民的要求,以革命的方式摧毁了奴隶制,解决了人民对土地的要求,维护了国家的统一,推动了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因此林肯被称为美国历史上杰出的资产阶级政治家。    

六、课堂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知道了任何一种社会制度的形成和巩固都不是一件易事,就算是资本主义经济十分发达的美国,如果没有150多年前的那场南北战争,如果北方没有取得胜利,那么它的历史将改写,资本主义经济史或许也将改写。   

七、板书设计

八、教学反思

         

 

第4课 日本明治维新

一、课标要求:

通过了解美国内战、日本明治维新、俄国1861年改革等史事,初步认识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

二、素养目标

1.时空观念:明治维新时间

2.史料实证:史料教学,运用教材上的图片与材料全面认识日本明治维新;

3.历史解释:了解日本明治维新前的社会状况和明治维新的背景;简述明治维新的主要内容;理解明治维新在促进日本向资本主义社会转变中所起的作用;

4.唯物史观:历史是向前发展胜,改革生产关系有利于生产力的进步;

5.家国情怀:通过明治维新,日本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实现了民族的振兴,成为亚洲的强国,从而教育学生要善于学习别人的长处,要坚持改革与开放。

三、重难点

1.重点:明治维新的内容和影响。

2.难点:明治维新的背景和明治维新能够成功的原因。

四、导入

19世纪中期,许多遭到欧美列强侵略的亚非拉国家相继沦为殖民地或半殖民地。东亚的日本脱颖而出,经过明治维新,迅速实现了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变,成为亚洲第一个走上近代化道路的国家,避免了与其他亚非拉国家相同的命运。明治维新是怎样发生的?日本为什么会成功?今天让我们来学习第4课:日本明治维新。    

五、新课

(一)德川幕府与锁国时代

1.教师讲述:19世纪中期,日本处于德川幕府统治之下。天皇是名义上的君主,实权被掌握在幕府将军手中。德川幕府推行锁国政策,而这一政策造成日本与外界隔绝,也阻碍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2.教师提问:列强是怎样打开日本国门的?(学生思考后作答)

提示:列强通过强迫日本签订不平等条约,打开了日本的国门。

(二)倒幕运动

1.图片展示:《明治维新前日本社会等级示意图》。

2.教师提问:19世纪中期的日本封建社会等级如何划分?

提示:天皇→士(将军、大名、武士)→(农、工、商)。

3.指导学生阅读教材,讨论并回答以下问题:倒幕派的主要力量有哪些?结果如何?

提示:一部分中下级武士、西南强藩和朝廷公卿。幕府统治被推翻,建立了以明治天皇为首的地主和资产阶级的联合政权。(这是明治维新的前提条件)

4.阅读教材相关内容,引导学生认识日本“内忧外患”的时局特点。

提示:内忧:幕府统治腐朽,闭关锁国,陷入统治危机。外患:美军舰队两次强行进入日本港口,日本被迫通商,民族危机严重。倒幕:倒幕派武装推翻幕府统治,为明治维新扫除了障碍。

(三)明治维新

1.材料展示:明治维新时期的图片,认识明治维新改革措施。

         

 

         

 

         

 

         

 

图1 明治政府颁发的地契                    图2 日本最早的火车站

         

 

         

 

         

 

         

 

图3 明治维新时期的小学课堂              图4 1897年创立的第一个大型冶金企业八幡制铁所

提示:(1)政治上,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2)军事上,实行征兵制,建立新式军队。(3)经济上,推行地税改革,以“殖产兴业”为口号,大力发展近代经济。(4)社会生活上,提倡“文明开化”,向西方学习,改造日本的教育、文化和生活方式。    

2.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结合改革措施,认识明治维新的性质。

结论: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3.教师总结:明治维新的历史影响。

提示:明治维新成为日本历史的重大转折点。通过明治维新,日本迅速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实现了富国强兵,开始跻身资本主义强国之列。但是,明治维新保留了大量旧制度的残余,军国主义色彩浓厚。日本强大起来后,很快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

六、课堂小结

19世纪中期,日本通过明治维新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摆脱了沦为殖民地的危机。日本的历史告诉我们:改革是强国富民之路。当前,我国也只有通过不断深化改革,推动经济持续快速地发展,才能使我国傲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七、板书设计

八、教学反思

         

 

五、作业布置方案

         

 

耿棚中学  八年级历史   备课组作业布置清单

周次

学习范围

时间

作业内容

完成要求

备注

  (月 日-月日)        

第一单元

周一

基础训练第一课

                 

 

                 

 

周二

基础训练第一课

                 

 

                 

 

周三

基础训练第二课

                 

 

                 

 

周四

基础训练第二课

                 

 

                 

 

周五

自我检查、巩固

                 

 

                 

 

周六、日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作业

姓名: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 自评_____ 互评______ 师评________

(本单元作业设计分为必做部分与选做部分,选做部分可以根据能力选做部分题目)

         

 

一、单项选择(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南美解放者杯”和世界杯,都属于世界足球的重大赛事,而“南美解放者杯”的创立是为了纪念(     )

A.华盛顿  B.章西女王  C.玻利瓦尔 D. 圣马丁

2.18世纪末19世纪初,涉及地区广,卷入人口多,斗争时间长,沉重地打击了西班牙和葡萄牙殖民统治的是(     )

A.拉丁美洲独立运动  B.美国独立战争    C.印度民族大起义    D.美国内战

3.面对殖民者的侵略和掠夺,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和人民进行了英勇的抗争。下面是某同学在学习这一主题时整理的知识点,错误的一项是(     )

A.章西女王——抗击西班牙侵略一 印度民族英雄

B.玻利瓦尔——拉丁美洲独立运动——南美的“解放者”

C.华盛顿——独立战争——“合众国之父”

D.林则徐——虎门销烟——中华民族英雄    

4.1861年,亚历山大二世颁布废除农奴制的法令,当时在农民中流传着这样的说法:地主把“真正的解放”藏起来了。这主要是因为该法令规定(     )

A.鼓励兴办手工工场    B.推行地税改革     C.农奴高价赎买份地   D.鼓励西部耕种

5.中共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继续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回顾19世纪60年代俄国农奴制改革,其中“关注”民生问题的措施是(     )

A.大力发展教育事业     B.努力发展近代工业

C.引进西方先进技术     D.解决土地问题

6.1860—1890年,俄国的钢产量和棉纺织业的产值都增加了3倍,煤炭产量的增加则超过了19倍,石油产量猛增了200多倍。上述材料反映了俄国农奴制改革的作用是(     )

A.更新了农业生产结构   B.改变了社会阶级结构

C.缩小了城乡差别       D.促进了工业发展

7.亚历山大二世即位后,阶级矛盾进一步激化。农民骚动在1859年为90次,1860年为126次,到1861年则猛增到1176次。为解决这一社会危机,亚历山大二世颁布了(     )

A.废除君主制法令   B.废除黑人奴隶制法令 C.废除农奴制法令D.废除土地私有制法令

8.1860年林肯代表美国共和党参加总统竞选,主题是“联邦必须而且将会得到保留”。这表明林肯(     )

A.维护国家统一的决心    B.主张与南方黑人奴隶主妥协

C.主张废除黑人奴隶制    D.抗击英国殖民统治的决心

9.有人说这部文件的局限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首先,它是“一个适当和必要的战时措施”;其次,它有地区的限制,没有宣布解放全部地区的奴隶;最后,它只给了黑人人身自由,缺少给予他们的其他权利的具体保护措施。这部文件是(     )    

A.《人权宣言》   B.《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C.《宅地法》   D.《拿破仑法典》

10.历史叙述包括史实与评价,下列属于历史评价的是(     )

A.1860年林肯当选为美国第16任总统

B.1861年南方军队挑起战争,美国内战爆发

C.1865年南方军队投降,美国内战结束

D.美国内战是一场维护国家统一的战争

11.2020年5月,黑人弗洛伊德之死导致的抗议活动席卷美国。社会学家认为,美国存在种族歧视现象与美国历史上长期存在奴隶制度有关。19世纪60年代,奴隶制被废除了,但其奴役思想并没有随之消失。对该材料解读错误的是,美国(     )

A.独立战争废除了奴隶制

B.现在依然存在种族歧视现象

C.种族歧视现象有其历史根源

D.要消除种族歧视现象必先摒弃奴役思想

12.19世纪上半叶,俄国盛行农奴制,近代工业企业的劳动者近40%是农奴,生活贫困,购买力低;同时期日本实行幕府制度,新兴地主和高利贷商人经济实力不断增强,但因土地所有权限制,也不能随意发展工商业。由此可见两国工业化进程缓慢的共同原因是(     )

A.缺乏统一的市场    B.缺少自由劳动力   C.缺乏先进的制度   D.缺少充足的资金    

13.明治维新期间,政府把铁路和军工企业以外的大部分国营企业无偿或以优惠的价格转让给私人资本家,通过补助金和优惠贷款等形式给予私人资本家资金支持。这反映了明治政府的哪项改革措施(     )

A.殖产兴业        B.废藩置县     C.提倡“文明开化”   D.建立新式军队

14.在1878年的日本,儿童玩拍球游戏时,用10种最值得采用的新事物的名称来代替数字,它们分别是汽灯、蒸汽机、马车、照相机、电报、避雷针、报纸、学校、信箱和轮船。这主要反映了明治维新(     )

A.使日本实现富国强兵    B.改变日本民众的生活

C.使日本开始对外侵略

D.使日本放弃传统游戏

15.19世纪中期,许多国家发生了重大事件。下列史实与结论对应正确的是(     )

选项

史实

结论

A

俄国农奴制革

彻底消除了封建残余

B

印度民族大起义

促成印度实现了独立

C

日本明治维新

 一场资产阶级革命

D

美国南北战争

加速了资本主义发展

         

 

二、辨析改错(共8分)

16.19世纪,随着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世界形势变得更加纷繁复杂。辨别下列史实的正误,在该题前的括号内正确的打“√”,错误的打“×”并加以改正。

【     】(1)俄国彼得一世执政时期采用“沙皇”称号,强化了专制统治。

改正:    

【     】(2)1861年农奴制改革推动俄国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是俄国历史上的重大转折点。

改正:

【     】(3)美国南北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南方农奴制严重阻碍了北方资本主义的发展。

改正:

【     】(4)明治维新期间,日本政府以“文明开化”为口号,大力发展近代经济。

改正:

         

 

三、材料解析(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俄国在15世纪、16世纪、17世纪,也是个落伍的国家,所以那时在西洋的大舞台上,几乎没有俄国的地位。可是在17世纪末,正当我们的康熙年间,俄国幸而出了一个大彼得,他以专制皇帝的至尊,变名改姓,微服到西欧去学造船,学炼钢。后来他又请了许多西欧的技术家到俄国去,帮助他维新。那时许多的俄国人反对他,尤其是首都莫斯科的国粹党。他不顾一切,奋斗到底,甚至迁都到一个偏僻的,但是滨海的尼瓦河旁,因为他想靠海就容易与近代文化发源地的西欧往来。俄国的近代化基础是大彼得立的,他是俄罗斯民族大英雄之一,所以今日的斯大林还推崇他。

——蒋廷《中国近代史》

(1)根据材料一,分析彼得大帝改革的历史背景。根据材料二,归纳彼得大帝改革的特点。(4分)    

         

 

材料二 建立一支强大的军队,成为战败后的彼得一世改革的重点。陆军完全按照欧洲强国的模式重新编制和训练;海军开始组建;为了满足对装备和后勤物资的迫切需要,大量的工厂在乌拉尔山地区建立起来;军队需要合格的指挥官,彼得一世不仅向欧洲派出了数以千计的留学生,而且先后在俄国设立了数学与海洋学校、炮兵学院、工程学院,这些新式的学校完全按照兵营管理,为了监督学员,彼得下令由退役的士官手持鞭子守在课堂上。

——《大国崛起》解说词

(2)“俄国的近代化基础是大彼得立的。”请结合材料二,从军事、经济和教育方面予以说明。(4分)

材料三19世纪六七十年代俄国机器制造业统计表

时间

 企业数

工人数量

产值(千卢布)

1860年

99

11600

7954

1879年

287

42000

51937

  

——《俄国社会经济史》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亚历山大二世改革的作用。(2分)

         

 

1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们认为下面这些真理是不言而喻的:人人生而平等,造物者赋予他们若干不可剥夺的权利,其中包括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在大陆会议下集会的美利坚联盟代表,以各殖民地善良人民的名义,并经他们授权,向全世界最崇高的正义呼吁……同时郑重宣布:这些联合一致..,...向并且按的殖民地从此是自由和独立的图其权利也必须是自由和独立的国家,它们取消一切对英国王室效忠的义务,它们和大不列颠国家之间的一切政治关系从此全部断绝。    

——李剑鸣《美国的奠基时代:1585-1775》

(1)材料一中的引文出自哪部法律文件?这文件颁布的历史意义是什么?(2分)

         

 

材料二 他在一次讲演中说:“一幢裂开的房子是站立不住的,我相信这个政府不能永远维持半奴隶和半自由状态。我不期望联邦解散,我不期望房子崩塌,但我的确希望它停止分裂。”

(2)根据材料二,请你判断文中的演说者是谁。“一幢裂开的房子”指的是南北哪两种经济制度并存?(3分)

         

 

材料三 到战争结束之时,有超过18万名黑人在联邦陆军服役,3万名黑人在联邦海军服役,25万名黑人在军队中从事劳役工作。为了消灭奴隶制,38000 名黑人献出了生命。有21名黑人战士获得了国会荣誉勋章。他们的所作所为改变了国人对黑人的看法,也改变了他们对自己的看法。

——李军《自由的新生:美国内战风云录》

(3)材料三的数据说明了什么?黑人能参与联邦军队的战斗与哪一文件的颁布有关?(2分)

         

 

(4)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出这两次战争对美国历史发展的共同作用。(3分)

         

 

四、活动与探究(共12分)    

19.19世纪中期,俄国、美国、日本走上了迅速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回答问题。

材料一 随着克里米亚的灾难,农奴不断上升的压力变得不可抗拒,亚历山大二世颁布 (《解放法令》,解放了农奴,将农奴耕种的土地在农奴和贵族地主之间重新分配。此后,俄国的旧制度被削弱,工业化得到了进一步发展。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美国这场战争的意义在于,它粉碎了奴隶主阶级的政治势力,使工业资产阶级掌握了全部国家政权,使其能够运用国家政权的力量全面地发展资本主义生产。

——刘祚昌、王觉非《世界史·近代史编(下卷)》

材料三 极其庞大的地税收入,成为政府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正是这笔从农业中获取的巨大财富,才能使政府顺利地实行“殖产兴业”政策;才能使政府从地税收入中拨出大量款项创办国营企业和资助私人企业,从而为资本主义工业的发展提供了大量货币资本。

——汤晓黎《日本明治政府地税改革探析》

(1)材料一中俄国的“旧制度”指什么?这一“旧制度”的削弱产生了什么积极影响?(3分)

         

 

(2)材料二中的“这场战争”史称什么?这场战争使美国的阶级关系发生了怎样的改变?(4分)

         

 

(3)材料三反映的是日本历史上的哪次改革?概括指出这次改革“为资本主义工业的发展提供了大量货币资本”的措施。(2分)    

         

 

(4)上述材料,反映了当时怎样的历史发展趋势?(3分)

         

 

参考答案与解析

1.C 2.A 3.A

4.C解析:由材料“在农民中流传着这样的说法:地主把‘真正的解放’藏起来了”可知,农奴没有获得真正的解放。结合所学知识,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农奴在获得解放的同时,可以获得一份土地,但是必须出钱赎买,所出的价钱高出当时的地价,农民为此付出了沉重的代价,C符合题意;彼得一世改革时期,鼓励兴办手工工场,A不符合题意;明治维新时期,推行地税改革,B不符合题意;美国内战时期政府颁布《宅地法》鼓励农民到西部耕种,D不符合题意。

5.D 6.D

7.C 解析:由题干可知,亚历山大二世统治前期,俄国国内的社会矛盾日益加深。亚历山大二世认为,与其等农民自下而上起来解放自己,不如自上而下解放农民。1861年,亚历山大二世颁布了废除农奴制的法令。故C项符合题意。

8.A 9.B 10.D

11.A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19世纪60年代美国废除了奴隶制,但是奴役思想并没有消失,导致了美国社会至今仍存在种族歧视现象。本题是逆向选择题。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美国独立战争的纲领性文件《独立宣言》虽然强调天赋人权,自由平等。但是宣言并没有宣布废除奴隶制,事实上天赋人权的享受者也不包括黑人和印第安人,A符合题意;根据“奴隶制被废除了,但其奴役思想并没有随之消失”可知,美国至今依然存在种族歧视现象,B不符合题意;根据“社会学家认为,美国存在种族歧视现象与美国历史上长期存在奴隶制度有关”可知,种族歧视现象有其历史根源,C不符合题意;根据题意可知,要消除种族歧视现象必先摒弃奴役思想,D不符合题意。    

12.C 解析:由“农奴制”“幕府制度”可知,当时俄国和日本由于制度限制,资本主义未能发展起来,各种社会矛盾层出不穷。故C项符合题意。

13.A 解析:根据题干中“政府把铁路和军工企业以外的大部分国营企业无偿或以优惠的价格转让给私人资本家”等信息可知,明治政府鼓励私人资本家发展近代企业。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明治维新在经济上的措施是,推行地税改革,以“殖产兴业”为口号,大力发展近代经济,A项符合题意。B项废藩置县是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与题干无关,排除;C项提倡“文明开化”是社会生活方面的措施,向西方学习改造日本的教育、文化和生活方式,与题干无关,排除;D项建立新式军队是明治维新在军事上的措施,与题干无关,排除。

14.B

15.D 解析:俄国农奴制改革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没有彻底消除封建残余。印度民族大起义失败,没有促成印度实现独立。日本明治维新是一场资产阶级改革,不是一场资产阶级革命。D符合题意,1861年美国南方挑起了内战,美国内战是美国历史上的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经过这场战争,美国废除了奴隶制,扫除了资本主义发展的最大障碍,为以后经济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16.(1)ד彼得一世”改为“伊凡四世”

(2)√

(3)× “农奴制”改为“黑人奴隶制”

(4)× “文明开化”改为“殖产兴业”

17.(1)历史背景:俄国落伍于世界。改革的特点:向西欧学习,强化军事力量,同时发展经济与教育。    

(2)军事上,借鉴欧洲强国模式。经济上,发展军事工业。教育上,一方面派出大量的留学生去欧洲,一方面在国内兴办军校。

(3)使俄国摆脱封建农奴制危机,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18.(1)《独立宣言》。宣告了北美13个殖民地脱离英

国的统治而独立。

(2)林肯。北方的资本主义工商业经济和南方的奴

隶制种植园经济。

(3)参加南北战争的黑人为北方的胜利作出了巨大

的贡献。《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4)都扫除了美国资本主义发展的障碍(或都有利于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19.(1)“旧制度”:农奴制。积极影响:进一步推动俄国的工业化(推动俄国走上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2)史称:南北战争(美国内战)。阶级关系变化:粉碎了奴隶主阶级的政治势力(解放了黑人奴隶),使工业资产阶级掌权。

(3)改革:明治维新。措施:地税改革。

(4)发展趋势: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

         

 

    

精讲精练
初中历史、道法、地理学科知识点精讲精练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