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学期历史小论文写作方法及例文

体娱   2024-11-15 05:00   浙江  


1.观点来源:①从材料中提取(不能照搬原文),是材料表达的主题、中心思想

 ②从课本上获取,教材中相关事件的性质、影响、意义、评价、启示等都可以作为观点

③学者提炼整理的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

2.观点提炼

①阅读题目所给材料,列出涉及的历史事件

  ②找出材料中的关键词、关键句,概括材料大意

③多则材料(文字材料、图片、漫画等)要找它们的共同点(领域、内容、影响等方面)或其他关系

④提炼的观点或主题,必须是结论式的语句,不能是短语

3.一般格式

必须是陈述句:“xx推动/促进××”“Xx是xx”“xx为xx提供保障”“xx为xx创造条件”等

第二步:论述观点

1.史实来源和要求

①史实可从材料中提取,也可从课本上获取,所选的史实要2个及以上,要围绕观点,有代表性、时序性和完整性

②史论结合,组织答案要段落化,不能序号化

2.一般格式

①史实1+史实1的背景/作用/意义/影响/评价等

②史实2+史实2的背景/作用/意义/影响/评价等

③总述史实间的联系或共同点(作用/影响等)

第三步:结论    

综上所述/由此可见/总之,+升华观点+所以要怎么做(认识/启示类语句),体现家国情怀

         

 

典型例题

1.请根据材料图片所反映的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写一篇80—120字的小短文。(要求:题目拟,观点明确,体现图片内容之间的联系性,实正确,条理清晰,语句通顺,表述完整)

观点:改革创新推动社会发展

论述:公元前356年,秦孝公任用商鞅主持变法,商鞅变法使秦国的国力大为增强,一跃成为最强盛的诸侯国,为以后秦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北魏孝文帝即位后进行改革,迁都洛阳,推行一系列汉化措施,促进了民族交融,也增强了北魏的实力。

结论:综上所述,改革创新推动社会发展。

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夏桀是历史有名的暴君。夏桀统治期间,大兴土木,修建宫殿,骄横暴虐,大肆挥霍。桀不修德行,统治残暴,用武力伤害百姓,引起民众反抗。商汤任用贤才,起用出身卑微的伊尹和仲虺,以为民除暴为口号,兴兵伐夏,终于灭掉夏朝,建立商朝。商汤吸取夏朝灭亡的教训,对内减轻征敛,安抚民心,发展农业、手工业和商业,使经济得到发展,人民生活相对安定,商朝很快强大起来。

——摘编自《中国历史》

阅读以上材料,提炼一个观点,并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晰)(温馨提示:①观点用陈述句,不能用疑问句和反问句;②论述要举两个例子来论证观点:③要有结论)    

观点: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

论述:商汤任用贤才,吸取夏朝灭亡的教训,对内减轻征敛,发展经济,人民生活相对安定,商朝很快强大起来。夏桀统治期间,骄横暴虐,大肆挥霍,最终导致夏朝灭亡。周武王任用贤才,发展农业,实行分封制,西周政权得到巩固,而商纣王对外征伐,对内实施暴政,最终导致商朝的灭亡。

结论:综上所述,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

3.材料论述题。

材料  战国时期,新旧时代交替,为了适应时代的发展及在复杂的斗争中生存下去,各国都在一定的程度上实行变法。商鞅变法的成功,使原来比较落后的秦国一跃成为战国时代最先进的强国,为日后统一六国打下了基础。变法触犯了旧贵族的利益,最后商鞅遭诬陷,起兵反抗,兵败被车裂。但是,由于变法内容顺应了封建制发展的历史趋势,商鞅虽死,“秦法未败”

——摘编自朱绍侯《中国古代史》

阅读材料围绕其主题提炼一个观点,并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体现材料主题,史论结合,论述条理清晰)

观点:改革不是一帆风顺的,会有曲折和反复。

论述:秦孝公任用商鞅主持变法,确立县制;废除贵族的世袭特权;废除旧的土地制度、鼓励耕织、统一度量衡、奖励军功等一系列改革,使秦国的国力大为增强,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一跃成为最强盛的诸侯国,为以后秦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础。但商鞅变法触犯了旧贵族的利益,遭到旧势力的强烈反对,商鞅为此付出了代价。但只要改革顺应了历史潮流,改革终会推行下去,并取得成功,得到后世肯定。

结论:综上所述,改革并非一帆风顺,在改革的过程中可能会面临曲折,要付出一定的代价。

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纸是以我国为中心逐步向世界各地传播的。……到19世纪初,造纸术已传遍全世界。各国劳动人民不断对纸进行改讲和提高,纸的质量不断提高,品种不断增加,从而极大地促进了世界科学、文化、技术的传播、交流和发展。    

阅读以上材料提炼一个观点(围绕材料中心,体现主题),并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正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观点:造纸术的发明促进了世界科学、文化、技术的传播、交流和发展。

论述:西汉前期发明了造纸术。东汉蔡伦改进了造纸术,降低了造纸的成本,同时提高了纸的产量和质量。此后造纸术逐渐传入世界各国,促进了世界科学、文化、技术的传播、交流和发展

结论:综上所述,造纸术的发明促进了世界科学、文化、技术的传播、交流和发展,为人类文化的传播和世界文明的进步作出了杰出贡献。

         

 

            




       

图一  山西临汾的尧庙                  图二   大禹治水像


5.请根据图片所反映的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写一篇80—120字的小短文。(要求:题目自拟,观点明确,体现图片内容之间的联系性;史实正确;条理清晰,语句通顺,表述完整。)

观点:德才兼备是禅让制的主要依据

论述:相传尧、舜、禹时期实行禅让制。尧鼓励人们发展生产。尧年老时推举品行高尚的舜做他的继承人。舜在位时,制定刑法,完善制度,稳定局势。舜年老时让位于治水有功的禹。禹治水时曾“三过家门而不入”,得到民众的爱戴,被尊称为“大禹”。

结论:综上所述,德才兼备是禅让制的主要依据    

         

 

中国古代史大事年表(上)

时间

事件

约公元前1600年

商汤灭夏,商朝建立

约公元前1046年

商纣王暴政,周武王灭商,西周开始

春秋时期

齐桓公任用管仲为相进行改革

公元前356年

商鞅开始变法

公元前221年

秦王统一中国

公元前209 年

陈胜、吴广起义

公元前207年

刘邦、项羽起义灭亡秦朝

  ——据部编历史教材七年级上册

6.阅读材料,选择至少两个历史事件,确定观点,并结合材料和中国古代史加以论述。(要

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

观点:改革能推动社会进步,是社会发展的必由之路。

论述:秦孝公任用商鞅主持变法,政治上确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废除贵族的世袭特权;改革户籍制度,加强对人民的管理;严明法度,禁止私斗,经济上废除旧的土地制度,允许土地自由买卖;鼓励耕织,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统一度量衡,军事上奖励军功,对有军功者授予爵位并赏赐土地,商鞅推行的一系列改革,使秦国一跃成为战国时代最先进的强国,为日后统一六国打下了基础。公元前221年,秦灭六国,统一全国,建立秦朝,秦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我国也由奴隶社会转变为封建社会。

结论:综上所述,改革能推动社会进步,是社会发展的必由之路。

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文化认同是民族团结之根、民族和睦之魂。0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场景一

                 




           


场景二

秦凭借从中央到地方较为完善的统治机构,做到了“书同文”。文字统一对形成共同的文化认同和民族认同,对中国的民族交融、国家统一、疆域拓展、历史延续,都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剑桥中国秦汉史》

场景三

                 




           


根据以上材料,以中华文化为主题提取一个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晰)(8分)

观点:文字是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为中华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发挥了重大作用。

论述:甲骨文是我国现存最早的文字,记载内容十分丰富,是商代文化最直接的佐证,有利于文明的传承;秦朝统一后,将小篆作为通用文字颁行全国,使得政令能够在全国各地顺利推行,也使得不同地域的人民能够顺畅沟通,有利于文化的交流与发展。西汉时期,司马迁写成《史记》,通过文字记述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时的史事,在中华文化的传承上留下了厚重的一页。

结论:文字作为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促进了中华文化的交流与发展,对中华文化的传承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材料  秦王朝开创了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官僚制度三位一体的封建国家政治体制……成为此后中国历代王朝沿袭的基本模式。“海内为郡县,法令由一统”,书同文,行同轮,奠定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基本格局,自此形成国家统一为众心所向、分裂为历史逆流的大一统历史传统。秦皇汉武开疆拓土,奠定了古代中国辽阔版图的基本轮廓,中国从此以东方大国的雄姿屹立于世界。

——中国社科院历史研究所编写组《简明中国历史读本》

8.根据上述材料,以“国家治理”为主题,自拟观点,写一篇小论文。(史实准确,语句通顺,7分)

观点:制度建设在国家治理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论述:统一后,为加强对全国的有效统治,秦朝创立了以皇帝为中心的中央集权制度。国家的最高统治者称为“皇帝”,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威;皇帝之下设三公,三公之下设九卿;在地方上实行郡县制。郡县制的普遍推行,开创了此后我国历代王朝地方行政的基本模式。秦朝建立的中央集权制度,使国家一切权力都高度集中在中央政府,奠定了后世政治制度的框架,对以后历史的发展有着深远影响。

结论:加强制度建设,是国家治理的重要方式,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9.阅读材料,完成要求。

中国古代史重要事件(部分)

时期

事件

西周(公元前1046—前771年)

实行分封制

                 

 

春秋战国时期(公元前 770—前221年)

                 

 

诸侯纷争

铁制农具和牛耕的出现和推广

商鞅变法

百家争鸣

                 

 

秦朝(公元前221—前207年)

                 

 

秦灭六国,统一中国

实行郡县制

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

实行暴政,在农民起义的打击下走向灭亡

                 

 

西汉(公元前202—公元9年)

                 

 

刘邦建立汉朝

汉初实行休养生息政策

出现“文景之治”

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220—589年)

                 

 

赤壁之战

西晋短暂统一

北魏孝文帝改革

北方民族大交融

请阅读上表,选择材料中相互关联的事件(两个或两个以上),结合所学知识,自定一个你想论述的观点,加以阐述或说明。(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字数150字左右)

观点: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社会变革。

论述:春秋战国时期,周天子的统治权威衰落,形成诸侯纷争的局面。经济方面,铁制农具和牛耕的出现和推广,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政治方面,秦国实行商鞅变法,使国富兵强,为其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础。思想方面,呈现出百家争鸣的局面,出现了墨家、儒家、道家、法家等不同学派,百家争鸣促进了思想文化的繁荣,为中国古代思想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结论:春秋战国时期,王室衰微,诸侯纷争,政治、经济、思想等领域出现了一系列的变革,推动了社会的进一步发展。

10.梁山县2023—2024 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0分)

人物

事件

秦始皇

确立中央集权制度

李斯

统一文字为①

蒙恬

北击匈奴

主父偃

“推恩令”

董仲舒

“②”

汉武帝

盐铁专营

1请你在①②处填上相应的内容。(2 分)

2阅读以上材料,从中提取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历史事件,确定一个观点。根据材

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字数 150

字左右)(8 分)

1①小篆;②尊崇儒术。(2分)

2角度一:

观点:秦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1分)    

论述:①最高统治者为皇帝,中央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地方实行郡县制,创立了中央集权制度,加强了对全国的统治;②将文字统一为小篆,有利于文化的交流与发展;③北击匈奴,修筑长城,巩固了秦朝的疆域。(至少要选择两个观点)(6分)

结论:综上所述,秦朝通过一系列措施,确立了中央集权制度,巩固了统一,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1分)

角度二:

观点:汉武帝时期,通过一系列大一统的措施,使西汉王朝出现强盛局面。(1分)

论述:①汉武帝采纳主父偃的“推恩”建议,随后又找各种借口削爵,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②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的建议,把儒家学说立为正统思想,后来为历代王朝所推崇,影响深远。③汉武帝时期,实行盐铁官营、专卖,改善了国家财政状况,奠定了经济基础。(6分)

结论:汉武帝从政治、思想、经济等方面巩固了大一统的局面,使西汉王朝开始进入鼎盛时期。(1分)

(其他角度言之有理,也可给分。例如,角度三:秦汉时期是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时期。)

         

 

    

精讲精练
初中历史、道法、地理学科知识点精讲精练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