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之美,不仅美在山水之间,也美在业兴民富、团结和谐。近年来,辛安泉镇西流北村聚焦党建引领、队伍建设、人居环境、公共服务、产业发展,形成“一股绳”“两手抓”“三目标”的“123”多元化基层治理之路,持续推动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
党建引领 凝聚“一股绳”
辛安泉镇西流北村位于我区东北部20公里处,地处华北第二大岩溶性泉群——辛安泉水源地保护区,依山傍水、气候温润,是辛安泉镇绿色有机农产品示范基地和我区美丽宜居康养地。全村现有239户658人,西流北村党支部成立于1962年,现有49名党员,下设3个党小组。
近年来,西流北村党支部以“两委”班子研讨学、全体党员交流学、退休党员不漏学的“西北三学”标准,进一步严明纪律要求、强化责任担当,通过定期集体参观红色基地、观看红色演出、进行集体调研等方式,体会理论思想,传承红色精神,把党员干部的思想统一起来、力量凝聚起来,形成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的工作合力,以实际行动推动基层治理。
“党建工作与人民群众的生活息息相关,是干事创业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党员、干部、群众拧成一股绳,大家积极性调动起来了,干劲也更足了。”西流北村党支部副书记王建明说。
队伍建设 做到“两手抓”
建好党员队伍,发挥模范带头作用。为进一步守好支部建设“主阵地”,西流北村党支部凝心聚力,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调动党员当先锋作表率,主动亮明党员身份,积极参与村内各项事宜,该村通过发动群众、组织群众、依靠群众,逐渐形成了以党支部为引领的村民自治体系,同时深入学习“枫桥经验”,坚持关口前移,源头治理,把群众矛盾化解在家门口。
“一级带领一级干,一级做给一级看,党员干部带好头,再硬的‘骨头’也能啃下来。”西流北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刘庆军说。
建好网格队伍,发挥网格员人熟地熟作用。结合村情实际,以党建为引领,推出“网格化+精细化”管理模式,33名党员组成网格组,配备一长三员一警察、全科网格员人才干部队伍,包联全村239户,在网格内开展“三亮”工作,积极亮身份、亮职责、亮承诺,发现安全隐患、矛盾纠纷等情况要第一时间处理,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发挥网格力量,实现“人在网中走,事在格中办”的基层共治新局面。
乡村振兴 锚定“三目标”
干净平整的村道、宽敞整洁的广场、亮眼吸睛的墙绘……漫步在西流北村,目光所及处处是景。说起村里的变化,村民刘运雄连连点赞:“村里的环境好了,生活更加舒心了。”
着力改善人居环境,建设美丽村庄。西流北村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扎实推进环境整治和生态建设,用美丽生态重塑“多彩村庄”。近年来,西流北村深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紧盯环境卫生整治重点,多措并举、多点发力,持续开展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全面改善村域环境面貌。该村持续加大人居环境卫生整治,采用党员干部带动,人民群众跟进的方式,倡导“垃圾不落地,西流更美丽”,以“门前三包”与“集中清理”双规驱动,彻底治理乱搭乱建、乱堆乱放、乱扔乱倒等突出问题,推动“一时美”到“常态美”,在全体党员群众的共同努力下,该村于2020年获得了“省级卫生村”的荣誉称号。
“一座座楼房拔地而起,真想不到还能在村里住上舒心的小区房,我们跟城里一个样。”村民刘强开心地说。
着力提升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宜居村庄。西流北村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理念,提升乡村公共设施,重塑乡村公共空间,探索乡村振兴路径。近年来,西流北村新建居民楼4栋175户、院落24个,让地灾户住进了“放心房”“暖心房”。全村电视收视费免费、自来水管网全覆盖、65周岁以上老人定期免费体检……一件件民生实事的落实,让村民的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
“眼瞅着村庄变美了,还能在家门口就业,挺好的”。村民刘慧说。
着力推动产业融合赋能,建设富裕村庄。西流北村抢抓机遇,盘活资源,发展“农业采摘+观光文旅+团建研学”多业态融合发展的多元经济,因地制宜发展“特优”绿色生态农业,回收整合上百亩优质集体土地,筹措资金600余万元,建成农业设施大棚21栋,其中,1座7跨连栋温室大棚,9栋土墙暖棚,6栋全钢架日光温室大棚,3栋拱形温室大棚,2栋塑料大棚,通过打造兴泉生态农场,持续推动强村富民迈上新高度。
“我们村的兴泉生态农场主要种植香菇、泡椒、番茄、黄瓜、樱桃、草莓等农作物,为村集体经济稳步增长提供硬支撑,将地缘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项目全部建成后将有助于村集体年收入稳定在80万元以上”西流北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刘庆军说:“下一步,西流北村将扎实迈好‘123’步子,以党建为引领,深入开展后备力量摸排储备,充分发挥各类人才力量,为村集体产业发展、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提供智力支撑和人才保障。 ”
编审:牛晓燕
责编:晋贝贝
编辑:李垚茜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