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科技小院绿动鲜食玉米,助力农户增收

文摘   2024-11-30 22:05   云南  


近日,记者来到大理市湾桥镇古生村,探访科技小院如何探索洱海保护与农民增收协同的绿色发展模式。


在洱海周边村庄,记者见到了科技小院的研究生们。他们的主要任务包括观察、实验种植技术,如施肥和打药,以及记录工作日志,以便总结经验并指导未来的研究方向。这是他们每天的日常。

“去年4月份我就到洱海开展了鲜食玉米产业的研究工作,目前已经在洱海一年多,我们小组一直在思考和探索洱海保护与农民增收协同的绿色高值农业发展的路径。”中国农业大学2023年级的硕士生吴乾韬担任了绿色产品与高值产业课题小组的组长。


据介绍,针对洱海附近两万多亩的玉米种植面积,大理科技小院提出了通过测土配方和引入科技手段来减少肥料和农药使用的策略。科技小院的研究生们通过实地取样和分析,精确掌握了洱海周边土壤的养分状况,并据此制定了科学的施肥方案。精确施肥不仅适应了高原地区土壤养分释放的规律,还通过技术手段优化了肥料的使用,从而显著减少了污染物的排放,保护了洱海的水质。

“一开始老乡们还会怀疑,觉得我们小孩子怎么可能比他们做了一辈子农民的还懂种田。”来自中国农业大学的研究生王靖雯打趣道。在推广农业可持续性实践的过程中,面对农户对减少化肥和农药使用的疑虑,同学们经过试验验证减半施肥量仍能保持产量稳定。这一过程不仅提高了农户对可持续农业方法的认可度,也增强了他们对减少农业化学品使用的信心,促进了农业可持续性实践的普及。


采访中,科技小院的研究生们展示了他们如何利用农机和无人机等现代化设备来替代人力,降低人工成本。这些设备不仅提高了农业生产的效率,还使得农户能够更加精准地控制施肥和农药的使用量,进一步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


同时,科技小院还十分注重作物产量和品质的提升。他们通过实验发现,将作物种植密度降低可以显著提高良品率至85%以上。这一发现打破了传统上单纯追求高产量的观念,转而更加注重良品率,从而提升了产品的品质和市场竞争力。农户们通过降低种植密度,可以更好地控制产量,确保每单位产出的质量,从而在本地或外省直售市场中获得更佳价格,实现经济收益最大化。

自去年开始,科技小院已经成功实施了两季的鲜食玉米创新种植模式,这一模式旨在提升小农户的种植效率和收益。目前,该项目已经影响了约200多亩土地,涉及40户小农户和两个大型种植商。


在销售方面,科技小院通过直接引入外省收货商到本地,让小农户能够直接对接更高品质要求的市场,如上海的商超。这一改变不仅为农户提供了更多的销售选择,还帮助他们进入了更高端的市场,从而显著改善了他们的经济状况。



来源:云报全媒体记者(李文诗 李丽 秦蒙琳)、云新闻客户端
辑:史子昊
审核:李政波

终审:李建奇



点亮在看,推荐给更多人👇

大理发布
传播好声音,汇聚正能量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