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县直属机关工委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中央和国家机关党的建设必须走在前、作表率”总要求,锚定“六个现代化新青海”建设,对标州委“十抓十促”和县委“1136”工作思路,在压实“一引领四提升”工作责任、建强组织、创建品牌上持续发力,推动机关党建与业务工作深度融合,不断开创县直机关党的建设新局面。
聚焦“两个维护”,提升理论学历能力,深化政治机关建设。强化政治机关意识,走好第一方阵。县直机关党工委坚持高举旗帜、走在前列、步调一致、走好第一方阵,深化政治机关建设,把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作为根本政治要求,先后组织62个县直机关党组织和1200余名党员干部通过学习培训、专题讲座、交流研讨等多种形式,坚持不懈学思践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持续跟进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最新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切实在学懂弄通做实上下功夫。县直机关各党组(党委)书记带头参加所在支部组织生活会,积极为党员干部上党课、做辅导,着力加强对党忠诚教育和政治纪律、政治规矩教育,广大党员、干部的政治意识明显增强。当好“三个表率”,建设模范机关。坚持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第一议题”,坚持第一时间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的最新讲话精神和视察青海重要讲话精神,第一时间传达学习党中央的重大决策部署。县直机关各级党组织依托“一线一点一馆一中心一基地”作用,建立“直属党委集中培训+机关党组织针对教育”的培养机制,抓实以党内政治生活等为主的“书香课堂”、以参观体验等活动为主的“会培课堂”和以志愿服务、疫情防控等活动为主的“一线课堂”,年内培养入党积极分子260余人,发展党员77人。形成了争做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表率、始终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的表率、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各项决策部署的表率的浓厚氛围和鲜明政治导向。
聚焦党建引领,抓基层强基础,推动规范化标准化建设。在支部建设上求“强”。认真落实省委基层党建“六个一”要求,围绕机关“一引领四提升”党建品牌工作任务,聚焦机关党建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推进理念思路创新、方式手段创新、基层工作创新,着力推动“四强”党支部建设,进一步强化大抓基层鲜明导向,加强机关基层党组织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对标省州要求和党支部标准化建设标准,对县直机关62个党支部进行全覆盖考核评估,坚持抓标准、抓规范,加强总体谋划和统筹协调,对每个节点的主要工作、重点难点、推进措施等都细化分解、责任到位,倒排10%的党支部进行精准强化,以严的要求和实的作风,推动机关党组织整体提质增效。在基层党组织设置上求“准”。以破解“弱化、虚化、边缘化”为突破口,结合党组织实际,从机关党组织隶属关系、设置审批权限、工作职责、党建工作力量配备四个方面着手,强化“四个明确”,指导7个县直机关党组织规范增补支委,撤销4个党组织,新成立2个党组织,推动机关党组织设置合理、运行高效。在打造基层党建品牌上求“实”。准确把握“围绕中心、建设队伍、服务群众”职责定位,大胆创新机关党建工作形式和内容,按照人员较多的县直机关党组有1个特色党建品牌、人员较少的党组有1个党建亮点要求,年内创新推行“六小六大”“定纷止争”“四联勤四争做”“初心筑公正”等机关特色党建品牌28个,着力破解基层党建工作难题,形成遍地开花、竞相发展的良好局势。
聚焦突出问题,提升工作执行力,营造抓党建促发展氛围。细化完善工作制度。以省委“干部要干、思路要清、律己要严”工作导向为目标,聚焦基层党建中的“老大难”问题和基层检查、调研中发现的突出问题,建立落实首问负责制、岗位责任制、AB岗工作制等一系列制度规定,把工作范畴具体化、责任主体明确化,有效推动岗位与岗位之间、部门与部门之间的无缝链接,从源头上杜绝权责不明、管理缺位、人员错位等问题,全面激发机关党组织活力和战斗力。做深做实政治监督。坚持把“两个维护”作为政治监督的“纲”和“魂”,围绕基层党建“六个一”、州委“十抓十促”等开展清单式监督,督促县直机关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把“两个维护”落实到工作上、体现在行动中,通过“月评估、季督导、年总结”动态考核评价机制,发现问题28条,下发《工作提醒函》16期,以强有力的监督问效推动机关党建与党纪学习教育、巡视巡察、作风建设、基层治理等重点任务深度融合、同频共振,走出了一条“精耕细作、严督实导、靶向用力、久久为功”的发展新路径。持续用力综合施治。各单位党组(党委)以思想破冰引领行动突围,对督查反馈问题建立问题清单、责任清单、整改清单,逐条逐项明确整改目标、整改时限和责任人,抓实全程监管、抓紧跟踪督查,结合年度党建工作任务重点攻坚,落实机关党建主体责任,督促指导各级党组织按岗按级建立责任清单,建立“点对点”“一对一”的结对固定关系,做到责任层层传递、压力层层传导、任务层层落实,形成了同思共进、聚力前行的新局面。
聚焦服务群众,提升为民服务力,着力破解民生热点难题。党旗在工作岗位高高飘扬。坚持把机关党建工作放到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中审视谋划、推动落实,对标乡村振兴、民族团结、平安刚察建设等中心工作,组织党员围绕县委中心工作和部门业务工作开展建言献策活动,深入开展“共产党员率先垂范”“一名党员一面旗”“党员先锋选树”等活动,建立党员先锋队113个,设置党员示范岗152个,培育先锋党员196名,全力做好“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逐级细化分解十大民生实事,分层分级、分门别类建立台账,落实事前、事中、事后全流程监管,共解决难题260余条、办实事180余件、疏通问题堵点60余个,推动党建工作重心下移、资源下倾、力量下沉。党员在组织关怀中凝心聚力。以先进典型激励人,深化“学习身边榜样”活动,宣传先进基层党组织、优秀共产党员先进事迹,激励广大党员见贤思齐、担当作为。以真诚关怀凝聚人心,严格落实党内激励关怀帮扶制度,利用“两节”时机积极开展优秀党员、老党员、生活困难党员走访慰问活动,累计慰问老党员、生活困难党员和一线优秀党员184人。对20余名年老体弱党员,加大关心关爱力度,利用“两节”时机“关怀慰问+送学上门”方式,组织开展理论学习。党徽在服务一线熠熠生辉。坚持把初心使命落实到为民服务的具体行动上,全面落实省第十四次党代会和省州党委、省政府关于作风建设安排部署,全力实施农牧业集约化、产业化、生态化、智慧化、品牌化“五化”改革任务,持续推进生态农牧业“八个一”配套工程和乡镇“五个一”建设,打好牛羊出栏优惠政策“组合拳”,特色农畜产品开发和销售渠道不断拓宽,省内外直营店销售总额达1200余万元。制定出台一系列促进旅游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四个环湖旅游特许经营点快速建成并开放运营,圣泉湾生态体验区迅速在省内外“吸粉出圈”,带动周边近百户群众增收创收。积极落实青海清洁能源产业高地战略目标,国家能源“源网荷储”120万千瓦项目建成并网30万千瓦,圣湖330千伏输变电扩容工程顺利竣工,全县新能源装机容量达58.05万千瓦,年总发电量达5.67亿千瓦时,新能源产业逐渐成为县域经济支柱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极,党建引领机关工作全面发展、整体提高的作用不断显现。
聚焦正风肃纪,提升风险防控力,涵养风清气正政治生态。促进作风建设常态长效。将履行基层党建责任作为检验全县干部廉政防控能力的“主战场”和“主阵地”,认真组织开展“作风建设提升年”“清风刚察”活动,及整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专项工作。定期开展廉政风险点排查,建立健全机关廉政风险防控正负面清单,对权力集中、资金密集、资源富集、资产聚集的重点领域、重点部门、重点环节、重点岗位进行全方位监管,细化33个主要部门单位的工作任务清单,县发改、住建、自然、生态、司法等23个重点部门围绕权责范围,针对不同岗位的不同风险点,确定廉政风险关键岗位、关键环节,分析廉政风险潜在表现形式,科学制定完善的廉政风险正负面清单,增强监督工作的有效性,并将廉政风险防控清单逐步嵌入到工作决策、贯彻执行、部门管理全过程,从小处抓起,从点滴防范,持续健全内控机制,擦亮警示教育金色名片。深入贯彻落实党纪学习教育各项工作部署要求,将做实以案为鉴、以案促改、以案促治作为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有效机制和重要载体,充分依托宽卓太先进事迹展室(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先锋阵地”)、警示教育基地等党支部组织生活共享阵地,让广大党员干部以先进典型为标杆、以反面典型为镜鉴。期间,组织党员干部赴县警示教育基地开展警示教育1700余人次,组织32名干部参加旁听相关职务犯罪案件庭审2次,以实际行动推动县直机关各单位多措并举、分层分类、常态化开展警示教育,让党员干部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强化约谈提醒工作力度。发挥“小约谈”在推进工作中的“大作用”,及时召开基层党建约谈会、党风廉政建设分析研判会,约谈提醒县级干部2名,部门单位主要负责人43人,通过约谈提醒、报告评议等方式,督促各级党员领导干部以“项目化+清单式”程序抓落实,做到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应,推动机关单位不断向监督实起来、执纪硬起来、作用发挥强起来的目标迈进,全面筑牢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
乘风破浪谱华章,风劲正是扬帆时。新时代新征程上,县直机关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认真践行省委“干部要干、思路要清、律己要严”要求,锐意进取、实干担当,推动机关党建高质量发展不断取得新成效,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刚察篇章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来 源:县委组织部
审 核:李朝臣
监 制:聂连其
总监制:李 植 责编:晒蒙措
刚察县融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