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码运河非遗:打开运河非遗万花筒,探寻历史文化密码

民生   2025-01-23 16:29   天津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历史的馈赠,是文化的密码。中国大运河作为世界上最长、最古老的人工水道,孕育出无数优秀的非遗文化。这些文化遗产诞生于运河两岸人民的生产生活,是大运河文化的鲜活灵魂,承载着世世代代的记忆与情感。它们沿着历史的长河向我们走来,诉说着它们辉煌的过去。

洛阳唐三彩
隋炀帝开通大运河以后,洛阳成为中心枢纽。不同地域的文化、技艺在此汇聚碰撞,唐三彩烧制技艺应运而生。匠人们汲取中原陶瓷技艺的精髓,融合西域文化中绚丽多彩的装饰风格,以细腻黏土塑形,施以黄、绿、白三色釉料,经高温烧制,幻化成一匹匹栩栩如生的骆驼、造型各异的仕女俑。它们承载着当时丝路贸易和文化交流的记忆,向我们走来。
唐三彩△

杭州刺绣
宋元时期,大运河漕运的商业浪潮达到新高度。杭州凭借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成为东南都会。繁忙的运河码头,装卸着来自全国各地的货物。杭州刺绣,以针为笔,以线为墨,在丝绸上勾勒出花鸟鱼虫、山水人物,针法多变,针脚细密,尽显江南水乡的温婉细腻。
杭州刺绣△

北京玉雕
明清两代,大运河沿线城市发展至鼎盛。北京作为王朝都城,政治中心地位稳固,宫廷文化汇聚天下精华。宫廷造办处云集各地顶尖工匠,为皇室打造精美器物。玉匠们依玉石天然色泽、纹理,精心构思设计,运用浮雕、透雕、圆雕等技法,将玉石雕琢成花鸟鱼虫、人物山水,线条流畅,造型典雅,尽显皇家风范与文人气质融合之美,承载着古都的审美意趣与文化传承。
玉雕△

苏扇
苏州,以其富庶繁华、人文荟萃,成为江南文化的代表。苏扇制作融合竹刻、书画、刺绣等技艺,扇骨雕刻精细入微,扇面书画意境深远,开合间清风徐来,满是江南书卷气。
苏扇△

桃花坞木版年画
桃花坞木版年画色彩鲜艳,题材广泛,从神话传说到市井生活,以质朴风格、美好寓意走进千家万户,为年节增添浓郁的喜庆氛围。
桃花坞木版年画△

临清贡砖
临清因紧靠运河、土质优良(俗称莲花土)、水质清澈,历来是贡砖烧制的理想之地。贡砖烧制工艺极为复杂精细,要经历18道工序,“击之有声,断之无孔”,不碱不蚀,重量在25公斤上下,重者可达三四十公斤。明清时期,北京故宫、天坛、地坛,明十三陵、清东陵、清西陵等皇家建筑,皆大量采用临清贡砖,它们见证着历史的沧桑变迁,彰显着古代建筑技艺的高超。
临清贡砖△

杨柳青年画
天津,依傍大运河,素有“九河下梢”之称,独特的地理位置孕育出浓郁的民俗风情。杨柳青木版年画历史悠久,风格鲜明。画师们手绘线稿,刻工精雕细刻,印工以木版套印吗,色彩明艳浓烈,题材广泛涵盖历史故事、神话传说、世俗生活等。《连年有余》画中胖娃娃抱鲤鱼,寓意吉祥,张贴家中,喜庆氛围扑面而来,承载着天津百姓对美好生活的祈愿,是年节不可或缺的文化符号。
杨柳青年画△

天津 “泥人张” 彩塑
天津 “泥人张” 彩塑更是一绝,自清代道光年间传承至今,声名远播。泥人张彩塑以细腻黏土为材,手工捏塑成型,人物刻画入微,从面部表情到服饰纹理,栩栩如生,展现天津三教九流、市井百态。观其作品,如读一部天津民俗百科全书,茶馆听书的老者、街头杂耍的艺人、胡同嬉戏的孩童,皆跃然眼前,凝聚着天津人的生活智慧与艺术追求,于指尖传承百年津沽风情。
“泥人张” 彩塑△

苏绣
江苏,地处江南水乡,大运河穿城而过,滋养出细腻婉约的非遗文化。苏绣,作为中国四大名绣之首,以其精湛针法、细腻画质闻名于世。绣娘们以针为笔,以线为墨,丝线细若毛发,针法丰富多变,有齐针、套针、乱针等几十种。绣品题材广泛,从工笔花鸟到写意山水,从人物肖像到西方油画,皆能栩栩如生呈现于绣布之上。观一幅苏绣精品,丝线光泽流转,针法疏密有致,画面层次丰富,细节纤毫毕现,尽显江南水乡的温婉灵秀,蕴含着江南文人的审美情趣。
苏绣△

扬州剪纸
扬州剪纸同样别具韵味,一把剪刀,一张红纸,在艺人手中上下翻飞,纸屑纷落间,精美图案跃然而出。扬州剪纸风格清新秀丽,线条流畅婉转,题材多取自扬州本地风光、花鸟鱼虫、民俗节庆。瘦西湖的亭台楼阁、二十四桥的明月夜,皆能在剪纸中精妙呈现,将扬州的诗意与浪漫展现得淋漓尽致。每逢春节、婚庆等节日,扬州剪纸装点门窗、馈赠亲友,为生活增添喜庆氛围,承载着江南百姓对美好生活的热爱与向往,于纸间传递千年水乡风情。

扬州剪纸△


河西务铜铸像

天津市武清区河西务镇东西陈庄村自明代建村以来,村内便有小作坊铸造农具、生活用品等。随着市场需求变化,村内先后成立村办铸造厂、金属工艺品厂、仿古青铜工艺品厂,高峰时期,有大小规模工艺品厂18家。北京雍和宫司母戊鼎、北京琉璃河大型牛头鼎雕像、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和平广场抗战纪念墙、天津南开大学马踏飞燕项目等均出自东西陈庄村。时至今日,仍传承着仿古青铜器失蜡法铸造技艺。“东西陈庄村仿古青铜器失蜡法铸造技艺”于2024年入选武清区第八批非物质文化遗产。

河西务铜铸像△

你还知道哪些大运河非遗,留言区聊一聊吧!



来源:大运河文化遗产文创发展联盟

END


扫码查看更多信息



武清河西务
河西务镇人民政府信息发布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