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谢您的评论,这世上鲜有完美,只能日臻完美。小学生有错别字很正常,我认为先表扬他们走得好,他们才敢学着跑。”高老师很快便回复我。
我感觉挺有趣,继续“不依不饶”地跟高老师对话:“倒也不是批评孩子们,只是想要用一种恰当的方式告诉他们错别字也会影响作文的质量。”
“我还是认为偶有错别字并不要紧,重要的是孩子们通过写作能收获美好的感觉,那是他们自信的源泉。”高老师依旧耐心地答复我。
不知怎么的,我竟如“杠精”一般继续追评:“我们经常教导孩子‘知错就改’,咱不给圈画出来,他们又怎么知道错,更谈不上改了,久而久之他们以错为对,再也不好改了怎么办?”
“这如果是字形题我一定会圈点出来,让他们提高认识、及时纠正。可这是写作,我只想让他们享受过程,写得开心、流畅。我只想当个不扫兴的老师,他们对写作有了兴趣与追求,随着年龄增长也会慢慢地减少错别字的频率。”高老师没有“放弃”我,依然不厌其烦地解释。
“当个不扫兴的老师”这句话让我顿感羞愧。每次批阅作文,只要看到错别字我都会毫不留情地用红笔圈点,并在右侧画一个醒目的订正框。我固执地认为:作文就要用准确规范的汉字来写,却忽略了不同学段不同孩子的学习规律,更忽略了写作本身带给他们的享受。
曾经我也是一个因老师的鼓励和肯定而受益的孩子,如今我竟变成了一个总是盯人不足、爱泼冷水的“扫兴老师”!我好羡慕这位“不扫兴”的高老师,她的学生该多么幸福啊,因为比起“准确”和“规范”,“兴趣”其实才是更重要的事。
由此我想起去年批改学生征文时的一件事。一名初中女生用孩童般天真的视角描写了一棵小树成长的童话故事,文中用了很多拟人的手法,故事充满童趣与想象。但是我却做了件扫兴的事,我将“太阳公公”“云朵姐姐”“月亮婆婆”之类看着幼稚的词句圈画出来,严肃地告诉她:“你已经是初中生了,要尝试用更成熟准确的文字表达。”她乖乖点头,没有说话。
那时的我并没有意识到这个否定之举会给她带来什么,现在回想,她刚上七年级,言谈举止还是个孩子的模样,她写这样具有童趣的作文没有任何问题。而我却困在了惯性思维里,认为初中生就要告别幼稚,忽略了她那一颗珍贵的童心。可要知道,文字不一定非得成熟准确,有童心才会有童话。如果没有童心,冰心怎能写出那么多适合孩子读的作品?如果没有童心,法布尔又怎会让《昆虫记》成为“昆虫的史诗”?如果没有童心,年过花甲的郑渊洁的微博评论区又如何成为新时代年轻人倾诉的“树洞”?
我越想越懊悔,觉得自己亲手“毁掉”了一个“童话大王”。知错就改,善莫大焉。我赶紧查找征文档案,找到那篇去年被我“打入冷宫”的征文,仔细重读起来。树还是那棵树,我却在字里行间看到了一个可爱又努力的小姑娘。
我把女孩叫到身边,微笑着看她,轻轻地说:“老师重新读了你去年的征文,一棵普通的小树都被你写得活灵活现,它会招手、会鞠躬,勇敢又坚强,你的心里一定也种了这样一棵小树苗吧!经过一年的成长,小树是不是也枝繁叶茂了呢?最近又有征文比赛,希望你还能积极参加,可以吗?”
“老师,我怕自己写不好。”她不可置信地睁大眼睛,小心翼翼地说。看得出她还清晰地记得自己去年写的童话,以及我当时毫不留情的扫兴评价。
心理学上有一个概念叫作“失望性情感隔离”,这是一种正常的心理防御机制。当孩子失望情绪积累得多了,就会变得不够自信,不敢热爱和追求自己喜欢的东西。想到这里,我愈发觉得自己曾经无心的扫兴是多么的不可取。
我定了定神,想起高老师说的“当个不扫兴的老师”,微笑着鼓励她:“不怕,成长了一年的小树根扎深了,心中的阳光足了,朋友也多了,经历风雨就不怕了!”“老师我懂了,我会好好写的!”女孩点点头,眼睛里闪着可爱的光,然后蹦蹦跳跳地跑出办公室。
“扫兴”这个词很直白,一个人在充满期待地分享时却遭当头一棒,他的心里该有多么委屈和不甘。“不扫兴”的本质是悦纳和欣赏,说到底是一个人善良品质的表现。做一个不扫兴的老师,是一种可贵的修养;遇上一个不扫兴的老师,是学生最大的幸运。
当后进生好不容易考试及格了,不要用平淡的语气说:“继续努力,下次争取考优秀。”而要微笑着说:“你的努力终于得到回报了,老师为你感到高兴!”当学生努力完成了一篇自认为不错的“大作”时,不要说:“卷面再好一点儿会更好。”而要微笑着说:“认真的人最好看,文如其人,再接再厉!”当学生为班级作出了贡献,不要理所应当地说:“你是班干部,这是你该做的。”而要微笑着说:“老师要好好谢谢你,班级因为你而变得更美了!”……
赠人玫瑰,手有余香。努力做一个不扫兴的老师吧,承认自己的偏见和认知局限,尊重和包容每一个学生的天性,学会倾听、学会欣赏,点燃一盏一盏的灯,用包容与鼓励照亮每一个学生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