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珠镇中心校与武汉大学春晖公益中心座谈会:共话教育发展与未来

学术   2024-08-16 12:01   贵州  


2024 年 8 月 13 日下午两点半,放珠镇中心校与武汉大学春晖公益中心座谈会在热烈的氛围中成功举行。本次座谈会旨在总结武汉大学春晖公益中心在放珠镇中心校的支教成果,探讨教育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案,为孩子们的未来教育之路注入新的活力。



座谈会伊始,放珠镇中心校校长兰旭校长代表学校向远道而来的武汉大学春晖公益中心支教队表达了衷心的感谢与热烈的欢迎。随后,武汉大学春晖公益中心支教队队长李晓贤详细介绍了支教情况。武汉大学春晖公益中心成立十年来,以暑期支教活动为特色,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资源。本次支教队由武汉大学不同专业的 19 名学生组成,为放珠镇中心校 1 - 5 年级的 100 余名学生带来了包含生理、健康、科学、非遗等 19 门丰富多彩的课程。

在支教过程中,支教队的老师们注意到许多孩子在体育和艺术领域展现出了显著的天赋,他们积极动手实践,勇于发现和探索。此外,孩子们普遍表现出真诚、善良和热情的特质,并对支教老师表达了喜爱之情。

与此同时,支教队也发现了学生们存在的一些普遍性问题。一方面,部分学生知识面较窄,获取知识渠道少,缺乏求知欲,且卫生习惯较差,课堂纪律在与老师熟悉后难以把控;另一方面,女生相对内向,部分家长存在重男轻女现象,有的女生穿着不合身的衣服上下学。

紧接着,支教队副队长徐州从家庭教育现状与社会经济转型的联系出发,提出了改善学校教育资源的见解。包括在体育艺术方面挖掘学生天赋,建设特色教育基地;在文化知识方面,建立小学与武大春晖的非寒暑假期间知识云课堂,让大学生为当地孩子进行文化知识科普和音体美素养普及。

座谈会的第三个环节,各方代表畅所欲言。老师们分别从自己所教授的课程出发,分享了教学中的感悟和发现。颖娜老师和向琨老师提到学生在科普和实验课程中的积极表现以及存在的问题;博远老师指出当地孩子在手工折纸课程中体现出的空间构想能力较弱等情况;张清老师发现了教室后图书角的书籍问题,强调了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的重要性;雪凌老师对孩子们的思维和逻辑思维能力表示了肯定;艺萌老师大力表扬了同学们在建筑上的创造力;子桐老师则发现孩子们普遍缺少关心与陪伴。还有几位老师老师对后勤保障方面提出了建议,如学生床铺的卫生消杀、水源的卫生情况、饮食的规范等。



在听取完支教队员们的发言后,镇党委书记王昌茂书记表示孩子教育发展中的问题值得深入思考。他指出,不仅教育工作者要去去发现和引导孩子的特长,家长也应反思如何更好地教育孩子。同时,王书记对放珠镇的历史文化和自然条件进行了介绍,表示可以考虑利用自然优势建立观星基地等旅游项目,并渴望与春晖公益中心继续合作。

教育局陈红老师结合中学共青团改革工作,阐述了安全问题对支教项目的影响。同时,对支教老师们的用心给予了高度评价,并表示将继续向领导汇报,推动暑期大学生支教团的发展,鼓励更多有知识有文化的大学生引领孩子们成长。

镇政府书记张永林大力肯定了本次支教活动的意义,同时也对放珠镇教学质量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思考。他从党委政府、学校、学生等层面分享了对教育发展的思考,包括抓好硬件和软件建设、因材施教、特色办学、提升教学质量以及关注学生行为习惯养成等方面。

晋方亮主任回忆了十年前春晖公益中心的支教历程,对本次支教活动中遇到的教具和交通问题表示关注。他提出要发掘学生潜力、借力用力开展云课堂、促进家校联动以及思考支教常态化等问题,并希望将支教活动中发现的教育问题形成调研报告,加强七星关区与武汉大学的联系。

放珠镇中心校代表王岩岩老师的发言指出了学校在美育艺术、体育建筑等方面缺乏人才引导,同时提到家长观念问题。最后,兰校长对本次座谈会进行了总结,感谢各方支持,强调学校和老师要有爱心和诚心,注重家校结合,努力提升师资力量和学科建设,为孩子们的全面发展贡献力量。


本次座谈更好地推动了放珠镇中心校与武汉大学春晖公益中心的合作,也为放珠镇的教育发展提供了更多发展方向。相信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孩子们的未来将更加美好。



文字 | 朱颖娜

图片 | 邱子桐

编排 | 黄左

审核 | 胡晓兰 黄左


武大春晖
武汉大学春晖公益中心是全国“985”高校中首个挂牌成立的春晖社,也是武大首个以西部公益(助学+支教)为主要特色的学生公益组织。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