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以下简称“国资国企”)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改革的深入和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国资国企面临日益复杂的内外部环境,既要积极创新、勇于改革,又要严格依法合规。然而,实践中因担心决策失误被追责,部分国资国企管理者存在“不敢为、不想为”的现象,阻碍了企业活力的释放。为破解这一困局,建立科学、合理的容错机制显得尤为重要。
政策背景:
容错机制的重要性凸显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要“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强调增强国资国企的创新能力和竞争力。与此同时,中央多次要求完善激励约束机制,激发国资国企及其管理人员的改革热情,为敢于担当的干部撑腰鼓劲。国资委主导的国企改革三年行动(2020-2022年)提出,要建立“容错纠错机制”,为企业创新改革提供保障。这为进一步探索完善国资国企容错机制奠定了政策基础。
在市场化转型和担当战略任务中,国资国企面临创新驱动、改革攻坚等高风险领域的诸多挑战。例如:推动新兴产业布局、开展数字化转型时,可能因信息不对称、市场环境不确定而产生失误。在重大项目投资、科技研发等领域,创新探索可能遇到挫折甚至失败。国务院国资委、国家发展改革委于2024年12月联合出台政策措施,建立覆盖“募投管退”全流程的市场化激励机制,针对国资创业投资不敢投、不愿投等问题,政策措施还提到健全符合国资央企特点的考核和尽职合规免责机制,设置“容错率”。此前,广东、湖北、湖南等多地专门出台文件,明确建立和完善国资创投机构业绩考核、激励约束和容错机制,全国各地的国资容错机制已在加速建立。
容错机制的意义与基本原则
激发创新动力,容错机制为管理者提供“安全垫”,降低其因改革创新失误而被追责的顾虑,激励其大胆探索。优化企业治理,通过设立科学的容错条件和程序,可提升国资国企的决策效率和治理能力。平衡风险与收益,帮助公司在高质量发展与风险防控之间找到平衡点,促进资源的高效配置。
依法合规为底线,容错机制不能突破法律法规和政策红线,必须在合规基础上进行创新探索。区分无心失误与主观故意,容错仅适用于履职尽责的失误,不涵盖玩忽职守或利益输送等行为。公开透明与程序合理,容错机制的适用条件、程序和结果需做到公开透明,接受内外部监督。激励与约束并重,既保护改革者,又防范道德风险,确保改革创新在规范轨道内运行。
探索国资国企容错机制实施路径
明确容错的适用范围,聚焦高风险、高不确定性的领域,如:新兴产业布局与市场开拓;重大科技创新项目;数字化转型与绿色低碳发展等。明确容错的适用条件,行为目的明确,旨在推进企业改革或实现公共利益;决策过程依法合规,履行了必要的审批和风险评估程序;失误结果主要受不可控因素影响,而非主观故意或重大过失。
容错机制的关键在于科学、公正的评估。可采取以下措施:
设立专业评估机构,成立合规委员会或聘请第三方评估机构,对具体容错案件进行独立评估。
细化评估指标,包括决策合规性、执行过程是否履职尽责、失误影响范围及责任界定等。
引入专家评审机制,针对技术复杂或社会影响较大的容错事项,可邀请行业专家参与审议。
健全容错政策,制定明确的容错管理制度,细化实施细则,明确容错的范围、程序和后续处理。
加强教育培训,提高企业管理层和员工对容错机制的认识,增强其改革创新的信心。
制定纠错计划,针对发现的失误及时制定整改措施,确保损失可控且经验可复制。
完善问责机制,对未达到容错条件的行为实施问责,确保“容错”与“问责”协调统一。
建立国资国企容错机制,不仅是深化改革的重要制度创新,也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在当前复杂多变的经济环境下,科学合理的容错机制将为国资国企在改革创新中提供坚实保障,促进其更好地履行社会责任和实现经济效益。
正略钧策管理咨询
咨询中国,智惠四海
-END-
点击以下【关键词】
查看您感兴趣的内容合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