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寻保传”】近距离感悟非遗魅力 倾情传承中华文明

政务   2024-12-28 11:16   陕西  



     近日,临渭区人民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崔宏武带领干警,前往临渭区非遗保护中心,实地了解辖区内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和保护利用情况,区非遗保护中心主任钟娟等一同参加。
      崔宏武检察长详细听取临渭区现有非物质文化遗产各级别名录、各项目具体介绍、保护、利用、传承以及申报情况,现场参观碗碗腔表演道具、临渭草编、黑陶、剪纸等展示,详细听取草编、黑陶等的制作工艺和从业人员现状,同工作人员进行深入细致的交流,了解非遗保护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共商保护传承之策。


渭南碗碗腔

2021年列入国家批非遗保护名录碗碗腔,因主要击节乐器为小铜碗碗而得名。据陕西省戏曲志渭南地区卷第74页记载:“碗碗腔,大约形成于清乾隆年间(1736——1795),并产生了著名的剧作家李芳桂(今渭南市临渭区吝店镇李十三村人)及其作品八本两折,称为十大本。” 属于板腔变化体,主要板式有慢板、东路板、慢紧板、紧板、飞板、二八板及彩腔和叠腔等多种;唱腔音乐以月琴、碗碗领奏,板胡、硬弦(二股弦)相伴。随着时代的发展,演奏乐队也相应地加进了二胡、扬琴、洞箫,以及双簧管、大提琴等西洋乐器,丰富了表现手段、增强了唱腔的立体感和时代感。以陕西关中语系为语音。词格为七字句、十字句及长短句、五字句、散文句等六种格式。词韵用十三辙。音乐风格细腻、婉转、缠绵。旋律特点上行多跳进,下行多级进,起腔较高,落腔较低,特别是七度、十一度大跳和五音列的下行级进,是其显著的特征。剧目丰富,现已出版和抄录在卷的就有461本。其中李芳桂代表作《春秋配》早在1911年由梅兰芳先生搬上京剧舞台;《火焰驹》于上个世纪五十年代末被长春电影制片厂搬上银幕;《万福莲》由著名戏剧家田汉作为蓝本改编为京剧《谢瑶环》历演不衰。碗碗腔源远流长,一脉相承,是流淌在东秦百姓血液中的音符,且成为大西北黄土地上的精神家园

临渭草编
     2018年列入陕西省第六批非遗保护名录。据史料记载,临渭草编起源于南唐兴盛于北宋,这里的人们祖祖辈辈编织,当时主要功能是防雨、防晒,以手工编织草帽、蓑衣为主、讲究实用,逐渐衍生出蚂蚱笼、草马等。主要分布在城区以南,以临渭区南塬为中心,遍布闫村、三张、阳郭、崇凝、丰原、桥南等乡镇,所处地理环境为山岭地带,农业相对比较落后,为当地群众脱贫致富提供了机遇。随着时代的变迁,社会的发展,临渭草编的种类更加的多样化,由传统的草辫、草帽、草圈、蚂蚱笼、马、蝎子等传统品种创新了适应现代社会节奏的集装饰兼实用相结合的麦杆挂件、茶杯垫、花篮、收纳筐、手提包、水果盘、隔热垫等近百个花样繁多的草编工艺品。作为传统的工艺品之一,具有结、辫、捻、搓、拧、举、盘等各种编织技艺。其巧妙的设计、细腻的工艺将浓郁的乡土风情和流动的生活气息融为一体,寄托着老百姓对美好生活的期盼和向往,也彰显了新时代的文化气息,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

秦源影雕黑陶
     2013年列入陕西省第四批非遗保护名录渭南黑陶距今已有4500年历史,从“河姆渡文化”的原始黑陶到新石器时期生活日用黑陶,再到春秋战国时期的观赏。黑陶由简陋的生活用品,发展成为古朴庄重的艺术品,是生活在黄河、渭河流域一代代制陶艺人,用血汗和智慧凝聚的艺术结晶。

     秦源影雕黑陶在保持“黑如漆、明如镜、硬如瓷、声如馨”的传统黑陶艺术的基础上,多年来经过制陶艺人挖掘、传承、整理,勇于创新,利用黑白明暗的成像原理,烧制成后再加以细心雕刻,整体造型与图案结合形成一种完美的和谐,陶器表层黑,胎坯红与黑对比鲜艳浑然天成,在陕西渭南一带流传,被人称为秦源影雕黑陶,在器物的图案设计上,延续和发展了仰韶文化彩陶艺术中的几何纹,所不同的是其直接用凹凸单线和复线轮纹,而不用彩绘,其效果使图案趋向质朴无华,使整体造型与图案结合形成一种完美的和谐,艺术节奏上保持一种特有的凝重气氛,是三秦大地渭水之滨一颗璀璨的明珠。




     站在一件件非遗产品前,聆听一段段非遗技法讲解,在历史与现实转换间感悟劳动之美、创造之力、文化之源,眼前浮现出劳动人民孜孜不倦、精益求精的不断探索实践画面。作为新时代检察干警,更应用心寻访、用力保护、倾情传承,让非遗之美流淌进心田、滋养心灵,让中华文明瑰宝绽放新光彩。



编辑:宋梦元

审核:张峰

临渭检察
强化法律监督,维护公平正义。推进检务公开,回应社会关切。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