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最感人的一首反战诗,短短28字,抵过万字小说,句句催人泪下

文化   2024-10-31 06:28   福建  


点击上方“诗韵词意录”关注我们吧!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古战场遗风犹存,风卷残云间,仿佛能窥见匈奴铁骑曾经的嚣张。卫青七战七捷,《史记》中“大将军青既出塞,捕虏知单于所居”,尽显其智勇双全;霍去病封狼居胥,《汉书》里“骠骑将军去病率师躬将所获荤粥之士,约轻赍,绝大幕,涉获单于章渠”;俗语云:“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不仅是对匈奴的警示,更是中华民族不屈精神的写照。在这片古老的大地上,每一次胜利都是对和平的捍卫


烽火连天,战骨遍野,是战争最为直观的风景,它是残酷的,也诉说着人类文明的伤痛与辉煌。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王翰道尽了战士们面对生死无常的悲壮;

凭君莫话封侯事,一将功成万骨枯”,曹松则揭示了战争背后,无数生命消逝的惨痛现实;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王昌龄则穿越时空的壁垒,将战争的残酷与人性的渴望和平紧紧相连。

陈陶,唐朝诗人,字嵩伯,自号三教布衣,举进士不第,遂寄情山水。

在《全唐诗》的篇章里,陈陶以他的才华与悲悯,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

作为诗人,他没有李杜的盛名,但是却凭借一句“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让他流芳百世。

陈陶的一首《陇西行·其二》,堪称史上最感人的一首反战诗,短短28字,抵过万字小说,句句催人泪下。

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唐·陈陶陇西行·其二

“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开篇即以壮志凌云的誓言,勾勒出将士们誓死保卫家国的英勇形象。

“誓扫匈奴”,不仅是对古代边疆战事的泛指,更是对一切外敌入侵的坚决抵抗,体现了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精神。

“不顾身”,三字力透纸背,展现了战士们视死如归的豪情

然而,这份豪情背后,是“五千貂锦丧胡尘”的惨烈现实。

五千名身着华丽战袍的精锐之士,最终化为黄土下的累累白骨,他们的生命,在战争的洪流中,短暂而璀璨,却终究归于沉寂。

接下来的“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则是全诗情感爆发的巅峰,也是其被誉为“史上最感人反战诗”的关键所在。

这两句,以一种超越时空的悲悯,将战争的残酷与人性的温情交织在一起,形成了强烈的情感对比与冲击。


“可怜无定河边骨”,简洁而直接,将读者的视线引向了那片荒凉之地,那里,无数战士的遗骸静静地诉说着战争的悲惨。

“无定河”,作为地名,不仅是地理坐标,更象征着生命的不确定与无常,每一具白骨背后,都是一个曾经鲜活的生命,一段未竟的故事。

“犹是春闺梦里人”,则是全诗最为动人之处,它以温柔而残酷的笔触,揭示了战争对家庭的撕裂。

那些为国捐躯的战士,在遥远的前线化为枯骨,而他们在家中的亲人,或许仍在梦中与他们重逢,期待着他们的归来。

这种生与死、梦与现实的强烈反差,让人不禁泪下,感受到了战争带来的无尽伤痛与遗憾。


正如法国作家雨果所言:“世界上最宽阔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宽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阔的是人的胸怀。”

在战争的废墟之上,人们渴望重建的不仅是物质的家园,更是心灵的和平与安宁。 


  每日推荐  

史上最懒的一位诗人,一生只写了2句诗,却流传至今,人人皆知

李白最难超越的一首诗,全是千古名句,堪称送别诗之巅峰

你若喜欢,点关注别忘了再点个在看/点赞哦👇

诗韵词意录
沉醉于诗词歌赋的世界,每一首诗都是心灵的悸动,每一阕词都是情感的流淌,在墨香古韵中得到了宁静与安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