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风靡全国的“宝塔糖”,为何后来消失无影了?苏联的教训不能忘

文化   2024-11-13 06:28   福建  


点击上方“诗韵词意录”关注我们吧!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古战场遗风犹存,风卷残云间,仿佛能窥见匈奴铁骑曾经的嚣张。卫青七战七捷,《史记》中“大将军青既出塞,捕虏知单于所居”,尽显其智勇双全;霍去病封狼居胥,《汉书》里“骠骑将军去病率师躬将所获荤粥之士,约轻赍,绝大幕,涉获单于章渠”;俗语云:“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不仅是对匈奴的警示,更是中华民族不屈精神的写照。在这片古老的大地上,每一次胜利都是对和平的捍卫。


在那遥远而温暖的记忆里,童年的时光如同夏日午后的微风,轻轻拂过心田,留下一串串欢声笑语和无尽的遐想。

童年的玩伴,那些曾一同在田野间追逐嬉戏的身影,如今或许已各奔东西;

童年的玩具,无论是简陋的竹蜻蜓,还是手工制作的陀螺,见证了无数个无忧无虑的日子;

而谈及童年的食品,那份甜蜜与满足,更是让人回味无穷。

你是否还记得,曾风靡全国的“宝塔糖”,为何后来消失无影了?苏联的教训不能忘。

蛔虫,它是一种寄生在人体肠道内的线形动物,以吸取宿主营养为生,严重时会导致营养不良、消瘦、腹痛等症状。

蛔虫,形如蚯蚓,长而稍扁,色或白或黄,生于肠中。

而蛔虫的克星,便是“山道年”,一种从蛔蒿中提取的有效成分,能够有效驱除肠道寄生虫。

“宝塔糖”,这个名字听起来就充满了童趣与甜蜜,实则是一种具有治疗作用的药品。

它之所以得名,是因为其外形酷似宝塔,颜色淡黄,既美观又可口,深受孩子们的喜爱。

其主要原料便是上文提到的蛔蒿,经过加工提炼后,制成了一种既能驱虫又能满足孩子们口腹之欲的糖果。

在物资匮乏的年代,蛔虫病是困扰许多家庭的一大难题。


为了治疗这一疾病,1951年以前,宝塔糖的原料——蛔蒿,全部依靠从苏联进口。

然而,依赖他国终非长久之计,寻找自主生产之路迫在眉睫。

1952年,随着中苏友好关系的深入,苏联赠送了20克蛔蒿种子给中国。

然而,蛔蒿的种植并非易事,它对气候、土壤条件要求极高。

《中国植物志》中提到:“蛔蒿,喜凉爽干燥,耐寒性强,忌高温多湿。”

科研人员最终在山东潍坊培育基,蛔蒿逐渐适应了当地的环境,实现了大面积种植,彻底结束了从俄罗斯进口“山道年”的历史。

《潍坊地方志》记载:“1955年,潍坊蛔蒿种植成功,年产达数千公斤,为中国宝塔糖生产提供了充足原料。”

然而,好景不长,上世纪60年代年,苏联单方面撕毁了援助协议。

不仅停止供应蛔蒿种子,还带走了相关的关键技术及生产设备,给中国的宝塔糖生产带来了沉重打击。

更为不幸的是,当年潍坊遭遇了罕见的水涝灾害,刚刚培育起来的蛔蒿几乎绝产。

面对这突如其来的双重打击,中国科研人员没有屈服。

他们利用仅有的3瓶保存下来的蛔蒿种子,经过无数次的试验与改进,终于自主研发出了提炼“山道年”的技术,成功攻克了这一难题。

转眼间已到了1982年,经过医药研究人员的不懈努力,中国研究出了更为有效、副作用更小的驱虫药,逐渐取代了宝塔糖的地位。

至此,宝塔糖正式退出了历史舞台,成为了一段尘封的记忆。


正如作家鲁迅所言:“唯有民魂是值得宝贵的,唯有他发扬起来,中国才有真进步。”

一个国家要想真正强大,必须依靠自己的力量,掌握核心技术,才能在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每日一荐  

洞房夜,新娘出上联:“人上有人人压人”,新郎对出下联,让新娘羞红了脸

俗话“举头三尺有神明”,为什么是三尺?下半句才是精华,点破做人的底线

你若喜欢,点关注别忘了点个在看/点赞哦👇

诗韵词意录
沉醉于诗词歌赋的世界,每一首诗都是心灵的悸动,每一阕词都是情感的流淌,在墨香古韵中得到了宁静与安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