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在美国餐厅吃饭,被一位50多岁男子盯着看,男子突然抓住她的手:我当过您的俘虏

体娱   2024-10-15 11:00   福建  

来源:网络

1979年,女翻译刘禄曾前去美国访问,期间在餐馆用餐。一位50多岁美国男人紧盯她看了20分钟,终于忍不住快步走上前来,一把抓住她的手......

1928年的一个春日,上海老城区的一栋花园洋房里,刘家的小女儿刘禄曾刚刚睁开双眼,她还不知道,她一生的传奇故事,就要从这里开始。
 
刘禄曾生于一个书香门第,她的父亲是老上海一家银行的行长,家境富裕。而她的曾祖父更是四川总督,在晚清颇具影响力。刘禄曾自小就受到家人的悉心照顾,不仅物质生活优越,也接受了良好的教育。
 
16岁那年,刘禄曾考入了著名的东吴大学法律系。父母原本希望她能平平安安地完成学业,毕业后找一份稳定的工作。

然而,就在刘禄曾即将大学毕业之时,朝鲜战争突然爆发,刘禄曾的人生轨迹也因此产生了巨大转折。
 
面对朝鲜战争的爆发,刘禄曾的内心燃起了一股热情,她希望能加入志愿军,成为一名翻译员。

起初,刘禄曾的父母强烈反对她参战的想法。一个娇生惯养的千金小姐,去那个枪林弹雨的战场,简直就是天方夜谭。
 
但刘禄曾志向坚定,她认为自己有责任效力国家,最终还是离开了上海熟悉的家,来到了朝鲜半岛的战场。
 
1950年的一个寒冷冬日,刘禄曾终于抵达了朝鲜。她还记得自己来到战场的第一天,目睹了战争的残酷。敌机的轰鸣声不绝于耳,陆续有队友倒下,刘禄曾吓得连连落泪。
 

好在刘禄曾的意志并没有被战争的残酷打倒,她逐渐适应了战地生活的艰辛,努力投入到翻译工作中。

每天,刘禄曾都会辛勤地翻译各种军事文件,同时也在监听敌台,收集能够帮助我军的各种情报。
 
起初,刘禄曾的英语水平还比较生疏,经常会遇到不认识的军事词汇,但刘禄曾没有气馁,而是利用业余时间钻研英语知识,同时也在积极学习军事知识。

经过自己的努力,刘禄曾的英语翻译技能得到了长足的提高,她也终于成长为一名真正合格的翻译员。
 
1953年,随着朝鲜停战协定的签署,这场战争也逐渐走向了尾声。刘禄曾被派往了美军战俘营,负责对俘虏进行思想教育和审讯工作。
 
第一次面对这些嚣张跋扈的美军时,刘禄曾显得有些手足无措。她意识到仅仅依靠一口流利的英语是不够的,关键还需要学会沉着冷静、镇定自若地与俘虏进行交流。
 
于是,刘禄曾开始学习审讯方法,研究如何从法理和细节方面说服俘虏,同时也会观察每个人的性格特点,采取针对性的策略。
 
在一次审讯工作中,刘禄曾遇到了一个尤为难对付的美国空军飞行员,他的名字叫詹姆斯·伯特纳。这个叫伯特纳的俘虏态度异常傲慢与冷漠,完全不配合刘禄曾的工作。
 

一开始,刘禄曾也曾感到焦虑和气馁。但她没有放弃,而是通过和伯特纳的多次交流,渐渐了解到他当初参军的原因,以及他内心的软弱与迷茫。于是,刘禄曾决定用真诚来感化伯特纳。
 
她耐心地向伯特纳介绍我们军队的人道主义政策,告诉他战争的危害,表示只要他肯痛改前非,一定会得到宽大处理。

出乎刘禄曾意料的是,伯特纳被她的真诚所感动,态度发生了180度大的改变。
 
从那以后,伯特纳不仅积极配合刘禄曾的工作,还在其他美军战俘中间宣传和平主义思想,成为了刘禄曾感化俘虏的一个成功案例。
 
终于在1953年停战协定签署的那一天,刘禄曾站在释放美军战俘的卡车旁,目送伯特纳离开。

没想到26年后的一天,两人竟在美国的一家餐厅邂逅了……
 
原来,伯特纳回国后经过深思,最终走上了正途。他凭借自己的双手创业,开了这家餐厅。

而刘禄曾回国后则继续从事翻译工作,并当上了中国国际旅行社的领队。 

两人兴奋地聊起从前的点滴,话题从朝鲜的严寒,聊到临行前的依依告别,再到今日的久别重逢。两人就像失散多年的老朋友一样,一边品尝美食,一边畅叙着当年的故事。
 
聊了很久之后,刘禄曾依依不舍地和伯特纳告别,踏上了返回祖国的归途。

回到中国后,刘禄曾继续从事她平凡但热爱的翻译工作。每每想起伯特纳,她都由衷地感到欣慰,庆幸他终于过上了自己期待的生活。
 
刘禄曾是当之无愧的女中豪杰。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她不畏艰辛,只身来到前线,用青春翻译文本,用真诚
感化人心。

她向世人展示了中国女性的勇敢与善良,也成为了中美两国人民友谊的缩影。

-end-


文章来源:网络
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以上图文,贵在分享,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内容为作者观点,并不代表本公众号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MR香蕉
我是MR香蕉:相貌平平,一事无成,惊艳不了谁的岁月。只能跟你唠唠嗑,聊聊那谁的八卦。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