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晓璠:叩问厚土,做文明的发掘者

教育   2024-11-14 15:50   吉林  

探古寻幽,田野间,寒暑往,尘土飞扬

一锹一铲,泥泞间,历史藏,文明光芒

智慧思想,开颅术,古风情,穿越时光

文明探源,考古人,孙晓璠,心之所向

孙晓璠,吉林大学考古学院2021级博士研究生,荣获吉林大学2024年度十佳研究生称号,曾获博士国家奖学金、吉林省优秀大学生、吉林大学最美女大学生等多项荣誉。孙晓璠在科研领域成果显著,她以坚毅沉稳的性格面对挑战,致力于文明探索和历史研究,尤其在古代开颅术研究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

“时光知味,岁月沉香。”古旧的遗迹低吟着千年前的落花与明月,陈列的文物歌唱着另一个时空的悲欢离合。考古工作者像一位满身尘灰的文明诗人,在浩如烟海的古史典籍里寻找线索,在风吹日晒的探方隔梁间“摸爬滚打”,在考究古人、探源文明的道路上高唱凯歌,激流勇进。孙晓璠作为新一代中国考古人,继承了前辈“风餐露宿、青灯黄卷”的优良传统,担负起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的时代使命和学术重任。




此心光明,亦复何言?

孙晓璠对考古的痴迷,发轫于一次“无心入道须无分,有意投玄是有缘”的机缘巧合。年少之时,一期名为《马王堆汉墓女尸之谜》的节目使孙晓璠被深邃又充满乐趣的考古学深深吸引。那一具小小的遗骸,如同一扇窗,透过它,她窥见了神秘而深邃的考古学。

时光流转,孙晓璠将这份好奇转化为坚守,成为了一名人类骨骼考古学学者,用她的双手一点点揭开了历史神秘的面纱。在大众眼里,考古学是一门冷门而艰苦的学科,但孙晓璠却甘之如饴,视之为乐土。她说:“在科研过程中,你能够体会到学科魅力的释放和自我价值的实现,这都会为你带来充分的自信和满足感。”她从未对自己的学科和理想产生怀疑,反而抱有十二分的自信,只有确信自己已经发现并且得到生命中最有价值之物的人,才会有这样的从容和勇气。

考古人常常自我调侃“远看像逃难的,近看像要饭的”。他们与泥土为伴,与风雨为伍,踟蹰于探方隔梁之上,穿梭于陶片碎石之间。但孙晓璠却说:“每天打扮得灰头土脸,在探方里一蹲几个小时,可能外人会觉得不体面、苦,但这个过程中我的自我价值实现了,我知道自己是快乐的。”考古人的生活,或许简单到只有“一箪食”“一瓢饮”,但是他们的内心却非常满足。作为考古人之一的孙晓璠,她知道,自己已经找到了生命中最宝贵的东西——对考古学的热爱和对知识的渴求。这份热爱,让她保持着热爱与坚守,怀揣着一颗光明的心,成长为一名人类骨骼考古学研究者,并崭露锋芒。


上穷碧落下黄泉,动手动脚找东西

在历史长河中,孙晓璠以她对考古的热爱,书写了一段段传奇。在山西绛县的西周墓地,孙晓璠揭开了一段古老的医疗史,经过研究发现,这名女性生前头部受到创伤后接受了外科手术的治疗;在新疆鄯善洋海墓地,孙晓璠再次依靠她细致的观察、文献比对和现代医疗技术的支持,发现了萨满已经掌握了成骨瓣开颅术,成功将青铜时代的精神和医疗保健相关联,体现了古人的聪明才智。在这两次开颅术研究中,孙晓璠不仅在古史典籍中寻找线索,而且利用学科交叉的方法,借助碳-14测年法和医学影像技术,联合复原了千年前古人开颅手术的全过程,用科技助力考古学的发展。

孙晓璠不仅做到了“让干涸的泉眼恢复喷涌,让被人忘却的东西为人记起,让死去的转世还魂,让历史的长河川流不息”,而且志愿“让考古的魅力与公众的热情共同滋养”。她参与了导师开展的山西大同北魏时期的“拥抱葬”研究,展现了一个一千多年前的爱情故事,体现了中国古代民族融合背景下的社会风情,给人们呈现了一幅鲜活的爱情图景。

追求源于热爱,热爱成就追求。孙晓璠的考古研究,不仅限于土与石的挖掘、复原古人的生活面貌,更在于将这些研究成果以喜闻乐见的形式呈现给大众。她的科研本业,是求真务实、抽丝剥茧地探寻历史规律与文明源流;她的深层次的责任与追求,是让大众体会到考古的价值,感悟中华文化与人类文明之壮美。


志若不移山可改,何愁青史不书功

张忠培曾说:“不做时潮的赶浪人,要做时代的掀浪人。” 孙晓璠,正是这样的掀浪人。她以“志若不移山可改”的决心,勇立潮头,激浪扬帆;她继承“风餐露宿、青灯黄卷”的优良传统,担负起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的时代使命与学术担当。

在国内,她以“老黄牛精神”默默耕耘,用自己的专业知识服务社会。2017年,她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以更加坚定的信念,投身考古事业。在国外,公派留学德国图宾根大学期间,孙晓璠加入外导Joerg Baten教授的“全球健康史计划——亚洲模块”,并共同推动“亚洲古代人群健康数据库”建设,为重建一万年来人类疾病演变史、构建全球“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重要支撑。除此之外,孙晓璠还在众多国际学术会议上,以她的智慧和才华,为中国考古学发声。因为她发现,尽管中国考古在许多领域领先世界,但在国际舞台上鲜有声音。她意识到,只有将中国的考古成果展示给世界,才能更好地让全世界更好地了解中国。

在吉林大学的六年学习生涯中,孙晓璠学会了吉大考古人“格局”二字的深刻含义——“不在乎高度,而在乎底色”。正如“晓璠”之名,既要探晓文明瑰宝之绮丽与源流,更要将浸润华夏文化的中国故事晓喻世界。她将以一颗不屈的心,满怀一腔热血挖掘历史的深度,展现文化的底色,书写属于自己的传奇。

“休言女子非英物,夜夜龙泉壁上鸣。” 孙晓璠已经在萌芽于好奇、勃发于坚守的考古理想中成长为一名从事人类骨骼考古研究工作的业界英才。泱泱华夏,万古江河;如日之升,如月之炬。孙晓璠将一腔热忱献给考古,将一生夙愿关联祖国,致力于求真务实、抽丝剥茧地探寻历史规律与文明源流,立志于真正让大众体会到考古的价值和魅力,展示中华文化与人类文明的壮美。在每位考古工作者的努力下,这片苍茫大地上夜空深邃,群星闪耀,惧怕黑夜的人也终于能抬头仰望星河。

文案丨潘至茂 刘   婧 孙浩奇

图片丨党委研究生工作部

视频丨党委研究生工作部

美工丨赵子淳

排版丨李欣怿

编校 | 依   过

审核 | 关升亮

以上推文来源于:


吉大研究生
为吉林大学研究生活动提供宣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