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两年来,家居门店的关停闭店,早已不是新鲜事。
从一开始的大型卖场关停,到越来越多家居品牌的直营店、加盟店出现闭店,线下家居市场正在迎来一轮大洗牌。
在这当中,既有品牌商主动转型,缩减业务规模所致;但更多还是因为资金链原因,不得不关闭门店,甚至出现跑路、欠债等情况。
随着地产行业进入深度调整期,家居行业也难免迎来消费趋势变化、市场竞争加剧等影响。
去年以来,家居行业陆续迎来以旧换新、地产松绑等利好政策,线下“闭店潮”会不会就此打住?
随着一批家居门店的退出,在“新店替旧店”的背景下,线下家居实体店又将迎来怎样的新趋势?
家居行业迎来
“闭店潮”
早在2022年,包括宜家、红星美凯龙、居然之家等一批知名卖场便先后传出卖场关闭的消息。
2023年,红星美凯龙关闭了23家商场,包括5家自营商场;居然之家则关闭了25家卖场,包括2家直营商家。
如果说龙头卖场关店,更多是为了优化布局,调整运营效益,那么一些区域龙头卖场闭店,则是直面消费需求减少的无奈之举。
今年7月,广州CBD珠江新城赛马场内的马会家居停业撤场;8月,香江家居福田商场正式停止营业;10月,柳州西环装饰建材市场经营权将被拍卖,但无人报名。
在家居行业高速发展时期,不少家居卖场大规模开店,2012-2019年间,大型家居卖场的总体面积便增加了超1亿平方米。
当家居需求滑落时,家居卖场就会出现“供过于求”的情况,对于一些无力转变模式的卖场来说,只能无奈退出。
家居卖场的陆续退出,正是市场环境剧烈变化的映射,在这之后,资金链更为薄弱一批家居经销店,或者中腰部家居品牌店也开始陆续闭店。
今年以来,不少知名家居品牌的加盟店都曾传出跑路、闭店等消息。
10月,志邦整家定制柳州门店暂停营业、龙发装饰成都总店突然关闭;4月以来,黑龙江、辽宁、福建莆田等多家欧派门店关闭,疑似破产跑路。
除了加盟店扛不住经营压力之外,一些家居品牌也出现全面暴雷。
比如家装龙头东易日盛在今年5月陆续传出拖欠供应商货款、停工违约、分公司欠薪跑路等消息,目前已被债权人申请重整及预重整;上海知名“全屋定制”欧文橱柜门店目前处于失联状态等。
此外,还有一些中小家具厂商更直接宣布破产,比如广州德丽莱家具、佛山市顺德区中星家具等,这些都是已营业十多年的家具工厂。
可以看到,当前家居行业的“闭店潮”已经涌向方方面面,仅家居龙头欧派就在今年前三季度关闭了536家门店。
对于家居行业这一轮“闭店潮”,最核心原因无非是资金链问题。
受地产行业调整影响,家居行业陷入了低迷期,部分企业先前盲目追求市场份额和规模扩张,加之受大宗工程客户拖欠货款影响,一旦市场风向转变,部分企业的资金链较为薄弱,就会影响企业运营。
除此以外,正是因为家居行业景气度不高,行业内卷更为严重,此起彼伏的价格战、服务战都对企业的成本和运营发起更大挑战。
如果企业不能快速适应市场变化,就有可能面临被淘汰的风险。
也有一部分关停闭店是为了调整经营策略,推进门店优化。
对家居企业而言,关闭部分效益不高的门店,重启新店态或开拓海外市场,或能提高企业的整体盈利能力和效率。
实体经济的“新难题”
“闭店潮”的现象其实不仅存在于家居行业,近两年受疫情、经济环境、消费趋势改变等影响,各行各业的线下生意都遭受到重大挑战。
数据显示,仅2024年上半年,国内至少已有6882家门店宣布闭店,涵盖超市、餐饮、百货、服饰等不同领域。
线下实体店的生意越来越不好做,已成为行业共识。
除了表面看到的经济下行、资金问题等原因之外,实体经营的“新难题”还在于当代消费者的消费理念、审美趋势正在持续迭代。
随着消费者习惯的演变,新零售模式的多样化玩法正在不断挑战传统的实体经济和电商经济,实体门店不仅要进行变革,还需要根据市场的变化持续进行创新。
但对于许多运营者而言,这无疑是一个前所未有的挑战。一些门店为了生存下去,就试图走“捷径”,通过降价促销等方式抢生意,或是快速复制成功案例,以降低失败的风险。
但这样最终又会形成恶性循环,让消费者感觉市场上低价同质化的产品越来越多,很难从根本上刺激增长,当促销力度一旦减弱,消费者就会毫不留恋地离去,不少企业反而在激烈的竞争中被摔得“粉身碎骨”。
这也是当前家居门店经营者的困境,传统家居线下店同样存在经营模式老旧、难以满足消费者需求、难以开拓新流量等问题。
首先,大部分家居经销商往往只顾开店,依靠人脉圈运营,缺乏有效经营模式。
在面对租金、人力成本上涨;电商渠道低价抢生意;人流不往线下走等挑战时,这类传统门店只能通过促销来迎战,长久下来容易入不敷支。
其次,当前的家居消费趋势早已不是单纯“买”和“卖”,消费者更渴望门店能够提供一站式服务。
但不少家居经销商属于单品牌加盟代理,在品牌赋能不足的情况下,往往心有余而力不足。
最后,在社交媒体盛行时代,吸引客流的手段也越来越丰富。家居经销门店想要吸引客流,成本更高,难度也更大。
家居实体店迎来
“大洗牌”
对家居行业而言,这其实也是一次重新“洗牌”的好机会,在家居企业频繁闭店的同时,新开门店的数量其实也不少。
有的家居企业积极进行新商招募,比如迪欧家具2024年举办了2场招商活动,共签约625家;江山欧派取消独家代理模式,今年上半年加盟经销商净增15801家。
有的家居企业虽然关闭国内门店,但却在海外急速开店,如志邦、金牌、九牧、尚品宅配、居然之家等。
经销渠道作为家居行业的重要收入来源,虽然当下遇到一定的经营困难,但家居企业并不会就此缩减规模,反而会借机挖掘与争夺优秀经销商,“关店”是为了更好地“开店”。
大型家居企业每年都会更换数十家乃至上百家的经销商,“优胜劣汰”也是经销门店的竞争常态,只有如此才能不断孵化更多优质经营者,支撑整个渠道体系的高质量运转。
因此,对于家居企业以及新加入的运营者而言,也要汲取此前的运营经验,在实体经济站在变革十字路口的当下,尝试打破惯性思维,用新的模式来做家居实体店。
首先,是大店更全。
以传统家居卖场为例,居然之家打造“人+车+家”全生态智能体验,居然智慧家已完成了华为、比亚迪等汽车品牌的自营授权审批。
红星美凯龙则宣布打造百家M+高端家装设计中心,充当起家居、家装、家电三大品类融合互动的载体。
一些龙头家居品牌也纷纷开起了“大店”,比如圣都整装与索菲亚整家开出超800㎡旗舰大店;梵客家装则开设26000㎡门店;木里木外1000㎡高定家居大店则落户富森美。
当前,家居消费者越来越追求方便、省心,家装、家居、家电一体化已成为大趋势,大型家居门店也要向“大而全”发展,打破单一的家居消费体验,尽可能为消费者提供更便捷的一站式服务。
其次,是小店更小。
在大型家居门店品类更全、服务更广的背景下,小型家居门店则需要承担起“毛细血管”的作用,尽可能更靠近社区,为消费者提供更便利的服务。
这样的“小店”将具备更高的灵活性,其所承载的定位、功能和角色,将能根据当地消费者的偏好和需求动态变化,也迎合了旧改、换新需求增多的趋势。
不少家居品牌都把“社区店”作为未来拓店的重点。
比如诗尼曼旗下AI家居表示要将60%以上的店面开进社区;圣堡罗公布了“圣堡罗社区体验店”新战略,表示未来2-3年要在全国开设2000家社区体验店;欧派则在2024年调整了渠道策略,将社区店列为其四大终端门店类型之一。
最后,经销门店角色的调整。
从当前不少家居企业积极招商的情况来看,大家纷纷选择“弃量换质”,把门店的降本提效放到首要目标,让经销渠道真正活跃起来,成为新的流量入口。
经销商也在重新调整定位,不只是简单的销售代理,而是能够提供全方位解决方案的运营服务商,不再是基于产品,而是基于市场导向来整合资源,从而实现自身独特的价值。
不过,家居线下实体店的经营困境,可能难以在短期内扭转,除了受行业景气度的影响之外,还因为家居行业处于变革周期之中,家居门店的形态也会一直保持动态变化。
整体来看,在行业快速变革的背景下,主动求变往往比墨守成规更为重要,通过不断的创新和适应市场变化,企业能够更好把握行业发展的脉搏。
家居门店要突破当前困境,自然也要“塑骨重整”,才能在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
作者 | 楷楷
家居行业调整期,跨界投资新业务能否带来“增量”?
“适老化改造”政策提速,如何激化万亿“银发市场”?
源氏木语用互联网思维做家居,为年轻人提供美好家居“新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