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居行业20多年的发展过程中,不少家居企业已经从单品牌、单品类的传统打法,发展至“多品牌、全品类、全渠道”战略。
目前,不仅欧派、索菲亚等龙头家居龙头着力拓展多品牌、多品类产品,近期,曲美家居也发布了全新定制家居子品牌“曲美PRO”;居然之家推出了自营品牌“居然优选”。
随着家居行业开始进入存量竞争阶段,企业纷纷通过发布子品牌;抢占新品类赛道;重塑品牌定位等策略来应对市场的新变化。
只是,家居企业希望通过多品牌战略来“以多取胜”,结局却未必是“赢者通吃”,“无果而终”的也不在少数。“多品牌”要成功孵化出“果实”,家居企业将要面对一场全方位的挑战。
“多品牌”
抢夺细分市场
过去几年,不少家居企业已启动多品牌战略,试图挖掘出符合市场趋势、引领消费需求的新品类,提前占领消费者心智,并孵化企业的新增长曲线。
比如欧派旗下的欧铂尼、欧铂丽、铂尼思、miform、欧图;索菲亚旗下的司米、华鹤、米兰纳;慕思旗下的慕思沙发、V6家居、思丽德赛等。
多品牌战略在家居行业里不断上演,主要有几方面原因:
首先,是抢定位,通过精细化的管理来抢占消费者心智。
不少家居企业近年都推出了年轻化的子品牌、轻奢的高定品牌等,帮助家居企业拓展细分市场,打造品牌增长的新引擎。
比如欧派的欧铂丽、索菲亚的米兰纳、诗尼曼的AI家居等年轻子品牌,还有索菲亚将旗下司米升级为“高端整家定制”等,希望抢占不同消费群体的潜力市场。
而且,相较于将不同定位产品都放在母品牌中管理,单独成为子品牌反而更利于家居企业实现精细化管理,告别以往产品繁杂无序的野蛮生长阶段。
其次,是抢品类,从单品类向多品类延伸。
可以帮助企业抢占新品类赛道的消费者心智,又能借助子品牌与母品牌的关联,提升新品类的知名度。
比如索菲亚早期推出“司米”,就是为了补充其在橱柜赛道中的空白。另外,不少厨卫、地板企业,都通过这一方式跨品类布局,从产品赛道切换到定制/整装赛道。
最后,则是为了充分利用企业的品牌优势,实现“赢者通吃”。
市场竞争是“大鱼吃小鱼”的过程,家居企业发力子品牌不仅可以快速拓展渠道,也能加速企业销量增长,特别是在行业快速成长阶段,这往往是一个“以小博大”的好机会。
除了定制企业逐渐走向“多子化”趋势之外,近年陶瓷、卫浴、门窗等企业,也逐渐开始孵化出“二胎”“三胎”。
比如梦百合推出定制品牌“榀至”,进军全屋大家居;皇派门窗推出高定品牌“欧哲门窗”;方太推出智慧全屋高端定制品牌FotileStyle等。
这也反映了“大家居融合”的趋势,通过经营品类、服务内容、销售形式等层面的突破创新,以新的业态、店态,为客户构建更完整的家装、全屋家具购买的全过程服务闭环,提升零售终端的获客能力,最终实现销量提升。
同一个“妈”
不同的“娃”
家居企业以“做加法”的方式来推动多品牌战略,但不同的“妈”也能生出不同的“娃”,开设新品牌容易,但想做好却不简单,“多”未必能取胜。
首先,家居企业跨品类发展,容易出现水土不服,比如厨卫、门窗等跨界定制、柜类,翻车的案例也不少。
比如方太早在2008年就推出了集成厨房品牌“柏厨”,但不少消费者在社交平台表示,柏厨在产品定制、柜类安装上出现“拼凑”问题,不能真正实现人性化、合理化的设计。
箭牌也早早孵化了定制家居业务,但今年以来,箭牌家居定制官微的更新频次明显减少了。定制家居行业本身的信息化技术、大规模工业化制造等技术门槛,将为跨界者带来不少挑战。
其次,是子品牌的定位策略问题。
通常来说,子品牌可以借助母品牌的影响力和渠道支持,但部分子品牌在定位上跟母品牌有一定重合,或不符合当下的消费需求,这也加大了子品牌的存活难度。
比如尚品宅配在2020年推出了子品牌 “孖酷MRKOQ”,定位为柜类专业品牌。但这个定位跟索菲亚彼时推出的“柜类定制专家”定位相似,竞争压力较大;与尚品宅配原有的数字化家装定位也有较大差异,在母品牌上获得的势能较少,近年已逐渐淡出消费者视野。
最后,两大品牌合作推出新品牌,可其中一方却跟不上进度,最终导致新品牌遗憾退场。
2019年,好莱客与齐家网联合推出“Nola”,按照双方当时的设想,Nola通过齐家网获取流量,再将线上流量引流到线下实体店,形成营销闭环。但最终双方在2022年官宣“分手”,外界认为这跟齐家网流量下滑有一定关系。
当然,也有不少家居子品牌过得非常滋润,它们之所以能够稳定发挥,并非运气使然,而是天时地利人和。
一是,母品牌的势能足够强大,可以给子品牌持续赋能。
比如欧派在2015年推出轻奢时尚品牌“欧铂丽”,借势欧派在房地产红利期的快速发展,在欧派大家居战略的带动下,欧铂丽只花了不到一年半时间终端门店数量快速突破700家。
二是,子品牌的定位、品类、模式足够创新,能够解决行业潜在的痛点。
比如尚品宅配与维意定制同属维尚集团,维意定制注重个性化定制和高端设计;尚品宅配则专注于提供时尚、性价比和快速交付。
但尚品宅配以信息化技术与数字化能力为核心,能够充分装修工程复杂、柜类设计易出错等痛点,很快便在同质化的定制家居行业中杀出一条生路。
三是,子品牌跟母品牌之间既要有关联,又要有差异化,这个“度”需要好好把握。
比如诗尼曼推出了全新品牌“AI家居”,主要面向年轻消费群体,跟诗尼曼品牌有明显的差异化。
但在AI家居身上,也有着诗尼曼的基因底色,比如诗尼曼的集成供应链体系、广州荆门的工业4.0生产基地等,打好“地基”,才能为不同子品牌强势赋能。
存量时代“子品牌”
做多不如做精
相较于早些年家居巨头密集的“多品牌”布局,这些年家居企业在推出新品牌/子品牌方面却变得更加谨慎,企业们更倾向根据企业新的战略方向来调整品牌定位。
比如曲美全新推出的子品牌“曲美PRO”,主打定制家居界的“高端基本款”。
虽然“曲美PRO”是曲美的升级版,但在一定程度上,也最大限度利用了曲美的成品家具优势和设计审美特点,主推以基本款产品实现高阶审美。
另外,梦百合推出了定制品牌“榀至”,但其董事长倪张根却公开表示,梦百合不会开设定制工厂,由经销商自行跟外部工厂直接下单,这种轻资产模式风险更低,却可以帮助企业提前锁定未来的增长点。
还有金牌厨柜在5月正式更名为金牌家居,虽然金牌家居布局大家居赛道已久,但通过“更名”这一方式,可以更快帮助企业聚焦于新的市场趋势,加深消费者的认知。
由此可见,在家居存量时代之下,家居企业在品牌战略、拓展新品类等趋势上,都变得更加谨慎,与其野蛮“做多”,不如将品牌“做精”。
一方面,当下的市场竞争更为激烈,不同品类的市场格局早已形成,一些热门品类也挤满了竞争对手。
如果企业实力不足,在跨界拓展的同时也很容易被市场反噬,与其“大步急进”,不如“小步快跑”。
另一方面,当前的消费需求较以往有了较大变化,性价比、高效率以及服务质量成为了消费者最关注的问题。
因此,不少企业都在默默调整品牌、产品、渠道策略,相较于盲目“推新”,跟上市场进度更重要。
比如梦天木门在去年全面升级为梦天木作,通过这次升级,进一步明确了门墙柜一体化木作战略;欧派旗下华鹤则在今年从整家定制升级到高端木作,适应当下消费者对生活方式、设计风格的更高要求。
最后,一些家居企业在原有细分品类上已形成心智占位,但在存量市场时代里,企业到底是要拓展新品类,还是强化自身优势,其要有所取舍。
比如居然之家推出自营品牌“居然优选”,通过经代销方式与国内众多品牌工厂进行合作,从业务模式来看,居然优选的零售模式是对居然之家现有商业模式的补充。
目前来看,即便市场竞争如此激烈,但企业跨界拓展的趋势仍在,特别是在整装、旧改成为明确趋势背景下,有实力的家居企业都不愿意放过这一机会。
但相较以前而言,家居企业跨界新赛道的方式变得更为丰富,除了推出新品牌,还可以通过品牌升级、调整定位等方式来实现。
从单品迈向全品类,是企业做大做强的必由之路,但在这个过程中,如何平衡不同品牌的资源管理和投入程度,也成为家居企业必修课。
作者 | 楷楷
“闭店”再“重生”?线下家居正在迎来一轮大清洗
“海外仓”助力家居出海,跨境电商迎来新玩法
清洁家电勇闯“新赛道”,下一个“爆品”花落谁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