馆长说节气·大寒丨大寒已至,冬日将尽,静盼春来

文摘   2025-01-20 20:28   浙江  




大寒,是二十四节气中的最后一个节气。斗指丑;太阳黄经达300°;于每年公历1月20日左右交节。大寒同小寒一样,都是表示天气寒冷程度的节气,大寒是天气寒冷到极致的意思。



馆长说节气·大寒




传统



每年公历1月20-21日太阳到达黄经300°时为“大寒”。《授时通考·天时》引《三礼义宗》解释道:“大寒为中者,上形于小寒,故谓之大……寒气之逆极,故谓大寒。”





大寒节气历史渊源



传统


古人将大寒分为三候:“一候鸡乳,二候征鸟厉疾,三候水泽腹坚。”


一候鸡乳

二候征鸟厉疾

三候水泽腹坚



 一候,母鸡开始孵育小鸡。在冰寒之中,新生命已在孕育,它们躲在温暖的巢穴,等待破壳而出的那一刻,为死寂的冬日添一抹生机。

二候,征鸟变得更加凶猛、矫健,为了生存,它们在寒风中疾速穿梭,捕食猎物,展现出顽强的生命力。

三候,天寒地冻,湖泽的冰面冻到了水中央,厚且坚实,但此时的冰下,却有暗流涌动,鱼儿在相对温暖的水底蛰伏,积蓄力量,熬过寒冬,迎接春的暖流。





大寒节气传统习俗



传统


大寒在岁终,冬去春来,大寒一过,又开始新的一个轮回。在中国一些地方,每到大寒至立春这段时间,有很多重要的民俗,如除旧布新、制作腊味以及祭灶、尾牙祭等。尾牙祭,亦称“做牙”“做牙祭”等,民间有做完牙祭后全家坐一起“食尾牙”的习俗。


消寒糕

在寒冷的节气里,民间习俗往往都带着浓浓的烟火气,温暖人心。在大寒这天,一些地区就有吃消寒糕的习俗。

消寒糕由糯米制成。其上由红枣、果仁加以点缀,恰似冬日里的缤纷色彩,为平淡日子添了几分喜庆。此外,糯米的含糖量较高,软糯香甜的糕点入口,驱散身体的寒意,有温散风寒、润肺健脾胃的功效。

消寒糕作为年糕的一种,取其“年高”之意,寓意着吉祥如意、年年平安、步步高升。


尾牙祭

尾牙源自于拜土地公做“牙”的习俗。土地载万物,又生养万物,长五谷以养育百姓。

在我国南方的一些地区,每逢农历初二和十六,都要祭拜土地神,俗称“做牙”或“做牙祭”。每年农历二月二为“头牙”,以后每逢初二和十六都要做“牙”,到了农历十二月十六日正好是“尾牙”。

现在俗称的“打牙祭”就是由此而来,现代企业流行的“年会”亦是“尾牙祭”的遗俗。


“踩岁”

旧时人们将芝麻秸撒在路上,供孩童踩碎,谐音吉祥意“踩岁”,同时以“碎”“岁”谐音,寓意“岁岁平安”,祈求来年顺遂安康,“芝麻开花节节高”。


编辑 | 黄薇燕

一审 | 金丹丹
二审 | 李佳佳
终审 | 赵志博

活动预告丨春节不打烊!到百丈,遇见不一样的年!

百业兴旺·丈量新程丨百丈商会2025年迎新年会圆满举行!

点击下方名片 关注我们

共富百丈
发布百丈镇政务通知和旅游信息,为公众提供旅游咨询、求助服务。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