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了,芭比Q了”
“雨女无瓜” “尊嘟假嘟”
“栓Q”“xswl” “2333”
“你个老六,我真服了”
......
不知何时起,
不谙世事的中小学生
开始满嘴跑梗,
作文里的网言网语,
也让老师哭笑不得。
01
网络时代,万物皆“梗”,言必带“梗”。
梗,在很多时候活跃了网络氛围,让年轻人在虚拟交往中淡化了身份差距和社会背景差异,用相同的语言体系打成一片,也催生出了一些脍炙人口的网络视听节目和作品。
一些热梗,丰富了网络语言,创造了一种独特的文化景观和网络语境。
《咬文嚼字》编辑部发布的2023年十大流行语中,“显眼包”“搭子”“多巴胺××”“情绪价值”“质疑××,理解××,成为××”“特种兵式旅游”等词语都出自网友的创作。近年来的“逆袭”“躺平”“隐形家务”等词语,在网上“火了一把”后,更逐渐走入词典,融入日常生活。
但是有很多粗制滥造的“黑话烂梗”,没有内涵、甚至带有恶意和攻击性,却成了“网络流行语”,甚至成了“流量密码”,频频在一些网络热搜上“霸屏”。
比如,“你个老六”“丸辣”“细狗”……这些烂梗,内容空洞,云里雾里,让人摸不着头脑;“自行车”“家教”“喝茶”……这些黑话,隐晦表达、含沙射影,成为滋生低俗的温床。
“造梗”和“玩梗”,本是年轻人将现实生活境遇连接到网络虚拟空间的情绪表达,但当这种特有的表达变得低俗化和负面化,不仅扭曲了语言文字的本义,还有可能为违法犯罪活动打掩护,对网络环境、未成年人和青少年成长产生了负面影响。“梗”变成了“烂梗”和“滥梗”,“梗”就不再是一种娱乐,而是危害了。
02
网络黑话是个新现象,黑话不是。
据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徐默凡介绍,作为一种社群语言变体,黑话也称社群隐语,是古已有之的普遍语言现象。
而之所以在社群语言变体里归纳出黑话或隐语的概念,是因为有些社群带有一定的隐秘和保密性质,不想被外人所知。这种普遍的语言现象在网络时代产生了新的类型——网络黑话。
之所以要整治,是因为网络黑话产生了破圈现象,不分场合,不分人群,不分交际目的地滥用,甚至用这些黑话来引流。
语言的根本功能在于沟通,而网络黑话烂梗的流行让“好好说话”有点难。打扫网络空间,清理“黑话烂梗”已经成为紧迫的时代课题。
把好监管的关。网络监管部门要当好“把关人”角色,出台规范、加强引导,为公众筑起“防火墙”。
10月11日,中央网信办、教育部印发通知,部署开展“清朗·规范网络语言文字使用”专项行动。专项行动聚焦部分网站平台在热搜榜单、首页首屏、发现精选等重点环节呈现的语言文字不规范、不文明现象,重点整治歪曲音、形、义,编造网络黑话烂梗,滥用隐晦表达等突出问题。
10月25日,教育部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规范汉字书写教育的通知》。其中提到,引导师生在正式写作和公共场合中避免不当使用“谐音字”。
另外,网络平台是网络黑话烂梗的“原产地”,网络平台应主动自觉承担社会责任,健全管理机制,完善识别模型,设计出有针对性的过滤或筛查系统,从源头上规范网络语言。网络自媒体也要加强自我约束,要杜绝网络黑话烂梗的使用,不能为博取流量而牺牲语言的“尊严”和“脸面”。
其次,对于未成年人来说,家庭和学校也是保护其受“网络烂梗”侵害的重要防线。拯救被“梗”住的表达欲,需要家长们放下手机,陪孩子一起深度阅读、一起聊聊天,让孩子学会深度思考,让孩子的语言输出更为生动和完整,体验多样化的表达。学校也应在网络素养教育方面增强重视,及时观察学生的语言状态,做好家校沟通,引导青少年正确对待网络文化。
再者,要加强个人自律,增强网络文明意识,追求健康、积极的网络文化,树立正确的语言观念和价值观。
寻回语言的美。汉语言的美在音韵、在词汇、在意境,只有寻回语言的美,才能形成语言文字领域的“良币驱逐劣币”效应,让“黑话烂梗”失去流行的土壤和动力。
03
网络之所以丰富多彩,最大的特质就在于其开放、包容、时新。
治理网络黑话烂梗,也不是为了限制网络语言表达,更不是反对网络文化的丰富繁荣。
刑不可知则威不可测,不一棒子打死网言网语,而是祛除胡言乱语,辅以引导,标本兼治。
去年,江苏省南京市浦口区车站小学的一场班会在网络上火了。班会上,语文教师朱文洁举例说明“做有生命、会思考的蝴蝶,不做随风而飞的气球”,以此引导孩子正确对待网络用语。孩子们从一开始兴奋喊出“Come on the way ABC”“完了,芭比Q了”等黑话,到最后坚定承诺要学会思考。整个过程,老师娓娓道来,学生乐于接受。
网络热词的生命力,不在于会不会吸引眼球、是不是引人发笑,而在于有没有创造出社会价值、能不能经历时间的沉淀。让流行语成为正能量的载体,从热词中驱散负能量的寒霜,才能让语言的城市更繁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