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时事
民生
政务
教育
文化
科技
财富
体娱
健康
情感
更多
旅行
百科
职场
楼市
企业
乐活
学术
汽车
时尚
创业
美食
幽默
美体
文摘
唯一正确的刺激方式就是还钱
财富
2024-11-06 12:21
江苏
来源丨
菊厂老孟
作者丨
孟庆祥
(关注本号:法律人有益加强交流,共襄民主法治;
当事人可以后台留言,免费咨询法律问题)
最近坊间传闻要发
10万亿钱刺激经济。社会对此颇有期待。
关于这钱怎么用,有不少观点,主要观点三种:
第一,发给居民,这样消费就起来了,就像疫情期间的美国。
第二,沿袭过去的模式,政府上项目花钱,企业从政府那里赚钱。
第三,把
ZF欠款还上,就像20年前解决三角债问题。
我认为唯一正确的刺激解是第三项。前提是,不能再借新债还旧债,必须建立好花钱流程控制制度,否则根本没用。这事过去上演过几轮了,债越还越多。
又据路透社消息如下:
路透社消息中国即将推出
1.4万亿美元(约10万亿人民币)的一项揽子计划,其中包括6万亿用于地方债务,4万亿元用于房地产当然要注意的事情,这不是一年的事情规模,除了三年左右的,所以一年下来,理论上最终是3万亿,该政策预计将于11月8日人大常委会上公布,而且如果是特朗普当选,政策规模会更大。
2024年10月18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解决拖欠企业账款问题的意见》,对推进解决拖欠企业账款问题作出系统部署。
刚好想起来前几天看到的对清华大学中国经济思想与实践研究院院长李稻葵的一个访谈。
在访谈中,除评论目前采取的财政政策等宏观政策外,针对消费者信心和不愿意花钱的问题,李稻葵有一个极为简洁、明确和犀利的回答。
主持人:
大卫,我想谈谈你在上一段中提到的关于政策走向的问题。看起来政策方向终于朝着更积极的方向发展了,这可能比我们得到的具体规模更重要。你认为为什么我们会看到人民银行、国家发改委和财政部这种转变?你认为是什么促使了这种转变?
李稻葵:
从根本上说,这是宏观经济的现实。非常简单。每个人都知道地方政府是最大的问题,是宏观经济问题的根源。坦白说,它们通常支出占
GDP的41%,包括常规支出和基础设施投资。提醒你,家庭消费支出只占GDP的38%。所以当地方政府的支出从占GDP的41%缩减到今天的36%——减少了5%——难怪经济会萎缩和收缩。
最终,政策制定者明白了这一点。直到现在,他们一直在推动地方政府偿还短期债务,勒紧裤腰带。这么做是疯狂的,自杀式的。这是自己造成的伤害。我在中国已经反对之前的政策
2-3年了。最终,正如我们在中国所说,现实比任何学者的论点都更有力。现实正在显现,我们的高层决策者正在接受这一点。
解决方案非常简单,因为中央政府在资产方面确实很富有。我说的是它的净资产状况。它非常高,持有大量盈利股份。他们可以发行债务。所以这是正确的方向,我认为这解决了是否有钱可以花的问题。
主持人:
另一个问题是,这些资金应该如何最好地使用以达到
5%的增长目标。你在项目上投资,就能达到5%。现在的另一个问题是,你认为这些措施、可用的资金以及他们表示将要投资的领域,能否解决消费者信心危机?
李稻葵:
是的。让我给你一个简单的答案。地方政府已经推迟或延期了大量支付。他们推迟支付给承包商、员工
——直接或间接的——有多少钱?占GDP的10%。我自己也对这个巨大的数额感到惊讶。我现在说的是占GDP 10%的延迟支付给各种公司和员工的款项。难怪消费者不愿意花钱——他们根本没有收到钱!
所以这是支出的首要来源。相对而言,不要让地方政府做太多基础设施建设。然而,要支付给为你工作的每个人,包括那些在疫情期间为他们辛勤工作的人。付钱给他们。给他们现金。这不仅是履行合同,尊重良好合同精神
——这是市场经济的基础——而且也是短期经济刺激。换句话说,最大的经济刺激就是让地方政府偿还拖欠公司和员工的款项。就是这样。这一件事——占GDP的10%就在那里,非常简单。
上面是我搬来的材料,我非常赞同李稻葵的说法。
再简单的说一下发钱给居民不行,再延续过去的刺激模式不行。
首先说发钱,这个方案发的钱要么被存起来,政府债务转化成居民存款,要么被迅速消耗掉,只能短期刺激一下消费行业,对经济绝无长期支撑作用。
再说,延续过去搞铁公基,新基建。现在与
08年相比,真的太过剩了,再搞这些东西即无法创造经济效益,也无法创造社会效益,只能徒增债务,如果花钱流程控制搞不定,只会让债务更多。
把钱还上,企业救活,市场信用修复,自己找出路是正解。
最后,我再贴一张图,与本文关系不大,供参考。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I4NzA2OTk4NQ==&mid=2650552094&idx=1&sn=aeea51f2942f386e23d2fec0ce94aca6
景来律师
一朝相知,长久朋友。欢迎关注景来律师,请您多提意见建议。 交流热线:0516--86251625
最新文章
六个儿子全部阵亡!一个俄罗斯母亲的悲伤有多重?
暂缓对律师执行拘留,洛阳中院“信号屏蔽事件”反转?
“笔迹形成时间”能鉴定出来吗?附最高法院通知
民兵逼退警察部队,不可思议的美式传奇!
孩子霸凌是为恶,警察打孩子是警权滥用,属于大恶!
形式主义的最大危害:底层人在屎上雕花,管理者在屁中寻香
中国球迷扮八路赴日呐喊无人干涉,日本球迷穿队服来华观赛却被扒衣
男子投诉环保问题被打断肋骨获赔300万元,一年后被判寻衅滋事追缴违法所得
浙江,终于踏出了那一步
案例库案例裁判要旨:基层法院十大案由之房屋买卖合同10则
“粉色天堂”东莞娱乐业的兴衰往事
洛阳中院信号屏蔽事件:海南律协成立专项小组维权
胡耀邦:历史是混不过去的
又一起因为错判,法院公开登报道歉
一条吠了一百年的老狗,想把中国叫醒
胡耀邦及“八十年代”的永恒价值
公司破产,可以删除失信信息、解除限高
一场对农民的大清洗:苏联三十年代“富农战役”研究
黑河首起恶势力案,再审后十三名被告均判无罪
女孩突然在商场坠亡, 是否认定为“自甘冒险”?
岱岳区检察院闹了一场乌龙
应该让这个孩子说话
名存实亡的一个节日
最高法院:关于诉讼时效纠纷的核心裁判条文
近期多起个体报复社会事件的成因分析
新华社记者被打,暴露的是“舆情恐惧症”
“歌颂苦难”的官方烂活何时休?
湖南农妇挖塘养鱼被控非法占用农地罪二审宣判
“两高”发布《关于办理拒不执行判决、裁定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政府大院“随便进”引热议,县长发声
在废品站,捡回一个知识女性的生平
罕见!省部级高干在中央党报公开表达“不满”,称不吐不快
行人闯红灯致他人被轧身亡,法院判了
揭秘:中国知青运动落幕始末
解读美国“政府效率部”:马斯克主导,没有“编制”,精简部门和支出
由司马南自媒体账号被封,引发的几多趣闻
最高法案例:当事人未诉请解除合同,法院可否依职权认定合同是否符合法定解除条件
信阳4名高中生“索贿”丑闻,并没有那么简单
为啥突然增加两天法定假期?
被执行人的财产不够偿还全部债务,法院能否主动进行分配?
最年轻的中国首富,成为美国超级地主
信阳一高中学生会干部索取钱财情况属实
于建嵘:反社会人格的无差别报复,是最恐怖的发泄
最高法案例:律所未签订委托代理合同并明确代理费用的,不能主张委托代理费
马斯克上场 :“川马体制”的可怕之处
江西万安这件事,网友们再次被惹怒了
女子因频繁上访,户籍在河北湖北两地均被注销
高丙芳律师案旁听花絮之感动中国好邻居
从曾荫权判刑时内地人士的反应中看到的差距
鹅乌战争会烂尾吗?
分类
时事
民生
政务
教育
文化
科技
财富
体娱
健康
情感
旅行
百科
职场
楼市
企业
乐活
学术
汽车
时尚
创业
美食
幽默
美体
文摘
原创标签
时事
社会
财经
军事
教育
体育
科技
汽车
科学
房产
搞笑
综艺
明星
音乐
动漫
游戏
时尚
健康
旅游
美食
生活
摄影
宠物
职场
育儿
情感
小说
曲艺
文化
历史
三农
文学
娱乐
电影
视频
图片
新闻
宗教
电视剧
纪录片
广告创意
壁纸头像
心灵鸡汤
星座命理
教育培训
艺术文化
金融财经
健康医疗
美妆时尚
餐饮美食
母婴育儿
社会新闻
工业农业
时事政治
星座占卜
幽默笑话
独立短篇
连载作品
文化历史
科技互联网
发布位置
广东
北京
山东
江苏
河南
浙江
山西
福建
河北
上海
四川
陕西
湖南
安徽
湖北
内蒙古
江西
云南
广西
甘肃
辽宁
黑龙江
贵州
新疆
重庆
吉林
天津
海南
青海
宁夏
西藏
香港
澳门
台湾
美国
加拿大
澳大利亚
日本
新加坡
英国
西班牙
新西兰
韩国
泰国
法国
德国
意大利
缅甸
菲律宾
马来西亚
越南
荷兰
柬埔寨
俄罗斯
巴西
智利
卢森堡
芬兰
瑞典
比利时
瑞士
土耳其
斐济
挪威
朝鲜
尼日利亚
阿根廷
匈牙利
爱尔兰
印度
老挝
葡萄牙
乌克兰
印度尼西亚
哈萨克斯坦
塔吉克斯坦
希腊
南非
蒙古
奥地利
肯尼亚
加纳
丹麦
津巴布韦
埃及
坦桑尼亚
捷克
阿联酋
安哥拉